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张瑞锋</b></h3> <h3> 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其音乐风格独特,色彩鲜明,音乐表现形式为民间器乐合奏。它往往在正式演出的前演员化妆时进行演奏,这样既能吸引观众按时前来观看,又能渲染演出现场的艺术气氛。现在我简要地说说它的艺术特点:</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b style="line-height: 1.8;">一、生活性</b></h3><h3> 二人台来源于生活,牌子曲更是广采博集,取众家所长,集众家所好,从而融合成属于二人台范畴的特色器乐音乐。生活创造了二人台,二人台就是生活的缩影,就是生活的演绎。二人台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血缘体,是由普通的劳苦大众创造的平民艺术,好多艺人最初都是来自贫苦百姓。从牌子曲的曲目上不难看出,二人台牌子充分吸收了河曲民歌、蒙古民歌、戏曲曲牌、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的音乐元素,同时融入各种乐器演奏风格。</h3><h3> 有生活就有音乐,音乐又服务于生活。不难看出,牌子曲来源于生活,它又反映了生活。其音乐表现与生活是息息相关,无法割舍的。它表现了无数劳动人民在生存与生活的艰辛,每个音符都饱含着劳动人民的血泪与喜怒哀乐。二人台及牌子曲在集市、庙会、婚丧嫁娶事宴的演出中,不仅能起到烘托现场情绪的作用,还能起到聚集人气作用。如结婚有吉庆的音乐《左妲己》《喜相逢》;丧葬有悲伤的音乐《哭皇天》;宗教有教派的音乐《四合四》《观音寺》《千声佛》等。</h3><h3> <b>二、叙述性</b></h3><h3> 音符是音乐的文字,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每一件音乐作品的演绎,便是用演奏、演唱的形式去叙述一件扣人心弦的故事。乐曲表现得好,它便流畅、完美、娓娓动听。在几百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二人台牌子曲逐渐形成了以慢板、流水板、快板、捏字板、刹板为基本板式的演奏形式。演奏起来,往往根据不同的音乐设计选择不同的板式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以宣泄内在的音乐情感。音乐的表达与板式的变化也会使得听众身临其境,有酣畅淋漓之感。随着内容与情绪的不断发展,二人台牌子曲的板式、节奏等也在不断变化。那如诉般的音符随着乐器的演奏,既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向人们叙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又如一位妙龄少女在向自己的情郎哥哥表达如水般的风情等等。</h3><h3> 每一个牌子曲大都以一组旋律线为主,通过加花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偶有开头笛子或唢呐引入的形式,演奏者往往都要根据情绪需要进行即兴处理。从一般结构的牌子曲来说,慢板进入主题,给人一种高雅入境的感觉,继而很想进入其中一探究竟。接着,用一组对旋律装饰音进行简化的流水板进行情绪的铺展,它如泣如诉、似喜含羞,好像在讲述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进而再进行快板,随着激情强急推进,对原旋律进行更进一步的简化,只保留了原曲调的骨干音,以一拍一音的形式快速演奏,以抒发发自内心的无限冲动与情愫。在情感表达最高潮时,音乐嘎然而止,令人回想联翩。短暂的停顿之后,用二流水板式的速度和渐慢处理来结束全曲,让人舒畅痛快有余。</h3><h3> <b>三、表现性</b></h3><h3> 了解二人台的人都知道,真正的二人台牌子曲演奏遵循的是曲无定谱、死谱活奏。事实上,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固定音乐韵律。在表演时,演奏者大都心中牢记主旋律,利用每件乐器的特性演绎出与基本旋律若即若离的演奏效果,以增强乐曲的表现性。演奏时,梅(均孔笛)挑尖音、耍花字,时断时续,四胡一字一弓,抹滑相间,扬琴扫底音,协调梅与四胡的音色,四块瓦把握节奏,烘托气氛。在兴头处,梅与四胡互相呼应,特别是演奏F调的2(高音)与7(中音)、1(高音)与6(中音)三度滑音时,扬琴在强音位置上作烘托,再加上四块瓦节奏上的加花,四者融成一体,互动和谐、配合默契,形成一种自然配器效果。丰富的音乐表现也使得牌子曲更具魅力,极富乡土气息。</h3><h3> 现代二人台团体的乐队,一般只有三四个人,较大一点的也不过十来个人。农忙时候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一呼即应,说演就演,说走就走,表演于各种环境场所,服务于各个阶层,适合于各样场合的需要。也可以说,二人台是最接地气的艺术表现形式。二人台牌子曲的表现大大丰富了基层百姓的文化生活,也给人以大众化的通俗艺术享受。它通过特殊的音乐效果与音乐形象,来展现出普通民众的生活趣味和生活之美,折射出普通民众对美与生活的感受,从而让群众加深对善、恶、美、丑的理解与认识,并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这些演奏的人们,它们从生活中走出来,用身边的事来演绎着丰富的人生。再如《喜相逢》《绣荷包》《柳摇金》,其音乐是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体现,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其中,也不乏为了生活而为有钱、有地位的大家、大户表演的曲目,如《小拜年》《万年欢》等。</h3><h3> 综上所述,二人台牌子曲是二人台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特点明显,而且特有韵味,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几百年来,二人台牌子曲一直活跃于民间舞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随着西方音乐的冲击,参与此项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在被人们逐渐淡忘,很多传统曲目正在濒临失传。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呼吁一下年经人,从我们身边的音乐学起,为我们这一伟大的民间艺术奇葩开得更艳而努力吧!也愿二人台牌子曲再次走向辉煌,走得更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