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b><b>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时代要培养的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与生活,那么,在实践和生活中进行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达到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境界。在生活和社会的大熔炉中让同学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活学活用知识,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研学旅行的确是一种理想的学习新方式。</b></h3><h3><b> 潍坊北海中学为践行这一理想的学习方式,于4月26日开启以“访青州古城,溯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研学活动。</b></h3> <h3><b> 授旗仪式在颇有文化底蕴的东夷文化标志园举行,由周校长进行授旗,授予学校对他们探知精神的鼓励,也授予在研学过程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b></h3> <h3><b> 认识一座古城,探访一次古街是研学之旅的第一个项目。古色古香的青州古街,向世人展示着她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故事……</b></h3> <h3><b> 体验一次花键制作是研学之旅的一个重要项目。青州花毽作为青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古代的"蹴鞠"发展演变到今天的花毽,中间融入了多种武术与舞蹈等方面的技巧,不仅动作优美,而且能够强身健体,以花毽制作、踢毽运动和花样比赛为基本内容。目前,青州花毽花样有108种,即天罡36式和地煞72式,现已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学子认真感受这一刚柔并济,动人心弦的传统文化。</b></h3> <h3><b> 偶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域区偶园街197号,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冯溥的私家花国,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因为冯溥在京城为官时住在万柳园,所以他就将皇帝给他在青州的宅第称为“偶园”,取“无独有偶”之意。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番情趣,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可咚,曲径通曲,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北海学子游于百年桂树之间,行走于独具特色的假山之中,或陶醉于迷人的风景,或凝神观看,或用心记载,无不为这一别致小园所吸引。</b></h3> <h3><b> 青州作为海岱重镇,自古是文化昌盛之地。 青州历史上人文兴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山东青州府范围历代科考共考中进士800人,状元11人。其中,原益都县考中进士184人、状元6人,居原青州府属各县之首。青州府贡院作为科考选拔机构,便凝聚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北海学子在此观古感今,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的学习境界,激励着每一个优秀学子去思考,去奋进……</b></h3> <h3><b> 丰富的午餐:秩序、优雅、谦让体现在北海学子优秀聚餐文化中。</b></h3> <h3><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召唤着我们一睹范公之遗风。下午第一站:范公亭公园。</b></h3> <h3><b> 岁月悠悠,情思绵绵。我们来到了“三贤祠”,一起拜谒三位古圣先贤。同学们了解了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的生平……</b></h3> <h3><b> 对范公其人的渴慕,让同学们情不自禁吟诵起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浩然正气,响震天地……</b></h3> <h3><b>孩子们随时记录所看、所思、所想……</b></h3> <h3><br></h3><h3><b> 李清照,千古第一奇才女。走进李清照纪念祠,“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的妙龄女子向我们走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尝尽世间滋味、饱经风霜的词人吟咏着对人生的理解向我们靠近。走进纪念祠,仿佛穿越时空,跨越百年,同学们口中吟诵着她的《醉花阴》《声声慢》……为她的才华所折服,为她的经历而感慨…</b></h3> <h3><b> 历史千年,融一馆之内。北海学子有幸游览。</b></h3><h3><b> 青州市博物馆位于青州市范公亭公园西端。其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它收藏文物之丰富和品类之珍贵,在中国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今馆址占地39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整体设计为古典式民族建筑群,展厅分别为单檐、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围合抱,间之以回廊相连,厅廊均以金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展示出浓郁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气氛。馆内现存文物已达两万件,是中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县级博物馆,有“小大博物馆”之称。每天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数千人,在山东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b></h3><h3><b> 件件文物诉说着自己的经历与故事,北海学子用心、用知识去与之一次次交流……</b></h3> <h3><b> 通过导游的解说,同学们对青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学们还边听边做笔记,仔细查看每一个文物的不同特征……这次博物馆参观活动不仅给了同学们一次与人文历史亲密接触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得到了一次生动的文化传承教育。</b></h3> <h3><b> 在青州博物馆前合影留念为这次青州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b></h3><h3><b>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鲜衣少年背上行囊,阔步向前方,从这一刻起,世界成为你的书本。</b></h3><h3><b>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论古人的实践,或是当代的要求,研学的诉求,始终与学校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b></h3><h3><b> 本次研学,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是学校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一段美好的旅程。生活即教育,研学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其意义远胜于解一套题或完成一份试卷。研学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让每一生在细致观察、切身体验中,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成为更好的自己,讲好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b>
</h3><h3><b> 从前,书本是你的世界;我们希望,以后,世界成为你无尽的课堂。</b></h3><h3><b> 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一双足,一对眸,一颗心,愿你走万水千山,观世间繁华。</b></h3><h3><b> 后记:此次游学的圆满成功,离不开许许多多保驾护航的北海领导、老师们,给孩子们更好的世界,这些奉献者从来尽力!</b></h3><h3><b></b> 摄影:七级部全体教师</h3><h3> 撰稿:尚君杰 王小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