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道险隘——豆沙关

草而很

<h3> 谷雨时节,夜宿豆沙关。<br> 豆沙关原名石门关。因何改称“豆沙”?已无可考证,只有民间传说飘摇在古镇里,飘摇在岁月长河之中。</h3> <h3> 关隘位于云南东北部盐津县境内,曾是由蜀入滇唯一道路之第一险隘。唐代《云南志》记曰:豆沙关“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下临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数百尺,惟闻水声,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半壁架空,欹危虚险。”关门始建于隋朝,当年是一尺二厚的两扇门,门一关,门杠一顶,便隔绝了中原和边疆。天宝年间南诏叛唐,关门重兵把守,一闭就是40多年。</h3> <h3> 这里曾是古代僰人的聚居地。目光越过数十丈宽的关河峡谷,对面的石壁腰际有一道石缝,里面放置着9具僰人棺木,虽历尽风雨,却<br>至今完好。<br> 僰人早已消融在历史里,棺木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和一份古代文化的见证。</h3> <h3> 置身石门关口的唐碑亭前,关河对面的石壁衬出了眼前树木的岁枯岁荣。</h3> <h3> 先秦僰道、秦五尺道、汉南夷道、隋唐石门道、南方丝绸古路,在这里叠加嬗变,如今又与关河水路、滇川公路、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在此束集,形成了“五道并行”的奇观。</h3> <h3> 当年,马帮载着布匹、山货、药材、茶叶、金银等,络绎不绝地往返于这条古道,马蹄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中原文化、蜀地文化、夜郎文化、古滇文化在此汇集交融。<br> 嵌在岩石上日益深邃的马蹄印,凝固了两千多年的岁月。</h3> <h3> 与马蹄印一同留存在古道上的老树根茎,更是让人惊叹,让人沉思:身如龙体,皮如鳞片,似在岩缝褐土间潜行卧伏。虽经岁月的步履反复践踏,依然艰难地生存、不断地成长,成为了边地民众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h3> <h3> 至今,穿越豆沙关的这条古道,依然是当地百姓的生存、生活之路,他们崎岖艰难但从未停息的脚步,将这条“横阔一步,斜亘三十余里”的古道,演绎成一条不曾枯竭的岁月之河。</h3> <h3> 恍惚中,月儿已悄然升起,挂在存放僰人悬棺的那面高达四百余多米、宽千米有余的石壁上空。它们见证了千载历史,也注视着人类与自然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