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旅游之无锡清名桥篇

韩斌

江苏地图 无锡地图 无锡人眼中的江苏 无锡主要景区 <p>  </p> 无锡主要景区 <p>  </p>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清名桥及沿河建筑清代-民国无锡市南长区。 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江南运河水乡文化。现在在无锡能够一览这种江南水乡生活画的最佳角度,应该是在无锡的清名桥。 <p>  </p> 清明桥两岸的水弄堂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两边民居高低错落,码头石埠错落有致,白天人家临窗面水,夜晚船家橹声灯影,后门洗汰下船,前门逛街上桥,每逢下雨时节,丝丝小雨飘洒在白墙黑瓦上,好一幅“人家尽枕河”的民俗风情画。 <p>  </p> 在明、清编纂的《无锡县志》上,把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称之为“邗沟”。<br> 邗沟,实际上是古运河的前身,是由吴国的末代君王夫差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夫差开凿这条运河的目的并不是如他先祖太伯那样用于农田水利,而是为了称霸,北伐齐国。 <p>  </p> 邗沟,不仅仅无锡城区这一段,而是从当时姑苏的平门开始,经现无锡荡口的漕湖,经无锡城,穿过当时被称为渔浦,现在的武进、丹阳进入大江,到广陵(今扬州)再由广陵北上。 <br> 后来,邗沟成为大运河的江南一段河道。因此,无锡的古运河如从夫差开凿邗沟算起,已有近2500年历史了。 <p>  </p> 无锡古运河在明清时期漕运高峰时的盛况。当时它同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1888年,清政府实施“南漕北移”的措施时,就把无锡作为南方一些省县漕米的起运点。当时,各省县常年派人住在无锡,采办漕粮。据史料记载,当时无锡的仓储大米每年都达到130万石以上,从而粮食业成为无锡的百业之冠。<br> 无锡米市的兴旺同时带动无锡各行各业的繁荣,据说当时运河沿岸人来人往,商铺林立,各地客商也纷纷云集于此,洽谈生意,贸易交流,使无锡真正成为“商贾云集,船乘不绝”之地。 <p> </p> 运河绝版地 江南水弄堂。 <p> </p>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br>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p>  </p>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无锡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城市旅游口号:“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这水,除了拥有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便是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古运河,学名称作“京杭大运河”,因为其起点位于北京的通州,终点在江南的杭州划上句号。 <p>  </p> 江南平原,河湖交叉,水就是大地的灵魂。据史料记载,早在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再度开凿了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p>  </p> 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全长1794公里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和清名桥街区也成功当选为其子项目。 <p>  <span style="line-height: 1.5;"> </span></p> 无锡南下塘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它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心地段,为独具特色的古运河畔江南人家历史文化街区。<br> 在高楼林立的无锡市中心,温婉绵长、古色古香的南下塘是一个柔情似水的心灵归处。 <p> </p> 街区以古运河为中轴,南长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街区现存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绝大部分历史建筑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的有着浓厚运河江南人家特点,又有中西合璧风格的石库门商贾别墅。 <p>  </p> 老无锡讲,过去无锡南长街分为南北两段,靠南禅寺一段过去叫北长街,好像与南下塘无关。<br> 也有老无锡讲,最早南长街确实曾叫上塘,仅指从界泾桥弄到南水仙庙一段。过去下塘有米厂、烧窑业、丝厂、船码头、戏院、饭店等。所谓“上塘十里能兴市,下塘十里能烧窑”之说。 <p>  </p> 当时的无锡,东南西北各开四座城门,出了城门便是运河,一些古运河的支流,通过城门流进市区,居民大都沿着这些小河的两岸定居,人们出行的工具,便是咿呀作响的摇撸小船。“江南水弄堂”的格局,大体在那个时代形成了。 <p>  </p> 在无锡游览古运河,起点位于老北门 外“黄埠墩”,终点便是古运河清名桥景区,全长约6公里。“江南水弄堂”,最为典型的地方,便是无锡清名桥古运河历史街区。 <p> </p> 清名古运河历史街区,也是现今保留着的无锡古运河水乡文化特色的地方。运河两边民居高低错落,码头石埠错落有致,白天人家临窗面水,夜晚运河灯影迷离。 <p> </p> 尤其是下雨的时节,丝丝小雨飘洒在白墙黑瓦上,再沿着石埠码头慢慢注入运河,“枕河”,或许是最贴切的注解。 <p>  </p> 清名桥街区有四条街和三座桥组成。四条条街分别为南长街、南下塘街、大窑路街和伯渎港街,三座桥则分别为清名桥、大公桥和伯渎港桥。 <p><br></p>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1986年,清名桥被列为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p>  </p> 清名桥的历史最悠久。它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由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这座石桥在清康熙八年(1666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改名为清名桥,也有人称它为“清明桥”。 <p> </p>  清名桥,原叫“清宁桥”,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汇处,飞架运河两岸。在清名桥南侧是伯渎河,流经梅村至常熟。 <p><br></p> 伯渎桥 <p> </p> 夜泊伯渎<br>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div>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div><div>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div><div> 晓来莫遣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br> 赵孟頫</div> 大公桥桥下 <p><br></p> 南长街(Nanchang Ancient Street)是无锡的著名古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繁华中心地段,大运河北通长江南达太湖的世界文化遗产。 <p><br></p> 无锡旅游攻略:住在南禅寺或崇安寺附近:<br>第一天:灵山大佛 晚 清名桥街区 <br>第二天:鼋头渚 晚 南禅寺景区 <br>第三天 锡惠公园 运河骑行游<br>第四天 故居:薛福成 秦邦宪 钱钟书 张闻天 崇安寺 阿炳故居 (尚未去过) <br>第五天:清名桥街区 无锡博物馆 南禅寺 小娄巷 (尚未去过)<br>第六天 蠡园 梅园 开原寺 荣巷 (尚未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