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故里醉春风》——记黄陂小学五(4)班塱头古村研学活动

白衣书生

<h3>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h3><h3>红了樱桃</h3> <h3>绿了芭蕉</h3> <h3>2019年4月29日,多云,黄陂小学五(4)班的同学们在戴老师及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次研学旅行。目的地:塱头古村。</h3> <h3>导游在车上给大家认真的讲解:塱头古村的历史典故,古代科举制度,广东的岭南文化……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一次恶补。</h3> <h3>终于到了。塱头古村,我们来了……</h3> <h3>古村褪去昔日的繁华,显得愈加宁静。<br></h3><h3>这里不仅古树参天,池水环绕</h3> <h3>更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塱头村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村民都姓黄。村头有两宝,古韵犹存,那就是青云桥和红棉树。两个美食是鱼酱和芋头。</h3> <h3>贞节牌坊 百岁流芳</h3><h3>正面门额阴刻有“升平人瑞”四个字,意为“太平盛世人寿极高”。这座牌坊是为塱头村十一世祖(塱头第五代)黄宗善的儿媳崔氏夫人所立。她的丈夫在30岁时染病身亡,当时崔氏夫人才24岁,她活到103岁去世,79年间始终未再嫁,乾隆皇帝下旨立碑纪念。<br></h3> <h3>青云桥</h3><h3>建于 1507 年,桥洞宽 4 米,深 11 米,以前这里水清如许。明武宗正德二年,大宦官刘瑾把持朝政,黄皞被迫辞官。回乡后,他见塱头村出入口旁的河涌要靠渡船运载来往行人,很不方便,便主动捐资并发动乡民集资修建桥梁。他希望乡里读书人能仕途顺利,定名“青云桥”,取“青云直上”之意。</h3> <h3>木棉树</h3><h3>离青云桥不远,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距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是广州最古老的木棉树,某种意义上,这棵木棉树已经成了塱头村的象征。图中为牌坊旁的木棉树。<br></h3> <h3>古井今犹在,不见汲水人。</h3> <h3>艳丽的灰塑</h3> <h3>精美的石雕</h3> <h3>生动的砖雕</h3> <h3>沉重的石磨</h3> <h3>农耕文化六件套</h3> <h3>雅致大方的镬耳屋<br></h3> <h3>古巷深深</h3> <h3>留耕公祠</h3> <h3>同学们合影留念</h3> <h3>塱头古村曾有12人考进进士,10人考取举人,8人考中贡生,15人考得秀才。塱头古村学堂林立,据族谱记载,塱头古村共有书院、书室24座,祠堂8座,这种书香之家众多,在广州,甚至广东也是罕见的。被称为“进士村”。<br></h3> <h3>窗竹影摇书案上,</h3><h3>野泉声入砚池中。<br></h3> <h3>明伦书院</h3><h3>《易•系辞》载:“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明伦书院,全国性专业国学推广机构,创建于2005年。明伦书院被学员誉为最纯粹、最专业、规模最大的国学教育机构。2014年,明伦书院在广州塱头古村建立国内第一家综合性国学教育基地。 塱头百年古村为总部基地。“红棉古树青云桥,小巷深处人家绕,书室栉比入塘影,渔樵耕读一梦遥”。<br></h3> <h3>文湛公书室 门口对联: 书传世代, 雅颂门风。<br></h3> <h3>谷诒书室</h3><h3>谷诒书室为该村奉直大夫黄谷诒所建的生祠,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99年重修。<br></h3> <h3>书室前的我们</h3> <h3>百孝园</h3><h3>陈列着二十四孝的故事图片。</h3><h3>《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br></h3> <h3>友兰公祠<br></h3><h3>祠堂当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友兰公祠, 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民国16年(1927年)重修。该祠供奉十五世祖黄学基(1468~1529),号友兰,为乡贤黄皞的长子。接旨亭是友兰公的父亲黄皞和五弟黄学准父子两乡贤为接圣旨而建。 在友兰公祠的门匾上方,有一幅壁画,画中有四棵白菜。别小看了这四棵白菜,其中的立意却非常深刻:先祖们认为即使粗茶淡饭也要供孩子读书。</h3> <h3>明代著名官员“铁汉公”黄皞,黄皞为官清廉,以民为本,刚正不阿,最受村民推崇。他的7个儿子中有5个考取了功名, 被民间誉为“七子五登科”。