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偏肺病毒(新病)简介(图)

天时地利

<h3> 禽偏肺病毒(AvianMetapneumovrus, aMPV)属于副黏病毒科肺病毒属,感染火鸡引起鼻气管炎(Turkey Rhinotrachetitis,TRT),该病仍然是除禽流感之外对火鸡影响最大的呼吸道疾病,对鸡的感染因同时伴发多种细菌和多种因子的感染,引起肿头综合症(swollen head syndrome,SHS),20世纪70年代南非首次报道了禽偏肺病毒引起的疾病。此后,欧洲也报道了本病,英国和法国也分离到病原。1997年,美国首次爆发火鸡偏肺病毒感染,经济损失严重。 一、病原学 aMPV属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该亚科含两个属:肺病毒属包括哺乳动物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鼠肺病毒;偏肺病毒属仅含禽偏肺病毒。以前,禽偏肺病毒一直被认为是偏肺病毒属的唯一成员,但近年来,一些国家从呼吸道感染的人体中检测到类似的病毒。根据编码禽肺病毒G蛋白的基因不同将欧洲病毒株分为两个亚型,即aMPV/A(英国)和aMPV/B(欧洲大陆)。在美国于1997年分离到aMPV/C亚型,aMPV/C亚型明显区别于aMPV/A和aMPV/B,而与人偏肺病毒的基因组相似。2000年,法国首先分离到aMPV/D亚型。<br></h3> <h3>二、流行病学</h3><h3> 已证实易感小火鸡可以通过接触感染,接种过滤或未过滤的黏液、鼻液或感染禽其他呼吸道成分一颗感染。相关实验数据证明与感染禽直接接触 9 天,病毒可传染给易感小火鸡。虽然可以在产蛋鸡的生殖道中检测到高滴度病毒,但对 aMPV 垂直感染尚无公开发表证据。</h3><h3> 大多数火鸡饲养国家除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外都有本病存在,但实验证据仅限于血清学检测结果。目前有报道检测到 aMPV 的国家有南非,欧洲大陆,美国,法国,巴西,中国,韩国,日本,以色列,约旦,尼日利亚等国家。国内有研究人员也有对 aMPV 种鸡感染血清学的报道,发现种鸡群中普遍存在 aMPV 感染,多个鸡群血清阳性率达到 100%,而且开产前后或 30 周龄左右易感染,抗体水平明显升高。一些鸡场 aMPV感染呈一过性不能确诊,但有些鸡场呈典型的肿头综合症状,如鸡场零星发病,鸡脸、眼睑和头部肿胀,精神沉郁,整个头部面部严重肿胀,下颌和颈上水肿。虽然不能确诊是否是 aMPV 引起的,但是这些鸡场种鸡产蛋量下降,管理者和饲养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h3><h3> 因饲养管理因素如饲养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及并发症的有无,火鸡感染aMPV 的临床症状而有差异。幼龄火鸡的典型的临床症状有爪抓面部、打喷嚏、鼻漏、啰音、结膜炎、眶下窦肿胀和下颌水肿,出现咳嗽和摇头,且日龄稍大的火鸡更为常见。产蛋量下降可达70%,伴有蛋壳质量下降和腹膜炎增加。各年龄段的火鸡发病率可高达 100%,死亡率为 0.4%-50%不等,无并发感染时,一般 10-14 天可康复。</h3><h3> aMPV 是导致肿头症状的主要因素,主要临床症状如下:咳嗽、打喷嚏、眶下窦及眶周围窦肿胀、斜颈、角弓反张及脑定向失调,并伴有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单一感染时死亡率较低(2%~5%),产蛋量下降,若继发其他细菌或病毒后死亡率高达 25%。有实验证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也与肿头综合症有关。</h3><h3><br></h3> <h3>三、鉴定方法</h3><h3> RT-PCR是检测aMPV常用方法,该方法灵敏、方便,且与荧光定量RT-PCR相比,RT-PCR价格便宜。目前针对许多实验室建立针对aMPV群特异性的RT-PCR和针对aMPV各个亚群特异性的RT-PCR。</h3><h3> ELISA 目前有许多报道关于aMPV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已经有用于大量血清样品检测的aMPV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尽相同。利用异源性aMPV毒株包被ELISA板时,检测不到疫苗型抗原。试剂盒中加入aMPV/A或aMPV/B抗原时检测不到aMPV/C。有些竞争ELISA加入aMP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有利于检测不同品种家禽的血清,但是这些试剂盒不适于aMPV/C的检测,但已有相关报道是以包被明尼苏达和科罗拉多分离株的为基础建立的ELISA方法。通过表达的M蛋白和N蛋白建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aMPV/C的抗体更敏感、更特异。</h3><h3> 四、预防与控制</h3><h3> 用于火鸡和鸡的aMPV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已经商品化。早期疫苗工作遇到许多困难如病毒弱化效果不好,且人工复制病例困难,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病毒致弱的报道报道。弱毒疫苗既可刺激呼吸道产生局部免疫,也可刺激产生全身免疫。研究证明免疫接种aMPV/A和aMPV/B疫苗均不仅可产生良好的交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对aMPV/C有保护作用。为了使成年禽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免疫活疫苗后,再免疫aMPV油佐剂灭活疫苗。</h3><h3> 2011年,首次以LaSota疫苗株为载体,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将aMPV/C抗原蛋白G基因插入到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与HN基因之间,获得了表达aMPV/C G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并对其生物学特性鉴定和免疫保护效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构建表达aMPV/C G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疫苗,不仅可以完全抵御NDV强毒株的攻击,而且也可对aMPV/C强毒株的攻击产生部分保护作用。LaSota重组疫苗接种组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并且试验鸡群全部存活。NDV活病毒载体具有遗传稳定性好、外源基因表达量高、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等优势,为aMPV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h3><h3><br></h3><h3> 由于aMPV对禽类危害极大,所以人们对该病毒的防控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多篇文献报道和实践证明,传统的减毒活疫苗易出现病毒返强现象,从而造成散毒的危险;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差,加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基因工程疫苗领域的研究已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目前针对禽偏肺病毒感染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良好的饲养管理管理条件和生物安全措施都有助于防止禽偏肺病毒感染,在感染发病的禽群中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还可以通过疫苗的方法进行预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