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会

土窑居士

<p class="ql-block">  赶会,是家乡的土话,和逛庙会、赶集的意思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村里都要办红红火火的会。那几天,在下头、窑底、格廊三个村口的路上,每天都有来来往往赶会的外村人。</p><p class="ql-block"> 正街有不少老宅子、祠堂等古建筑,算是一条古街。记得每年会前,村上都要把街道打扫一遍,墙上再喷上白色石灰水,显得干净整洁。在晋东南地区,赶会是农村的大事儿,不论那个村有会,十里八乡的人都要来。为此,家家户户浇上玉米面煎饼,招待外村的亲戚,煎饼的味道有点甜,圆圆的中间薄周围厚,平常很难吃到。</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末,毛驴车、铁脚车还是农村常用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机算是豪车了。听说剧团快要到了,我们几个小孩儿便跑到村南的大坡底看汽车。只见绿色的大汽车腾云驾雾般降到大坡底,稍作休息排气管便喷出浓浓黑烟,并把厚厚的尘土一次次吹向空中。我们一边吸着呛人的尘土,一边陪着颤颤悠悠的汽车爬行,只担心它在换挡时不小心滑落沟底。就在我们为它捏一把时,汽车突然缓过神儿,深深换了口气急速驶向村里。</p><p class="ql-block"> 飞扬的尘土模糊了我的视线。假如时间倒退100年,路还是这条路,也还是四月初六这一天,先辈在这里迎接的应该是戏班子;假如时间再倒退500年,也是在这个地方,先辈的先辈看见的或许是挑着行头的唱戏人,假如……</p><p class="ql-block"> 剧团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是装台,父老乡亲也会主动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这个时候,也有人把家里的椅子、板凳扛来,抢占看戏的最佳位置。如果担心被人挪走,那就干脆把板凳腿儿直接埋在地下,还有人把粗粗的树桩横在那里。假如你站在舞台往下看,那些楃子、木墩、板凳就像一支万国军的装备,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检阅。</p><p class="ql-block"> 到现在我还记得,卖饭的师傅选好地方后,先是在地上挖几个坑,把木杆或铁水管埋好,搭成一个四方形框架,再蒙上大大的白布,所谓的饭店(其实就是小吃摊儿)便搭建完成。靠近里侧摆个简易床,上面扔两床油乎乎的花被子。临街一侧垒两个土坯火炉,旁边再摆两张桌子,那些做好的麻花、油条、糖糕、火烧、水煎包就摞在上面。如果你买麻花,师傅会撕一张报纸给你包上,用不了多久油就会把报纸浸透,连背面的字都看的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赶会,有时从初六开始初九结束,或者从初七开始到初十结束,反正初八这天是正会。赶会期间,那条古街道被逛来逛去的人群挤得满满当当,说笑的、打趣的、吆喝的,还有讨价还价的吵吵闹闹,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有个叫忠旗的汉子,虽说长的结结实实,却学了门绣花儿的手艺。他所绣的帘子,针法匀称、色彩鲜艳,据说在长治小有名气。他的摊位在供销社西侧,地上摆着绣好的帘子,花花绿绿的丝线和绣花针。墙上挂着样稿,样稿是半透明油性纸,上面印着龙凤呈祥、喜鹊、凤凰等图案。</p><p class="ql-block"> 照相,是赶会最吸引人的地方。照相师傅一般会选择临街的院子,在显眼处悬挂一个条横幅,上面写着比如“张狗蛋照相”等字样,大门口还会挂上几个相框,展出最好的摄影作品。