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h3><h3>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h3><h3>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周·《逍遥游》)。 </h3><h3> 我羡慕鹏鸟的自由翱翔,据此自命网名曰:乐逍遥!</h3><h3> ——题记</h3> <h3> 每个人的休闲娱乐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喜欢闷在室内打打牌、砌砌“长城”……;有人喜欢户外徒步、骑车、钓鱼……而我就想扛着我的“大炮”,到山林水泽给“鸟”拍拍照。</h3><h3> 以前,我从来不知道家乡的鸟竟然有这么多种类。自从拥有拍鸟的“大炮”后,透过镜头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鸟类,我真的为之着魔了。</h3> <h3>这只北红尾鸲多清晰啊,那是因为我离它够近。近点,再近点,永远是摄影不二的真理。</h3> <h3>有人说:能拍到山椒鸟,一定是人品爆棚。山椒鸟难遇见,是因为它平时一般不喜欢露脸,只有在早晨或者雨后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才出来“打卡”,要拍到它真的靠运气。</h3> <h3> 这只大喜鹊就住在“八角塘”边小山上的铁塔顶。喜鹊不愧是鸟类中的“建筑师”。它把自己的“别墅”就建在那座高高输电线路的铁塔上,它叼来一截截的树枝,把它们架在铁塔的角铁上,不怕风吹雨打,稳固得很。</h3><h3> 每天,这只大喜鹊就在自己的家周围巡逻,或是站在大树巅,喀喀喀,喀喀喀,摇头摆尾叫着,还不忘梳理一下花衣裳,急匆匆地又赶路去了。看样子挺忙碌的。</h3> <h3> 你知道这两张一雄一雌的作品怎么拍的吗?那是我新购进拍鸟帐篷后采用“蹲拍”的方式拍到的。什么,你想用打游击的方式拍?别讲笑了。小鸊鷉很怕生,你还没靠近,它已经潜入水底去了,这小家伙“精”得很呀!</h3> <h3>这可不是一条狗,为什么起狗的名字?老实说我也还没去查阅资料,抱歉!</h3> <h3>斑鱼狗</h3> <h3> 看着这鸟,就算不会飞,应该也有一个很优雅的名字,但名字却非常不好听,被人类叫为苦恶鸟,即使胸、腹部有美丽的白色,也只是叫白胸苦恶鸟,白胸苦恶鸟做了什么得罪人类?竟被称为苦恶鸟!</h3><h3> 被称为苦恶鸟,也许和民间流传传说有说,民间说这种鸟一个苦媳妇所化,被恶家姑折磨虐待而死,化为怨鸟,所以叫起来总是“姑恶、姑恶”,在宋朝已经就有了这样传说,“苦恶鸟”之名就这样传开!</h3> <h3> 其实人们也是根据这种鸟的特征去命名的,叫为白胸苦恶鸟是和它的叫声有关,白胸苦恶鸟会发出“kue,kue”的叫声,听起来像“苦恶、苦恶”,特别在这种鸟的繁殖期,彻夜鸣叫,反复重复这一单调的鸣声,所以和它的鸣声有关!</h3> <h3> 看着像鸭,凭啥叫鸡?!</h3><h3> 黑水鸡,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水生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沼泽、湖泊、水库、苇塘、水渠和水稻田中,也出现于林缘和路边水渠与疏林中的湖泊沼泽地带。</h3><h3> 黑水鸡也是游泳健将,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频频游泳和潜水于临近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深水面上,遇人立刻游进苇丛或草丛,或潜入水中到远处再浮出水面,能潜入水中较长时间和潜行达10米以上,能仅将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将整个身体潜藏于水下。</h3> <h3>这是一种挺讨人喜欢的“小精灵”。</h3> <h3>白鹡鸰</h3> <h3> 有一部关于小矶鹬成长的电影,曾经感动过亿万观众。</h3><h3> 这是一部耗时三年筹备和制作的动画片</h3><h3>虽然只有短短六分钟却感动了亿万人。</h3><h3> 成长,就是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地带。</h3><h3> 影片的主角是一只饥饿的小矶鹬(yù),努力克服对水的恐惧,到波涛汹涌的沙滩上觅食的故事。</h3> <h3>我喜欢拍捕鱼的翠鸟,但是真的很难拍啊!</h3> <h3>这种鸟随处可见!不过发型还是挺酷的!</h3> <h3>红耳鹎</h3> <h3><h3> 伯劳鸟是一种食肉的小型雀鸟,又名:百罗鸟、伯劳头,生性凶猛,是重要的食虫鸟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嘴形大而强,上嘴先端具钩和缺刻,略似鹰嘴。</h3></h3> <h3><br></h3><h3>黑脸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7-32cm。头顶至后颈褐灰色,额、眼先、眼周、颊、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围绕额部至头侧的宽阔黑带,状如戴的一副黑色眼镜,极为醒目。背暗灰褐色至尾上覆羽转为土褐色。颏、喉褐灰色,胸、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色。</h3> <h3>黑脸噪鹛</h3> <h3> 橙腹叶鹎,为叶鹎科叶鹎属的鸟类,为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叶鹎。</h3><h3> 橙腹叶鹎,性情活跃,以昆虫、果实为食,栖于森林各层。</h3> <h3>绣眼鸟,萌萌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h3> <h3>顾名思义,就是臀部黄色的一种鹎鸟。</h3> <h3>黄臀鹎</h3> <h3>只差一字,不叫白头翁噢。</h3> <h3>白头鹎</h3> <h3>你看人家鸽子,那个才叫浪漫。!</h3> <h3>原鸽</h3> <h3> 黑喉石䳭,俗名石子石栖鸟、野䳭、石栖鸟、谷尾鸟、黑喉鸲。</h3><h3> 常出没于林区外围、村寨和农田附近及山坡和河谷的灌丛中,常栖于灌丛、矮小树及农作物的梢端、地面岩石上或电线上。</h3> <h3> 鹊鸲没有出名,没能成为喜鹊那样的“鸟红”,大概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好的“艺名”。因为它经常不断发出“Zh-Zhaa”的颤音,有点像聒噪的蝉鸣……于是人们把它叫做吱喳。</h3><h3> 它经常在猪圈、牛栏、茅坑等处觅食,因此人们又给它冠上粪雀、屎坑雀、猪屎喳之名。古人吟诗作画时,如果出现“粪雀”二字,确实少了几分清雅。</h3><h3> 可见,名不正则言不顺,做鸟也倒霉。</h3> <h3>这鸟也是一种村鸟,常见于田间地头。</h3> <h3>东亚石䳭</h3> <h3> 黄腹花蜜鸟,为太阳鸟科花蜜鸟属的鸟类。体重5-9克,体长97-115毫米。是一种体型小的花蜜鸟。</h3> <h3> 叉尾太阳鸟,它们的嘴细长下弯,舌呈管状,专门用来吮吸花蜜,因此又被称为“亚洲蜂鸟” 。</h3><h3> 在开花的矮树木丛生活,且能悬飞在枝头食蜜,它的性情活泼,行动敏捷。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小的鸟。</h3> <h3> 这世界上吃蛇最丧心病狂的动物是一种名叫蛇雕的鹰科动物,这种大鸟吃蛇的时候不会撕碎了慢慢吃,而是直接把蛇活着吞下去,让蛇在自己的咽喉里面慢慢挣扎到窒息,最终悲惨地沦为食物。</h3> <h3>白鹭,被誉为生态环境的“信号灯”。它作为湿地鸟类,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只有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白鹭来“安家”。</h3> <h3>谢谢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