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让我们倾听劳动者的故事,向他们致敬!

所好所乐所为

<h3>毛泽东接见全国劳模蔚凤英、李素文</h3> <h3>刘少奇接见全国劳模时传祥</h3> <h3>1958年12月,李田英(左四)等劳模在中南海西花厅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h3> <h3>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h3> <h3>新中国造就了许许多多劳动模范,他的不仅自己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还为广大人民树起了榜样,带动了一大批学模范赶模范做模范的劳动人民,营造构建了一个火红的年代。</h3><div>劳模,它代表着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符号;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一种“文”,是一种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劳模,意味着一“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div><div>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div> <h3>时传祥:新社会的握手</h3><div>  时传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的掏粪工人。1966年国庆观礼,时传祥作为北京市观礼团副团长受到毛主席接见,周总理在招待宴会上为其敬酒。1975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0岁。</div> <h3>王进喜:铁人精神</h3><div>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被誉为“铁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1970年11月15日病逝于北京。</div> <h3>陈永贵:创造大寨精神</h3><h3>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出身贫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陈永贵接替“主动让贤”的所在村原书记贾进才出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非常恶劣的的大寨村,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事迹被中央政府肯定,毛泽东号召全国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因此成为全国的榜样。</h3> <h3>张秉贵 :商业战线一面旗<br></h3><div>北京百货大楼前矗立着一位普通售货员的塑像,那就是张秉贵(1918—1987)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他生前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就是要为了目睹他那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张秉贵被誉为“燕京第九景”,是首都人民群众对张秉贵售货艺术的美誉。</div> <h3>孟泰:工业战线的老英雄</h3><div>  孟泰,原名孟瑞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8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委员。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div> <h3>李顺达: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劳模</h3><div>  李顺达,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1951年9月,李顺达第三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说:“你在太行山住,那个地方石厚土薄,你做出了成绩,我敬你一杯。”李顺达忙说:“我可担当不起,不是你,我们什么都干不成!” </div> <h3>赵梦桃:纺织战线一面红旗</h3><div>  赵梦桃,女,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1956年和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她为了帮助姐妹们共同完成生产任务,曾十多次将使用顺手的好车主动让给别人,自己克服困难开陈旧的“老车”,并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div> <h3>向秀丽:一身正比泰山重</h3><div>“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这是林伯渠同志为纪念抢救国家财产而光荣牺牲的女共产党员向秀丽的题词。向秀丽虽然光荣牺牲了,但她给予人们的影响却一天天在扩大。2009年,向秀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div> <h3>王崇伦: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h3><div>王崇伦,辽宁辽阳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中共党员。曾为鞍钢工人,后任鞍钢工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搞技术革新,研制了万能工具胎。在抗美援朝军品生产中做出重大贡献,他一年完成了四年的工作任务,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div> <h3>尉凤英:“毛主席的好工人”</h3><h3>尉凤英1953年进入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工人,后任工人工程师。她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从1953年至1959年完成技术革新107项,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1966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同志学习》的社论。她当选过全国第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共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13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h3> <h3>田桂英:共和国第一位女机车司机</h3><h3>田桂英,女。劳动模范。辽宁大连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任中长铁路大连机务段副司机、司机长。是我国第一名火车女司机。1950年驾驶“三八”号机车,六个月安全行车3万公里。同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机械系。后任沈阳铁路局机务处工程师、工程处工会女工科副科长。</h3> <h3>吴桂贤:纺织战线一面旗帜</h3><h3>1938出生,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河洛镇胡坡人,1951年,吴桂贤进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挡车工。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曾当选为全国纺织系统的劳动模范。“文革”中被树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h3> <h3>倪志福:群钻钻头发明家</h3><h3>1933年5月出生,上海市人。1950年6月进入上海德泰模型工场当学徒,在工厂工作时发明了三尖七刃麻花钻,大大提高了钻头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被称为“倪志福钻头”。1959年他出席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h3> <h3>马恒昌:1906生,劳动模范。奉天(今辽宁)辽阳人。1948年入沈阳第五机器厂当工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车间主任、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顾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1985年因病去世。</h3> <h3>李素文</h3><div>21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她投奔爱人从河北农村老家来到沈阳,在沈、阳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卖菜。工作中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多次见到毛主席。1959年,她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63年,她光荣地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3年3月,李素文担任共青团辽宁省委书记。1975年3月,李素文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div> <h3>郭凤莲:从铁姑娘到董事长</h3><div>  郭凤莲是传奇式人物,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一提起“郭凤莲”三个字,人们即想到“铁姑娘”的称号。1964年,17岁的她担任大寨“铁姑娘队”队长,带领那些花季少女和男社员一同战天斗地,改造家乡落后面貌。</div> <h3>人民英模——申纪兰</h3><div>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长治平顺县,17岁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西沟村“山是石头山,河是乱石滩”。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为了让全村人吃饱肚子,1951年申纪兰挑起了合作社副社长的担子,她不仅会劳动,而且有想法。她带领同村妇女下地,还为她们争取到了和男劳力一样的工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是全国唯一连任一至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div> <h3>党的好女儿 :赵桂兰</h3><div>赵桂兰,1930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安邱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出身很苦,母亲过早去世,九岁跟随父亲和两个哥哥从山东安邱跑到大连谋生。