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西畴行

狼头

<h3>西畴县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也是著名的“八角之乡”,位于文山自治州中部,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势北部和中部高,东南、西南低,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这里也是集“老、少、边、穷、山、战”为一体的革命老区贫困县。县域面积154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26万人,下辖2个镇、7个乡,居住着六个少数民族。 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1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很少。</h3><h3></h3> <h3>西畴在云南并不出名,我对这里的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这里贫困,而是因为这里有一种“西畴精神”在激励着一代代边疆人民自力更生、努力拼搏、勤劳致富,令人敬佩。</h3><h3></h3> <h3>他们先在石头上播撒土壤,然后在浅浅的土壤里播种种子,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西畴精神”。西畴人民用与天斗与地斗的伟大创举,在贫瘠的土地上书写了感天动地的篇章。</h3><h3></h3> <h3>2019年4月28日晚,我再次走进西畴,“西畴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据当地干部介绍:“西畴山恶、土少、石头多,大多从石头堆里筛出来的土地”。我也亲眼目睹了西畴人民在小地块儿里捡石头,真正感受到了西畴人“搬家不如搬石头”、“若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与其等着饿死,不如干着累死”……一句句铁骨铮铮的誓言绝不是空话。</h3><h3></h3> <h3>关于“两山”,很多人都知道“老山”,但对“两山”其一的“者阴山”却知道的较少。者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乡当面的中越边境上,西南距老山约50多公里,距离西畴县大约80公里(驾车),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属喀斯特地貌,山峦起伏,山势北陡南缓,非常险峻,路少沟深。事实上,1984年4月30日的收复者阴山之战,与收复老山的4月28日只差3天。收复者阴山之战,解放军同样打出了军威和国威。</h3><h3></h3> <h3>1984年4月30日6时4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分兵多路在炮火掩护下向者阴山发起进攻,经数小时激战,成功收复者阴山。</h3><h3></h3> <h3>西畴南疆烈士陵园位于西畴县城东郊花果山,1984年建成,占地15亩。内有烈士纪念亭,亭上有薄一波、邓小平、宋任穷、徐向前为牺牲烈士的题词。烈士塔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身两侧引刻毛泽东题词和朱德题词。</h3><h3></h3> <h3>西畴南疆烈士陵园安葬着解放时期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勇牺牲的部队官兵、地方干部、民兵214名。其中“两山作战”时牺牲解放军烈士157名,大部为1984年4月30日收复者阴山时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h3><h3></h3> <h3>此次南疆之行,永生难忘。西畴也是我在滇连续工作70多个日子的收官之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记住当年在南疆牺牲的烈士,他们大都年龄在20岁左右,最小的年龄16岁,他们人生最美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祖国南疆,我相信南疆人民会永远善待他们!</h3> <h3>今天的西畴,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畴人民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西畴精神”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正在阔步前行,我相信,未来的西畴一定会越建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