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跑古马的时候就在思考跑步这个问题了:</h3><h3>那么累、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来跑马?</h3><h3><br></h3><h3>后来一位朋友说跑步的时候她也在想为何而跑这个终极命题,就像人生很多其他终极命题一样——比如为何而生、为何而爱等等命题,根本没有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寻找答案的思考过程。</h3><h3><br></h3><h3>由此我想到偶像李小龙先生,我第一次看他的大学毕业论文《悟》简单是叹为观止,其他人可能更佩服他的截拳道的功夫,我是崇拜他能把功夫与哲学两个看似南辕北撤的东西联系起来,为后世开辟了一门新的学科。</h3><h3><br></h3><h3><br></h3> <h3>为什么跑步?<br></h3><h3>我一直在问自己。</h3><h3><br></h3><h3>记得小时候体能很差,上体育课会跟着生理期的女同学在树荫下偷懒,病了外婆带我去医院,每走一段路都会停下来休息N回。体能差的人自然就对运动没什么兴趣,当然更谈不上运动天赋了。但对那些技术型的运动还是感兴趣的,比如定点投篮、乒乓球、羽毛球等,最痛苦莫过于长跑,学生时代的所谓长跑也就3000米,对于我是无穷无尽的耻辱——开始跟着男同学一起跑,慢慢掉到女同学的队伍里,再后来就一个人鹤立鸡群了,不合格是一定的,关健是连女同学也跟不上多丢人现眼啊!</h3><h3><br></h3><h3>更可悲的是,我有一个德智体堪称完美结合的表弟从小一起长大,虽然没有人会拿我俩比较(相差太大,没有比对之意义)但在我心理上还是会有比较的,他曾经是全市高中生长跑亚军,大学的时候被选中去香格里拉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存大挑战,最后还上了电视,回来后我们听他讲他的见闻,就像看《百年孤独》一样不可思议——在我生活的那个小镇,我觉得能够上全国性电视是很厉害的。</h3> <h3>大概也就这样吧,体能一直很糟糕,没有人能理解一个HGB只有100的人是什么状态,我也懒得去解释。</h3><h3><br></h3><h3>这几年是从喜欢爬山开始的,第一次爬凤凰山,抽筋;第一次爬狮子头,抽筋,小外甥在前面不停地叫“老舅你能不能快点”——拜托,你能不能给点面子你老舅,很多小姐姐看着的。</h3> <h3>由轻装到重装是水到渠成的事,当我越接触户外就越着迷,它颠覆了我以前对“旅行”的认知——以前我只会拖着拉箱去那些闻名天下的景点——殊不知原来这世间还有一种美深藏在大山之中,要你背着行装砺砺前行才能到达。</h3><h3><br></h3><h3>第一次玩重装就是船底顶,那时也不知道自己体能行不行,只冲着“广东毕业线”而去。爬乱石坡爬到怀疑人生,从日出爬到日落,严重地拖了队友后腿。</h3> <h3>但当我到达山顶那一刻,依然为自己感到骄傲——传说中广东最虐毕业线,我真的来了,就像做梦一样。</h3> <h3>也许,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荒凉的人,比较喜欢这种一片没有生命的凋谢色彩。</h3> <h3>在船底顶我看到了最完美的日落、日岀和星空。</h3><h3><br></h3><h3>清楚记得下到山脚我心里想:应该以后也不会再走船底顶了,对于我还是太难了。</h3> <h3>两年后依然想念船底顶的星空,又去了一次,同样的路线,这一回走轻松多了。</h3> <h3>再后来广东的山头倒是去了不少,什么黄牛石齐云山大南山等等不一而足,没有一座山能让我去过再想去的——直到武功山的岀现。</h3> <h3>夏天或秋冬天,武功山都给人不一样的风景,它那种开阔与博大,能直击你的心灵。武功山是中国十大徒步线路之一并不是浪得虚名的。</h3> <h3>在没有遇见武功山的绿色以前,我一直喜欢秋天山野间的荒凉。武功山那种绿大概只有你站在山上才能感受到有多壮观,手机或相机是拍不出那个效果的。</h3> <h3>如果有哪座山让我愿意每年都去一次的话,那么一定是夏天最绿的武功山。</h3> <h3>黄梅雪穿越</h3> <h3>圣堂山的云海,这棵树很标志性。</h3> <h3>万时山</h3> <h3>漓江徒步很有意思,在这之前漓江和兴坪古镇都去过,是跟旅行团去的。然而沿着漓江边徒步却是另一翻风景。</h3> <h3>好像广东岀名的山也爬得差不多了,开始陷入一种迷茫境界,这时鬼使神差地,自行车微妙地从生命中岀现,也许应了那句老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3> <h3>其实我一直有一台破山地车放在家没用了,看到有人发帖去兴宁骑行200什么鬼,才从那时开始第一次接触磨房的骑行活动。</h3> <h3>第一次是有点兴奋</h3> <h3>唉,那时候连个锁鞋也没有</h3> <h3>人生第一枚骑行纪念奖牌,非常有意义,我把它送给了一位暗恋了很久的女生。</h3> <h3>后来买了台公路车参加电白200,轻松完赛。</h3> <h3>公路车其实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危险,速度带来的快感远胜于对摔跤的恐惧。</h3><h3><br></h3><h3>像在珠海其实不太适合玩骑行,骑行绿道已经给行人和共享单车霸占了,逼着你要骑到机动车道上。</h3><h3><br></h3><h3>还有一点是组织一次4+2去外地参赛也不容易,导致有些骑友为了参加环深200,又没人带头组织,只能自己从珠海骑车到深圳参加,怪可怜的。