1946年,16岁的赵桂兰在大连国光工厂参加了工作。1948年赵桂兰被调入宏昌工厂。宏昌工厂对外叫铁工厂,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一座兵工厂。“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就是这个工厂的厂长。进厂后,她埋头苦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危险关头总是奋不顾身冲上去。赵桂兰小时候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要记住那些化学药品的名字十分困难。她坚持勤学苦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把那些化学药品的名字贴在抬头能看见的墙上,一遍又一遍的背诵。后来,她不仅能记牢那些化学药品的名字,还学会了各种配方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div> <h3>史来贺:五十年红旗不倒</h3><div>他的名字在20世纪50年代就响遍全国;建国后至21世纪初,在历次的全国劳模评选中,他都榜上有名;他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仅毛泽东主席就先后9次接见过他;他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4次当选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代表,7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4次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并列,被中组部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03年4月23日他去世时,中共中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了花圈,父老乡亲都泪眼相送。<br></div> <h3>王国藩,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1919年12月出生,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人,抗战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被选为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h3> <h3>徐建春:1935年3月生。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参加工作。本是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西由镇后吕村的农家女,1950年于后吕村高小毕业。当时村里正在组织互助组,她和村里四户人家组成一个组,并担任组长,时年仅17岁。在她的代理下,互助组搞得井井有条,自愿入组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被当地党和政府发现并重视,并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历任互助组组长、初级社社长、人民公社社长,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历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掖县县委副书记、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8年退休。</h3> <h3>吕玉兰(1940—1993年),女,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人。她听党的话,高小毕业后回乡务农,一直坚持在农村参加生产劳动,积极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变了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逐步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闻名全国劳模和省委书记。吕玉兰同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著名的女劳模之一。她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大贡献。</h3> <h3>李素丽: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负责人。曾任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后,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她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熟悉不同地理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h3> <h3>张海迪:汉族,1955年9月16日出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德国巴伐利亚州班贝格国际艺术家之家访问学者,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肢体残疾。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h3> <h3>吴吉昌:农民科学家</h3><h3>吴吉昌山西闻喜县人。他长期致力于探索棉花丰产规律,先后创造出“冷床育苗”等十多项棉花栽培新方法和“双秆棉”、“多秆两层”新株型棉,为提高棉花产量、解决棉花脱蕾落桃问题作出重大贡献。1992年12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昌逝世,享年83岁。</h3> <h3>梁军:新中国第一批女拖拉机手</h3><h3>梁军,黑龙江省明水县人,生于一九三零年四月。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也是六二年四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h3> <h3>普通劳动者的榜样——徐虎</h3><div>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徐虎,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长期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div> <h3>农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吴仁宝</h3><div>“老百姓幸福是我最大的满足”,这是华西村的老党委书记吴仁宝既朴实又经典的一句话。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委书记,能将自己的幸福与百姓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胸怀是每一个党员干部所应该拥有的。</div><div>吴仁宝30多年来带领华西村艰苦创业,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成功地把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华西建成了富裕、美丽的新华西。</div> <h3>全国著名“抓斗大王”——包起帆</h3><div>被誉为“抓斗大王”的上海港务局南浦港务公司工程师包起帆,数十年来本着“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精神,与其他同志一起,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全的装卸工具和装卸工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div> <h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h3><div>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div><div>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5%—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div> <h3><font color="#010101">“两弹元勋”——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font></h3> <h3>全国各地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代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留念</h3> <h3><font color="#010101">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创造不朽的时代。老劳模们首先极热爱自己干的这一行,他们可能读书少,他们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基础知识,但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在工作中积累了无数的经验,终于练就了一身绝技一手绝活,成为同行中的楷模。老劳模不会成为过去式,许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时常会举出他们的名字,来说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不是吗?老劳模的精神具有永恒的意义,那就是:爱你的本职工作,有耕耘必有收获。</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各条战线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前线,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劳模,是一个时代追寻的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老劳模的精神是全社会的财富,重温他们的事迹,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前进,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再立功勋,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再做奉献。</font></h3> <h3>新时期全国劳动模范们满怀深情地参观老劳模《时传祥纪念馆》</h3> <h1><h1><b><font color="#ff8a00">劳模精神永不过时,祝所有劳动者<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一节快乐!</span></font></b></h1></h1> <h3>(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