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天柱峰,江淮最高峰。也叫皖峰,万山尖。我们当地人都喜欢叫万山尖。</h3><h3>天柱山有很多的民间传说。传说每年农历七月七,会有很多喜鹊绕着天柱峰飞来飞去,流连不走。老人们说因为这儿是擎天之柱,那些喜鹊要从这儿上天,去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桥的。从东关下山,要路过一个叫鹊桥的地云。那个地方有一块石头形似喜鹊,头朝山下,路就从鹊郣子下穿过。老人们说,那就是上天搭鹊桥摔下来的喜鹊所化。</h3><h3>传说天柱山里住着头金牛,睌上有金人驾着金牛帮助当地百姓犁地,天明就会回皖峰里。要想得到这个宝贝,就要用瓠子去引,用藤牵出来。可是至今都没有人将金牛引出来,因为找不到那条独一无二的瓠子。</h3><h3>传说天柱峰顶是一片平地,能出产四担粮食。当年有一对情侣,一个叫小姑,一个叫彭郎。两人青梅竹马,誓言白头。只是彭郎父母不同意,两人遂私奔至天柱峰顶,与世隔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奈何彭家还是找到了他们,彭父母以死相逼。彭郎无奈,遂跟随父母回家,过江时,彭郎万念俱灰,所以跳江 殉情,化为了一个小岛屿叫彭郎屿,后改为彭浪屿,因思念小姑,现在彭浪屿越来越向北靠近。小姑一路追到江边,眼见船已至江心,追不上了,站在江边痴痴南望,最后化为一座小姑山,后来改叫小孤山。江水滚滚,也挡不住小姑追随郎君之心,现在的小孤山已从江北走到长江之中了。</h3><h3>小孤山,又叫江心岛。一座小山耸立于江心,孤立于长江之上,上有一座寺院。这就是小姑嫁彭郎的传说。天柱峰顶无人能上,现在也不知道上面是否真的可以种粮。小姑嫁彭郎的传说是不是真的已不可考。但九几年的时候,小孤山的长江边发掘出一座合葬墓,墓主是一对青年男女,两者面对面,紧紧得抱在一起,相拥而眠。考古人员想将之分开也办不到,最后无奈只好重新择地下葬。有人说那就是小姑彭郎,生不能厮守,死也要在一起,谁也不能分开。</h3><h3>传说是不是确有其事,不知道,那是不是小姑和彭郎,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因为在离此不远处的皖河北边的小市镇,发生的另一个故事与此事差不多,那就是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故事。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就是说的这个事,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至今那儿还有一口井叫兰芝井。刘,焦在当地也是大姓。</h3><h3>《孔雀东南飞》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刘焦是一对夫妻,但焦母对兰芝不满,非要叫儿子休妻另娶高门女。可两人感情很好,仲卿不愿意休妻。焦母非逼着他休。最后也是无奈,两人和离了。后来刘家将兰芝许配给县令之子,兰芝不愿意,可是刘家逼着她嫁,对方家又有权有势。无奈出嫁,可心中实在不愿意,当夜跳井而死。焦仲卿知道后,悲痛难当,“自挂东南枝"。上吊而死。后来,两家将二人合葬在一起。这就是《孔雀东南飞》中所写的故事。</h3><h3><br></h3><h3>自古安庆多出痴情男女,就是难出好婆婆。黄梅戏中的曲目也是多写痴情男女,《天仙配》巜女驸马》《牛郎织女》《小辞店》《孟姜女》等许多经典曲目都是写男女之情。特别是《小辞店》,写的还是婚外之情,男已娶,女已嫁,两人在婚后才相识,却相知相爱,在安庆民间却能得到人们的同情,这个曲目在民间也最受欢迎。只能说明安庆人多痴情之人。</h3> <h3>试心桥,下临悬崖。民间传说,如果有情侣山盟海誓,可上试心桥,在试心桥上向着群山许愿最灵验。我第一次上山的时候,试心桥可没有现在这样的安全。那时候只有两块石板相连,护栏也没有这么高,上去需要很大的勇气。</h3> <h3>试心桥头试诚心,祭岳台上祭古岳。</h3><h3>公元前106年冬,汉武帝巡游至安庆,在长江上远望天柱山,只见一峰耸立,如擎天之柱。遂从皖河口溯流而上,至野寨,筑拜岳台,封天柱山为南岳。后宋因开发湖广之地,改封江南的衡山为南岳。</h3> <h3>青龙背。我们当地人叫泥鳅背。这是一块长条形的花岗岩,天柱山的山峰都是花岗岩。从此处向东可下山。我们上山是从西边走的。</h3> <h3>炼丹湖。这是一个高山湖。相传东汉时左慈在此炼丹。湖边有左慈像。</h3> <h3>前方就是双乳峰,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一个。</h3> <h3>皖公像。也是花岗岩石头,自然形成的一个雕像,这个角度看非常传神。古时有个皖国。天柱山属皖国所辖。皖国国主称公,是为皖公,安徽简称皖由此而来。</h3> <h3>天元石</h3> <h3>天柱睛雪</h3> <h3>青龙背</h3> <h3>天柱峰无处可上,这是峰体上的石刻。</h3> <h3>这是在游客中心远望天柱山,可见还有人家居住</h3> <h3>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振风塔在安庆迎江寺内,迎江寺隔一条马路就是长江。安庆第一景,塔影横江。</h3> <h3>振风塔。右边回廊通向素斋馆,迎江寺素斋非常有名。特爱吃素鸡,虽然是豆腐做的,却能吃出鸡肉味。</h3> <h3>出迎江寺,过马路对面就是江堤,这是一段96年用混凝土铸的江堤。下去就是长江。</h3> <h3>安庆长江大桥。我们过江还是喜欢坐船。</h3> <h3>天柱山石刻。</h3> <h3>霹雳石,一块石头中间有一条细缝,将之分成两半。我们当地人称它叫雷打石,说那条缝是雷劈出来的。</h3> <h3>此处通往石牛洞。右边就是三祖寺。</h3> <h3>石牛洞。石牛洞并不是一个洞,这是因为两旁都是花岗岩,一条山溪从中流过而形成的一条山谷。溪边的岩石上有从古至今所刻的摩崖石刻。李白,王安石,黄庭坚,苏轼,张恨水等名人皆在此逗留过,留下了石刻。有些石刻因为是刻在溪底的石头上,千百年的水冲刷下来已很难辩认。能辩认的大概有三百方石刻,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最著名的一方就是黄庭坚的那方,就刻在水边,水大点就淹在水里了。整个天柱山都是花岗岩,石牛洞里的这条小溪就是在石头上流过的。“清泉石上流"就是这么来的。</h3> <h3>三祖寺。是禅宗三祖驻锡之地,达摩祖师是一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