院子里挂几个布景,通常都画着天安门、万里长城、迎客松,或者城市公园等风景。布景正前方竖着三脚架,红布盖着上面的相机。如果你想去北京,那就站在天安门或者长城的布景前,想要逛公园或者划船,那就乖乖站到公园风景前面来。那时照相的人少,看照相的人却很多,即使想照也是几个人摊钱照张合影,算是赶会最大新闻了。照相时小孩儿基本在哭,大姑娘总是红着脸,小伙子也会变得扭扭捏捏,倒是那些老爷爷、老奶奶能放得开,对着镜头舒展开豁了牙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遇到好年景,赶会的规模也比往年大。摆摊的从供销社开始分别向庙后、后河的方向再延伸一段距离,东边主要是从加工厂往牛王楼方向。我们小孩儿就在这几条街钻来钻去,这瞅瞅、那瞧瞧,偶尔凑上几毛钱,买上一挎兜瓜子或者花生,一边咯溜(溜达)一边嗑,感觉幸福满满,很是惬意。</p><p class="ql-block"> 我对水煎包情有独钟。水煎包个儿大、馅儿粗,有嚼头。包子陷儿用料为圆白菜、鸡蛋、粉条和豆腐,制做时先把捏好的包子放进平底锅里用油煎,等到一定火候再放入少许水,盖上再焖一会儿,包子两面便会形成焦黄的锅贴。吃的时候要趁热,先把脆脆的锅贴吃完,再沾一下老陈醋,这时一股香、酸、甜的混合味儿,便会钻入你的鼻腔,滋润你的喉咙,沁入你的胃肠,最后再来一碗羊肉丸子汤,那叫一个真带劲儿。</p><p class="ql-block"> 汽水,在那个年代还是稀罕物。有一次,竟然在会上发现了它的赝品。只见桌子上摆着几个罐头瓶,里面灌满各种颜色的水,据说那就是汽水,两分钱一瓶。当时,汽水已经勾住了我的魂儿,交钱后小心翼翼端起罐头瓶,轻轻舔一口真的很甜,渐渐的甜味儿越来越淡,喝到最后竟然带点苦,后来才知道,所谓的汽水其实就是糖精水和染衣服电粉的混合物。</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街上贴着一张海报,上面画着一只大花瓶,瓶口有个女孩儿的脑袋,据说她还会唱歌。这可是个新鲜事,对我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买票吧兜里没钱,于是只好拿出看家本领,趁午间休息翻墙爬了进去,先是蹲在墙角潜伏,等下午演出再悄悄混进人群。演出开始后,果然看见箱子里摆着一只花瓶,四面全是玻璃镜子,周围还摆着花儿,瓶口处的女孩在休息,表演时花瓶姑娘真的和广告一样,能说会唱,简直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儿,熊熊火焰温暖了你我的心窝……”大概是上午九十点钟的样子,高音喇叭传来了费翔的歌声。我们不约而同的跑到大队看唱戏人跳舞,只见男演员穿着花衬衫,留着长头发,女演员头发卷着圈圈儿,穿着喇叭裤,他们根本不把我们山里娃放在眼里,只顾扭着屁股跳着迪斯科。</p><p class="ql-block"> 当时虽然实行了改革开放,但农村还是比较封闭落后,我们竟然看到了只有电影里才有的时髦人。我们边看边悄悄议论,你瞧瞧还是吃公家饭好呀,不仅能撇地咯溜(溜达),还能吃香喝辣,真是打心眼里羡慕。</p><p class="ql-block"> 每天的下午、晚上,剧团都要唱戏。唱戏时舞台前面人山人海,不过你也别担心小孩个头矮看不着,他们个个都有爬树上墙的本领。环望四周你会发现,树上、墙头全是小孩儿,他们不是在嬉笑打闹,就是嗑瓜子唠嗑,专心看戏的很少。雨夜看戏的场景最感人,霏霏细雨下,有的人穿雨衣,有的人打雨伞,也有人披着塑料布,不论台下观众多少,演员都认真完成每个动作,唱准每句台词。正是这千丝万缕的雨线,把台上台下人的心连在一起,共同赓续着这千百年的古老文化。</p><p class="ql-block"> 初九晚上,是赶会最后一场戏,来看戏的人最多,唱戏的人也很卖力,在连绵不断的叫好声中,往往会临时加演几场,有时推迟到后半夜才能散场。此时此刻,在太行之巅这个叫东禅的村庄,灯火通明,余音绕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