再见乌审旗

面朝大海

<h3>  4月25-30日,因公出差乌审旗,距离上次来这儿,已是十年前。十年之后,不知发生了什么变化,心中充满好奇与期待。</h3><h3> 乌审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乌审旗北靠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东、南两面隔长城与陕西接壤,西与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搭界。全旗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与鄂托克前旗并誉为“鄂尔多斯南大门”。<br></h3><h3> 乌审旗富有煤和天然气资源,长庆苏里格气田生产指挥中心建在此地。蒙语“苏里格”是“半生不熟”的意思。传说成吉思汗大军西征到此,在肉煮到半生不熟的时候,打了一场胜仗,苏里格由此得名。</h3><h3> 苏里格气田发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刚参加工作时间不久,深深记得当时长庆石油报以《国内亿吨级整装大气田横空出世》的题目占据两个版面大篇幅进行报道。从1999年开始进入大范围勘探,经过20年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第一特大型整装气田,也是长庆油田连续6年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稳产的重要支撑。</h3> <h3>  飞机在跑道等待指令,心中感慨万千,兴奋不已。这条航线已经有十年没有走了,重走西榆线,昨日历历在目,激情依然澎湃。</h3> <h3>  西安上空弥漫着浓厚的雾气。</h3> <h3>  推荐朋友们使用航旅纵横软件,能显示飞行高度与速度。今天行程较短,最高仅仅达到7700多米。</h3> <h3>  经过一个小时飞行,飞机即将在毛乌素沙漠绿洲---榆林着陆,空中俯瞰,陕北和内蒙特有的地貌---长满沙柳沙蒿的沙漠扑面而来。</h3> <h3>  一路向榆林西南行驶,距离乌审旗还有一个半小时路程。</h3> <h3>  有点“大漠孤烟直”的意思</h3> <h3>  第二天一早便从各个角度欣赏“5+1”基地。经过十年变迁,乌审旗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旧城旁边建设新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马路平坦宽阔,当年在乌审旗高大醒目的长庆基地在群群后起高楼中显得也不那么突出了。当年出差常住的酒店名称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那是乌审旗唯一的大酒店,住宿条件稍微好些,大堂里充满浓重的羊肉味。而现在街道上以国际冠名的大酒店比比皆是,应接不暇。仅仅一公里多的距离,建了两座公园。</h3> <h3>  办公主楼</h3> <h3>  东办公楼</h3> <h3>  西办公楼</h3> <h3>  专家公寓</h3> <h3>  员工宿舍</h3> <h3>  作业四区倒班点</h3> <h3>  基地周围的民居、学校</h3> <h3>  乌审旗温度比西安低4-5℃,关中平原芳菲已尽,“5+1”基地院内树叶鹅黄,丁香、连翘、桃花……开得正盛。</h3> <h3>  专家公寓内四季如春、百花盛开、小桥流水、雕塑静立,于绿茵下花丛中交流知识、探讨技术一定脑洞大开吧。</h3> <h3>萨拉乌苏体育公园</h3> <h3>乌审旗政府广场方尖碑,代表公平和正义</h3> <h3>乌审旗蒙古族实验小学</h3> <h3>  在“5+1”基地见到几个建工转岗的老同事,大家相聚一起,把酒言欢,回想这个曾经在油田叱咤风云,为长庆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已经解散6年有余,纷纷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h3><h3> 脑海里回闪西宝高速、西潼高速、绕城高速、塔里木沙漠公路等等建设工程,遍布油区的油气田集输场站、管线……耳畔响起厂歌:建工人的手,是勤劳的手,建工人的手是神奇的手,建工人的手,是创造的手……从上世纪70年代“跑步上陇东”到“二次创业”的峥嵘岁月,一大批建工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五特”精神支撑了长庆的持续发展,也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和印证了“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信条……</h3><h3> 一杯浊酒酹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峥嵘岁月皆随雨打风吹去……</h3> <h3>  乌审旗连续几天都是阴雨天,记忆中的蓝天白云没有出现。</h3> <h3>  乌审旗至榆林机场途中,经过一个叫麻生圐圙的小村,蒙语为“围起来的牧场”。没想到汉语拼音竟然能找到这两个字。(村子在蒙语中称为“嘎查”)</h3> <h3>  陕蒙交界,路两边种了大量的砍头柳,随着车速飞驰而过。</h3> <h3>  再见乌审旗,依然生机勃勃。再见乌审旗,祝你前景更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