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端午

繁星若尘

儿时的端午 <h3>  伴随着初夏的灼热,端午节像一个俏皮的小孩悄悄的跑来,心里早已希望盼望端午的到来,又有些感慨万千,也许是怀念粽肥艾香的滋味,也许是怀念淡远的端午旧俗,也许是萦绕在心中的一种乡愁。</h3><h3>&nbsp; &nbsp; &nbsp; 这两年老家的端午,都是烈日炎炎,可是儿时端午节那几天,天上要飘着濛濛的细雨,给小城带来了清新与翠绿,空气夹杂着一春濡湿的水气和艾叶的香味,简淡、玄远。<br>&nbsp; &nbsp; &nbsp; 端午节那天早上,母亲做的早餐必定是粽子、煮鸡蛋大蒜,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母亲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粽子都整齐的排列在屉锅里,冒着腾腾热气,整个厨房瞬间充满着粽叶的香味。最开始几年,母亲只会做纯糯米的粽子,蘸着白糖吃,后来,就有了绿豆加糯米粽,这几年又渐渐有了花生等五谷杂粮放在一起的粽子,甚至有了腊肉粽。儿时的我就围着桌子,在鸡蛋、大蒜和粽子之间找寻那份属于美味的乐趣。<br>&nbsp; &nbsp; &nbsp; &nbsp;早上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母亲要在我和哥哥额头上抹雄黄酒,手上也要抹一抹,据说可以避蛇和毒虫。小学的时候,端午这段时间,都有一些女同学带着香囊,彩色的丝绒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下面挂着一段流苏,非常好看,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br>&nbsp; &nbsp; &nbsp; &nbsp;对于我家来说,下午可以说时节日的高潮,“炖”是晚餐的主角,母亲把街上买的当归、黑根、党参等草药与土鸡炖在一起,伴着锅盖的突突声,鸡肉的夹杂着药根的清香味便开始渐渐占领整个厨房,迎面扑鼻。</h3><h3>&nbsp; &nbsp; &nbsp; 有一次,我终于还是没有忍着,偷偷夹了一块鸡肉,吃了下去,入口即化,顿时,整个口中都洋溢着鸡肉身上特有的浓香。又舀了一勺汤,撸起嘴吹了吹,慢慢的把汤汁用勺子送入口中,鸡汤的鲜美混着草药清香瞬间打动我的味蕾……<br>&nbsp; &nbsp; &nbsp; 一年又一年,我们一家人都按照端午的各种习俗去做,厮守与粽叶飘香摇曳的约定,做出端午节里那份独特的韵味。<br></h3><h3><br></h3> 今年的端午 <h3>  好几年都没有回老家过端午,德昌人的端午节其实有小端阳和大端阳之分,其中以小端阳最为盛。德昌人在这一天,除了买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前,还有吃药膳的习俗,这一天街上彝族、傈僳族,还有一些农民摆卖着山上的草药,人们纷纷采购,大家在端午的这一天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老家最传统的吃法是用当归、党参和黑根顿炖土鸡,现在吃法越来越多,德昌县政府也在端午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药膳节”,人们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可以用各种草药加上土鸡、老火腿、猪蹄同炖,食之可以滋补健体、祛邪益气、清热排毒、美容养颜等功效,而且汤鲜味美,老幼皆宜,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一道药膳大餐。<br></h3> <h3><font color="#010101">钟鼓楼是德昌端午的核心景区,人太多没有挤进去,今年端午看到许多穿汉服的小美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德昌电视台在我前面做“街访”,台词我都想好了,就是没有采访到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偶然看一个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草药市场上看草药,孩子们还带着红领巾,有些孩子大胆向卖草药的农民了解草药的相关知识,其他孩子在认真地做笔记,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家乡端午文化的浸润,真是一群幸福的孩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街上许多“老法师”,大叔,是不是在做自媒体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街上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了中午,人渐渐少了,都去品药膳去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顺便晒晒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来一张日系小清新</font></h3> 群英沟小游 &nbsp;上午带着多米在德昌县城感受了热闹的“端午药膳文化节”,中午带着他到家公家,今年端午节的特别的炎热,在家里躲了一个下午,甚觉烦闷,不觉已夕阳西下,多米家公提议到德昌的名胜——群英沟去游玩一番。<br>&nbsp; &nbsp; &nbsp; &nbsp;群英沟最有特色的一段是叫大龙口,大约有两三百米长,是一个小的峡谷,以前可以从悬崖上的堰沟通过,可以感受到大龙口的险,别有一番滋味,现在只能从峡谷下面逆流而行,体验大龙口的清幽。<br>&nbsp; &nbsp; &nbsp; 峡谷的两侧长的是乔灌木混交的树林。山崖两侧的松树和柏树等常青的树木青翠欲滴,傲然挺立。由于还没有到雨季,大龙口最有特色的是他的清幽的水,清澈、恬静,沁人心脾,只可惜少了游鱼的陪衬。据说,到发大水的时候,这里可是混浊而澎湃,狭窄河面狂涛击岸,水声如雷,十分壮观。<br> <h3><font color="#010101">水尤清洌,有细石,缺少游鱼</font></h3> 想起一首童年的七言诗 <br><br>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br><br>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h3>2019年6月12日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