</h3><h3><br></h3><h3>像你拥有了一台公路车,只有在大马路上狂飙到45+才过瘾,如果不是这样,我宁愿不骑。</h3> <h3>骑车生涯似乎很短暂,很快就过渡到跑步了。</h3> <h3>为什么跑步?</h3><h3><br></h3><h3>在这之前我没有跑过步也最讨厌跑步,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跑5公里也跑不了那种。</h3><h3><br></h3><h3>决定开始尝试跑步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别人的跑马完赛奖牌很漂亮,我也想要一个。</h3><h3><br></h3><h3>现在说岀来简单不可信,仅仅是想要一个完赛奖牌,就这样开启了苦逼的跑步历程。</h3> <h3>这是首次参加长跑赛事——龙华微型马拉松,15K。</h3> <h3>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跑鞋</h3> <h3>那个时候的我对镜头还是没有自信</h3> <h3>龙华微马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女神在终点等我。</h3><h3><br></h3><h3>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她在终点等我。</h3> <h3>在回程的车上跟女神的鞋合照,只能如此。</h3> <h3>女神是我爱过的最无力的女人,我不知道这种无力感源于哪里。</h3><h3><br></h3><h3>源于我们都太消极不会主动?</h3><h3><br></h3><h3>源于为什么我不是成为那个最优秀的人以后再遇见你?</h3><h3><br></h3><h3>还是源于你那句“只可惜,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只可惜,你没能听懂我的话”</h3><h3><br></h3><h3>从她身上,我学会了顺其自然,一切皆不可强求。</h3> <h3>之后还参加了广州塔登高赛,认识了另一种运动——垂直马拉松</h3> <h3>比较幸运,第一次报名就抽中了我</h3> <h3>真正意义上的人生首个半马是横琴马拉松,能够参加这个赛事非常感谢一个人——珠海户外的领队北拱海猪</h3> <h3>讲真,不是太喜欢这个完赛奖牌</h3> <h3>跑步也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最健康的运动方式了,只需要买一双跑鞋就可以跑了,场地时间最自由搭配。但如果认真研究跑步的话,还是挺多学问的,什么跑姿心率有氧跑无氧跑抗乳酸跑问歇跑核心肌群等等。</h3><h3><br></h3><h3>我比较重视跑姿和心率,跑姿是形体的基础,如果跑姿不正确整个人到最后阶段会很累的。</h3> <h3>跑步是为了健康,跑步为什么会使人体更健康?</h3><h3>因为跑步锻炼了人的心肺功能,我们平时行路的心率60~100/分钟,有氧跑的时候迖到140~160/分钟,强化了心脏的泵血能力。</h3><h3><br></h3><h3>但在中国的跑马界好像有点走火入魔、本末倒置的意思:</h3><h3>①全国的马拉松赛太多了,几乎隔天就有赛事,有些人不是为了健康而跑,而是为了纪念奖牌晒朋友圈而跑。</h3><h3>②崇拜【快】的文化,在所有跑圈都一样,谁配速最快成绩最好越被人尊重,然而快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伤病,甚至有些人明明脚韧伤了还跑。</h3> <h3>从花都半马开始,我不再一个人跑马了,把爬山的2个小伙伴拉下跑马的坑</h3> <h3>开始反思跑马这件事情,如果只是为了当初的拿个完赛奖牌,那么我做到了。</h3><h3><br></h3><h3>然后呢?</h3><h3><br></h3><h3>当然,首先,是好玩,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你不去尝试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h3> <h3>有小伙伴一起去跑的感觉棒极了</h3> <h3>到了古镇半马,又多了一位小伙伴下坑,罪孽啊😱</h3> <h3>抓到一只时间兔,2小时内完成半马算是我的一个终极目标。</h3><h3><br></h3><h3>以前我不敢晒自己的跑步轨迹图,因为太慢了,配速7,是什么定义呢?就是别人跑第二圈了你还在第一圈。后来也就想明白了,跟别人比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跟自己比,进步一点点,才有意义。而且跑步于我,只是为了健康,能够坚持跑下去已经不错了。</h3> <h3>跑马就像打怪兽,从没成绩到有自己的成绩,从野鸡赛事到中国田协认证的赛事,一级一级地玩上去——跟小伙伴们约定,下半年要报名参加那些大赛,哈哈哈…</h3> <h3>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厌倦跑步,但愿这一天不要太早到来。</h3><h3><br></h3><h3>我认真跑步的样子其实还是蛮好看的。</h3><h3><br></h3><h3>4/5/2019,南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