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正村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文青传媒

<h1>  <b>  近年来,葛公镇永正村为落实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和推进农村社会经济跃升发展的重大举措,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把实现产业兴旺做为主要任务来抓。</b></h1> <h1>  <b>  永正村是千年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原郑氐族居地,二房、四房两栋郑氐宗祠皆建于明朝早期,且保护完整。族谱中记载名人很多,古徽道穿境内而过,留下很多遗址遗迹,千年古桥紫溪桥保存完整,明朝吏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郑三俊读书的郑氏私塾紫金坑黄龙庵书院遗址尤存。另据清宣统修撰的《建德县志》记载,诰封刑部尚书郑如稻葬在柴坑的莲子山。是实现探幽寻古,休闲养生好地方。</b></h1> <h1>  <b>永正村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项有利机遇,结合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打造中药材种植、乡村民俗生态游和农家休闲养生地、特色农业种植等三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b></h1> <h1>  <b>该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统打造生态宜居,生态养生地,引导城里老人前往住居休养;挖掘历史名人文化,发挥名人效果,打造民俗生态旅游,从观音口开始,经紫金坑过黄龙庵至黎树林岭沿溪到二房、四房中心村,再经二队至龙王天进金竹湾峡谷,后返回五队.六队;沿途风景都有浓浓的历史文化元素;做好中心村的基础建设,恢复历史遗产,修建休闲场所场地场景,特别是农耕方面,能让进来的城里人让农耕的体验留住他(她)们;打造产业特色,将闲置的田地由村牵头流转到合作社,分包种植当地适当产品,农作物经果林等等,合理布局就行;利用农家屋为城里人提供食住,同时要为村建设预留一定的建设用地;美丽乡村建设在设计规化中要充分体现民意,留住乡愁,留住历史,体现民俗。实现乡村民俗生态游、农家休闲养生地。</b></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