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100多年前,在龙舒大地上走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他少年成名、功勋卓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人类文明教育的发展史上,他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就是西汉时期蜀郡太守、被誉为“公学始祖”、“千秋教范”的文翁。</h3> <h3> 文翁(公元前187--110年),西汉庐江郡舒人(今舒城县春秋乡文家冲人)。文翁聪慧过人,年少好学,饱读诗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末年,担任蜀地郡守。</h3><h3> 文翁在四川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勤政为民。他注重水利建设,扩修都江堰,大力发展农业,使偏僻落后的蛮荒之地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h3><h3>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文翁还注重教导感化蜀地民众,并在成都市修建了历史上第一所公立学校――文翁石室(现更名为成都市石室中学),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文翁教育思想超前,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成效显著,被誉为“公学始祖”、“千秋教范”。</h3><h3> 文翁在蜀地逝世后,为纪念他的历史功德,当地的官民专门为他建盖庙宇,年年祭祀。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单为文翁列传,并称“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h3><h3> 文翁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治世能臣;文翁是创办官学、择优取才的教育先驱。他的教化思想和为官之道,影响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如今在他的家乡,当地政府为纪念文翁功德、弘扬文翁文化,集资一千多万元,修建了一座气势恢宏又别致典雅的文翁纪念馆,并于2018年重阳节这天正式开馆。</h3> <h3> 2018年10月17日(重阳节)开馆花絮</h3> <h3> 文翁纪念馆座落于文翁故里――安徽省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占地8千多平米,建筑面积900平米。纪念馆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周围树影婆娑、绿草如茵。馆前诺大的青石广场,连接着六边形的风水塘,满池绿水,碧波荡漾。池中廊桥蜿蜒曲折,博文亭倒影成趣,与纪念馆遥相呼应,互为依衬。</h3><h3> 文翁纪念馆是集名人典故与地方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场馆,是文化旅游、研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去年开馆后,来这里旅游观光学习的人络绎不绝。</h3> <h3>纪念馆西侧草坪</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span><br></h3> <h3>背山面水,坐北朝南</h3> <h3>山青水秀、风光旖旎</h3> <h3>风水塘边绿柳垂丝</h3><h3>博文亭内清泉荡漾</h3> <h3> 文翁纪念馆共前后两进,大体分为门厅、序厅、西厢房、正厅、东厢房五个展区和一个办公区。前后两进之间有一个近300平米的四合院,花坛有序,回廊互映。</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站在纪念馆前的青石广场上,便可远远看到庄严肃穆的朱漆大门以及两侧外墙上镶嵌的文翁讲学浮雕。拾阶而上,</span>“文翁纪念馆”五个浑圆、飘逸的金色大字映入眼帘,熠熠生辉。两侧联曰:</h3><h3> 春秋地脉长,龙舒八皖,钟灵毓秀;</h3><h3> 石室书声远,天府九州,倡文崇学。</h3> <h3>正面外墙浮雕</h3> <h3> 跨入大门,迎面看到的便是门厅正中巨幅屏风前一座站立的文翁塑像。腰佩短剑,手握长卷,目光柔和而不失坚毅,面容慈祥又自带威严,令人肃然起敬。</h3> <h3> 从门厅到西厢房之间有一段弧形的长廊,此为序厅。在这里,一段震撼的视频将你带入梦幻之境,引领你感受浩瀚的中华文明,景仰圣贤的千秋伟功、品味龙舒的人文底蕴,领略春秋的火热情怀。</h3> <h3> 西厢房主要展示以下三个板块:</h3><h3>1、文翁纪念馆的规划设计、整体布局和建筑特色简介。</h3><h3>2、舒城、春秋的历史沿革和人文风情。</h3><h3>3、雁门郡化蜀堂文氏(舒城及周边文氏)起源,少年文翁趣闻轶事、求学伴读等典故。</h3> <h3>原文氏宗祠内对联</h3> <h3>图片来源:四川成都市文翁宣传栏</h3> <h3> 从西厢房出来,面对的就是前后厅之间的四合院。大约300平米的院子,花坛阶廊,错落有致;素净整齐,典雅得体。</h3> <h3>四合院(东西向)</h3> <h3> 正厅为文翁纪念馆主展厅,东西长约35米,宽6米。这里主要展示的是文翁在蜀郡任太守期间,教化子民、创办官学、鼓励农桑、兴修水利等历史功德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尤其对他首创的官办学校――文翁石室(现在的成都石室中学)更是浓墨重彩,不吝篇幅。</h3> <h3>主展厅(东西向)</h3> <h3>正厅西侧文翁讲经塑像</h3> <h3>教化蛮夷</h3> <h3>古今一校,扬辉千秋</h3> <h3>学风卓著名天下,</h3><h3>人才迭出尽风流!</h3> <h3>石室知名校友选登</h3> <h3>文翁书院(成都文翁实验中学)</h3> <h3>文翁石室历史变革</h3> <h3>石室遗风</h3> <h3>诗词礼颂 </h3> <h3>古今石室对照</h3> <h3>文翁治水:史上重修都江堰第一人</h3> <h3> 东厢房展区四个板块:</h3><h3>1、文氏源流及主要分布</h3><h3>2、文翁后裔展录</h3><h3>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翁故里文氏与全国各地文氏交流</span></h3><h3 style="line-height: 30.6px;">4、文翁研究现状、舒城文翁中学简介</h3> <h3>文氏起源</h3> <h3>文氏宗祠简介及文氏名人榜</h3> <h3>文氏宗亲交流活动</h3> <h3>原舒城县枫香树中学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文翁中学</h3> <h3>办公区一角(前厅东侧)</h3> <h3>后记:文翁纪念馆作为舒城、安徽乃至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板块之一,是集历史人物与地区人文展示、文化交流与乡村旅游、古典文明与现代展示艺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场馆,对钟灵毓秀、鸾翔凤集的龙舒大地的宣传,对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龙舒精神的弘扬,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成为地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标性建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翁文化研学基地、龙舒人文情怀交流基地等。对提升地方文化品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正是:春秋山水名四方,</span></h3><h3> 龙舒情怀激飞扬。</h3><h3> 雁门家声九州颂,</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化蜀遗风泽世长!</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