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成长,感悟中前行---2019禹州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研修班培训纪实

向日葵🌻的微笑

<h3>  怀揣热情,只为求学,不负春光,砥砺前行。2019年4月20日,我们禹州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百余人在教体局师训股的带领下来到了美丽的河南师范大学,开始为期一周的培训之旅。</h3> <h3>  开班典礼上,领导的谆谆教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市教体局对禹州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师能力提升的高度重视,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h3> 杨海慧 <h3>  河南省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海慧老师为我们带来了 “走在教与学的路上———渗透数学思想,提高课堂时效” 专题教育讲座。</h3> <h3>   亲切和蔼的杨老师首先指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然后,杨老师根据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向我们一一介绍了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体现,老师们受益匪浅。</h3> 张继刚 <h3>  张继刚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全国数学名师成长经验及教学艺术”。</h3> <h3>  张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也告诉我们,要让工作成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为兴趣而工作。</h3><h3> 接着,张老师又给我们分享了教育名家,吴正宪老师、张齐华老师、黄爱华老师、顾正能老师,华应龙老师、徐长青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教学艺术。这些名师名家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h3><h3>1.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目标走出自己的路。</h3><h3>2.要上好每一节课。</h3><h3>3.要养成读书的习惯。</h3><h3>4.要善于思考,勤于笔耕。</h3><h3>5.一个教师,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地反思自我,挑战自我,丰富自我,虚心学习,博众家之长,创自己特色。</h3> 河师大生物标本馆 <h3>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河师大生物标本馆。走进标本馆,各种生物标本使学员们驻足不前、目不暇接。</h3> 畅东燕 <h3>  来自新乡市杨岗小学的畅东燕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有关于“图形测量”序列梳理的课例赏析。</h3> <h3>  畅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对吴正宪老师教学《面和周》进行分析,以“什么是周长”题设,引导学生说出:“周指一周,长指长度”,经过层层演绎,最终导出概念,这个过程清晰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h3><h3> 出示的“冰山一角”图,让学生感知自己知道的单位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从而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兴趣。</h3> 李有珍 <h3>  来自新乡新区小学的省级名师李有珍为我们带来的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h3> <h3><br></h3><h3>  李老师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案例分析,使我们看到概念教教学对于小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本节案例课从实物图到点子图,让学生由具体实物到抽象最后成共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由表象到抽象,让知识顺理成章!</h3><h3>  在《旋转》和《平行与垂直》这两节案例分析中,李老师巧妙的通过正反两个课例对比,让我们明白了在概念课中不能只重感知而轻视孩子的认知,只重流程而忽略知识的本质,只重知识的结论而缺少对知识的探究,只重知识而轻视了数学能力的培养。要顺应学生的思考和遵循孩子认知的规律,让课堂真正回归知识的本质。</h3><h3>  最精彩的是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有关《年月日》的课例,这节课的精彩之处在于从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出发,抓住旧知与新知的联系,追溯知识的本源。</h3><h3> 李老师还向我们提出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必须做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h3> 张瑾 <h3>  年轻漂亮的河师大张瑾教授,为我们分享了有换“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的知识。</h3> <h3>  一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通过手机的一系列操作,我们的手机就能和老师的课堂同步了,一下子让我们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快捷与便利。信息时代正在改变我们各种习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一定要与时俱进!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很多知识,一些搜索技巧方法与实用的网站,学会如何扣图,如何下载实用的字体,如何生成自己的二维码…这些都让我们很受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不但有收获,更激起的了大家对知识的求知欲。</h3><h3><br></h3> 新乡市新区小学 <h3>感受名校的校园文化。 </h3> <h3>  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二十四字行为准则,学校的荣誉墙,优秀教师团队的照片,无不向我们展示出全国名校的实力!</h3> <h3>  第一节课是新乡市新区小学张红云老师的《轴对称》,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张老师以各种对称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在课堂中,更是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一层一层的加大难度,学生兴致高昂,逐步发现轴对称的规律,找出关键点,顺理成章,精彩纷呈。</h3> <h3>  第二节课是新乡市新区小学贾利芳老师的《图形的旋转》。</h3><h3> 贾老师以风车的运动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以钟表为教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旋转的两个要素:旋转方向和旋向角度。 随后以线段AB顺时针旋转90℃为例,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旋转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旋转中心。 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总结,实践出真知。</h3> 宋君 <h3>  首届中原名师,金水区实验小学校长宋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读懂学生,智慧教学》的专题讲座。</h3> <h3>  宋君老师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他提出老师应该读懂学生,读懂学生的起点,读懂学生的思维,读懂学生的错误,把握数学本质,就能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宋老师用真实的案例,引起了所有学员的共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只要孩子喜欢,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大家共勉。</h3> 候学萍 <h3>  河南师范大学侯学萍老师为我们分享“小学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h3> <h3>   “好吃的”数学教育就是孩子们喜爱的数学,爱学的数学,能给孩子们良好感觉的数学,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做到“三懂”,真正懂学生,真正懂教材,真正懂课堂。</h3><h3> 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都会有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一旦把它作为重要的研修资源,就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群体共同分享同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个体的教学专业能力。</h3><h3> </h3> 张红娜 <h3>  许昌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红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复习课课例 “因数和倍数”。</h3> <h3>  课堂上,孩子们都在积极的参与张老师的课堂,并享受着数学的乐趣。复习课原来也可以这么精彩!</h3> <h3>  接着张老师结合课例给我们带来了“怎样开展复习”的专题讲座。</h3><h3> 张老师指出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复习”,不仅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而且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和补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还能在其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h3><h3> 所以,复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驻足回望”。其次,也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扬帆远航、温故而知新”,“温故”是为了更好地“知新”,学生通过复习巩固知识,积累经验反省内化进而生成智慧,能“厚积而薄发”。</h3><h3> </h3> <h3>张红娜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厚析课堂》的专题讲座。</h3> <h3>  张老师告诉我们,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作为教师,我们要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学生要成长,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成长。还引导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成长。</h3><h3>1.赏析---名师名家的课堂。</h3><h3>2.辨析---不同教师的课堂。</h3><h3>3.研析---普通教师的课堂。</h3> 宣誓仪式 <h3>  我宣誓:我志愿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国守法,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传承文明,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启智求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h3> <h3>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h3><h3> 愿扎根基层教育的我们,努力用我们的光亮,温润孩子们的成长。</h3><h3> 愿我们的教育梦破土而出,静默生长,长成繁花似锦的模样。</h3>

老师

学生

数学

我们

课堂

教学

小学

知识

教师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