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别山.军营响洪甸

依 旧

<h3> 悠悠岁月,四十多年前的一声再见吧 —大别山,再见吧响洪甸!念念不舍地离开了当兵生涯的第一站。多少年来,金寨县响洪甸总是魂牵梦绕于心境。时过境迁,今日十分有幸和曾经在一起朝夕相处多年的机关小车班的战友们一道重返故地响洪甸。面对连绵不绝的大别山山峦,湍流不息的大沙河河水(淠史杭灌区)我们高喊:大别山/响洪甸,我们回来看您啦!</h3><h3> 踏进营区,映入眼帘的我们这支涉核的基建工程兵部队早已撤编,战友们亲手建造营房只有零星几处仍依稀可见,已作它用,再无营区往日的生气和风光了,令人唏嘘,略带伤感。但老战友在老驻地久别重逢,心情倍感兴奋。相互诉说,指指点点,追忆着往日岁月,浓浓的思念,炽热的激情溢于言表!</h3><h3> </h3> <h3>热烈欢迎团老首长杨付团长亲临本次小型聚会。老领导虽已高龄,身体倍棒,军人气质犹在,容颜无多大变化,精神抖擞。战友们祝福您,健康快乐!</h3> <h3>曾记否?金寨县独山镇是我们新兵集训的所在地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旅生活是从这里开始,睡的是地铺,虽是寒冬,洗脸刷牙都是出操在外的小河边完成的,印象深刻。(背景有:独山人民欢迎您)</h3> <h3>战友们时隔四十余年重新踏入曾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这方热土——安徽金寨县响洪甸。</h3> <h3>部队老营区仅存的几处营房。睹物思情,这里是团部大门岗哨亭。</h3> <p>正对面团部话务班旧址,仍清晰可辨。</p> <h3>记忆在搜索:团部办公室、总机房,卫生队旧址,机关食堂……营房依旧在,不见戎装人。</h3> <p class="ql-block">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面上时而轻纱拂面,时而雾气袅袅,身处其中犹如进入仙境。此情此景,回首往事不惊感叹,山青水秀的大沙河边给我们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战友蔡建初江苏南通人。哦蔡参谋,转业地方退休前是国企省公司的老总呢!</p> <p>战友蒋元龙也是小老兵,安徽寿县人。不过现在心广体胖了。</p> <p>战友吴保剑江苏镇江人。看样子是新兵,年轻些呗!😁</p> <h3>当年的响洪甸库区,现已成为旅游爱好者的风景区。响洪甸大坝也是新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同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1956年12月建造,于1958年6月完工。</h3> <p class="ql-block">建造响洪甸水库大坝,在当时那个有条件要造,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年代,中国人克服种种困难,自力更生建成的淠史杭水利基础设施!👍👍👍</p> <p>水库里景色美如画。</p> <h3>今天和战友们一道在响洪甸水库留影是件幸福的事哦!</h3> <p>战友耿金栋江苏宿迁人。大家都叫他“耿班长”,六九年入伍老兵哦!</p> <p>战友张元祥江苏南通人。</p> <h3>参观瞻仰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和金寨县革命愽物舘。记得习主席前几年就来过哦!</h3> <h3>鸟瞰金寨县城梅山镇新貌</h3> <h3>梅山水库坐落于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誉的金寨县城南端。库内一湖碧水,绿得透底,群山迭翠,山水交融,微波荡漾,荡舟湖上,沿岸风景秀丽让游人流连忘返!</h3> <p>战友彭亚非的小孙女漂亮活泼可爱。逗人喜爱。</p> <p>梅山水库大坝听说是苏联“老大哥”帮助建造的,也是那个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友好的象征呢!</p> <h3>梅山水库连拱坝</h3> <p class="ql-block">乘库区游船游览,满眼春意盎然,蓝天碧水,库面在波光中潋滟 帷妙婉约,水天一色。此景此物,心情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湖水是美丽的蓝色,坐在游艇游船上吹吹风,和战友们谈谈笑笑,指指点点看看风景,生活就是如此的惬意。</span></p> <h3>聚餐场面兴奋热烈。今日相聚,重返大别山。军旅生涯数载,朝夕相处,结下了今生割舍不断的友情,今生不解质朴情谊,今生难忘的战友情怀。聚会是短暂的,思念是长久的。让我们举起手中的酒杯,衷心祝福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多多保重,明年再相会!</h3> <h3>战友们聚会下榻之处。伯爵国际商务酒店,环境优美,舒适整洁。活动安排紧凑,平安祥和中凸显热烈。借此向本次活动的召集和筹办的战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敬 礼 !</h3><h3> 2019.04.26.安徽.芜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