因为良好的家学传统,黄皞的孙子们读书也极其刻苦,他的两个孙子黄晋和黄浦也考中举人,被乡里称为“公孙八科甲”。成就了“公孙八科甲” “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美誉,为此,皇帝恩赐两道楹联嘉奖他的功绩。</h3> <h3>“奉旨放木鹅,不忍多占地”之木鹅。<br></h3><h3>黄皞一生清廉,政绩显著,明朝正德皇帝颁旨嘉奖,赠他一只木鹅带回家乡,准他将木鹅放到家乡河中漂流三天,木鹅流经之地,两岸五里以内的田地便归他所有。黄皞奉旨到巴江河放木鹅,但又不忍心占百姓太多土地。于是,他暗中找了个小孩潜水把木鹅引入到一口池塘中停下,才没有把大量的土地占为己有。他的儿孙受他的影响,也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br></h3> <h3>古朴典雅的木板画,记录着黄皞的生平</h3><h3>黄皞字时雍,号栎坡,生于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一个传统诗书人家。父亲黄彦高是个秀才,虽然没有考取功名,但由于勤奋乐善、为人正直,在乡里广受好评。由于他教子有方,名声在外,最终被皇帝赏识,御赐为:奉直大夫吏部员外郎。黄皞的母亲钟金娥属于贤妻良母,勤于耕织,持家有道。黄彦高家教严格,四个儿子忠孝达礼,勤奋好学,抱负远大。黄皞作为长子,自小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事。<br></h3> <h3>救济灾民 却遭撤官 明成化元年(1465年),25岁的黄皞科考中举,步入仕途。他先在江西省任布政使,后调至云南省任左参政。入职云南时,恰逢当地遭遇天灾,百姓断炊,民不聊生。面对处于水深火热的芸芸灾民,黄皞与下属官员商讨后决定上奏皇帝,让朝廷尽快调拨粮草赈灾。然而,他苦等数月,朝廷却毫无回音。而此时受灾地区已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为拯救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老百姓,黄皞当机立断打开粮仓,发放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朝廷奸党横行,当朝太师严嵩和太监总管刘瑾贪污舞弊,扣押了朝廷下发的赈灾物资,从中获利。黄皞开仓放粮后被严嵩和刘瑾陷害,他们污蔑黄皞贪污六车金银珠宝藏在家乡塱头村,借机将自己贪污的事实嫁祸于人。朝廷误信谗言,罢免了黄皞官职。皇帝念他任朝廷命官多年,平日表现谦谨、曾多次立功,没有追究刑责,只是将他遣返回乡。<br></h3> <h3>回到塱头村后,黄皞读书、种地、钓鱼,潜心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任他云卷云舒,自是气定神闲。幸得昭雪 惩办严嵩。明武宗(正德皇帝)登基后,他对黄皞的贪污案心存疑虑,秘密派使者到塱头村调查真相。使者亲自到黄皞家打开传闻中装满金银珠宝的大箱,却见里面只有一堆大石头,贪污之事实属子虚乌有。使者回京后,将调查结果上奏。黄皞得以昭雪,恢复官职。<br></h3> <h3>与此同时,皇帝召集被奸党所害的黄皞、海瑞、燕飞、杨冬冬等朝中一众忠臣,商讨歼灭奸贼的办法。最终,严嵩倒台,其贪污所得的财产全部充归国库,其他奸党也尽数被收监待审。奸党被彻底清理后,皇帝赐封黄皞为“铁汉公”,并将一件檀香炉国宝赐给他。晚年的黄皞,闭门不出,在家闲居,爱好吟咏诗词,诗力愈加精进。黄皞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逝世,享年七十三岁。</h3> <h3>同学们认真听导游讲述黄皞的生平事迹,叹其秉公执法刚正不阿,赞其清廉美名流芳百世。<br></h3> <h3>静卧一泓秋水中的睡莲</h3> <h3>游戏环节,团队合作</h3> <h3>小游戏:面粉吹乒乓球</h3> <h3>我吹,我吹,我吹吹吹……</h3> <h3>小童鞋,下雪了吗?</h3> <h3>用面粉补个“妆”</h3> <h3>美不?</h3> <h3>笑死额了</h3> <h3>谁在笑我?</h3> <h3>老师,别拍了,没脸见人了……</h3> <h3>老师,还拍!</h3><h3>给你一个鄙视的眼神儿,自己体会去……</h3> <h3>趾压板上跳绳比赛</h3> <h3>教练和同学们互动的游戏:教练说</h3> <h3>相亲相爱的五(4)班</h3> <h3>认真看活动安排的班主任戴老师</h3> <h3>关注孩子们一举一动的周老师</h3> <h3>孩子们纯真的笑脸</h3> <h3>通过这次研学旅行,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乡贤故里的世代书香气息,而且领略了百年岭南文化的风彩,慨叹先贤们勤奋攻读、书香传世之余,更从铁汉公黄皞那里学到了不少处世做人的道理。<br></h3> <h3>来也匆匆</h3><h3>去也匆匆</h3><h3>风吹落英古村远</h3><h3>雨打枇杷伴归程</h3><h3></h3><h3>明年春草绿</h3><h3>师生再相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