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吊脚楼上的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有人,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有人,因为一个人,恋上一段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世界读书日,旅行书屋,读见中国来到吕家坪,一个介乎辰溪和麻阳中间位置,比较偏僻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个古香古色的木屋,二楼阁楼上,赫然有一个精致的图书馆,非常温馨淡雅,让我们感觉意外甚至感动,堪称乡村版网红书屋,伙伴们忙着访谈和阅读,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回答非常贴切绝妙:“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因为沈从文先生书中的精彩,我们开启了这段房车旅行,读一路,赏一路,收获颇丰,更是体验了一把最原生态的长河橹歌,完全迷醉在辰河高腔中不能自拔,不过我一直念念不忘洞庭溪吊脚楼上的猪!</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不是所有的足球,都叫特能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不是所有的腊肉,都叫湘西腊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很多年前,因为工作的缘故,跟随中国烹饪大师,中国湘菜大师张志君先生达到过湘西,因此湘西行必然和美食有关,只是来去匆匆,仅对腊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年里,烟熏和谷仓不断萦绕在脑海中,这一次房车慢游,再遇见腊肉,自然有全新的体会,在湘西,临近过年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迎接新年的到来,将猪肉涂抹上食盐腌制一段时间,然后用绳子穿之挂在火塘炕上用慢慢升腾的烟气熏制,熏得腊肉油光发亮,想吃的时候就割一块,可蒸,可煮,可炒,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湘西人爱做腊肉,会做腊肉,除了腊肉好吃,存放得久等原因外,也和他们住的偏远,每当客人来到,无法上集市购买好菜招待客人有关,有了腊肉,一旦来了客人,可以随时招待客人,因此做腊肉这种习惯,便世代相传下来,做出的腊肉,不仅用来待客,同时也可做走亲访友、联络感情的礼物,也是行走茶马古道的马帮和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非常拿得出手的当家菜,在洞庭溪杨老汉家,吊脚楼的屋顶,背墙上挂满了腊肉,让人垂涎欲滴,杨老汉今年九十岁,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他和八十多岁的老伴就住在吊脚楼上,喂了一只猫,一条狗,一条猪,</span><b style="font-size:18px;">这条猪待遇相当不错,独立吊脚楼,悬挂在桐花满天的半山腰,静享360°奢华江景,这样一种汲日月山水精华,非常具有独特气质,受过文化熏陶,坐拥豪宅的猪,做出的腊肉味道自然不一样,</b><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种不一样首先是猪与众不同,如今宁乡花猪已经花猪运动会,花猪跳水,赚得顾客阵阵掌声和钱财,而这吊脚楼里的猪显得淡漠名利,杨老汉家的猪,全省白净,身上七个黑色斑点形成梅花状,十分好看,让人联想起和尚头上的戒律!你看着它的时候,它也看着你,眼里写满了纯粹的故事,这猪像是被一方山水养育,受多才多情的湘西人影响,显得特别有气质和知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好东西需要岁月沉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很多人吃过腊肉,但极少吃到地道的湘西腊肉,不同猪肉的,不同做法的,口味不同,但整体而言,湘西的腊肉一定要吃吊脚楼里的,它们喜欢运动,野生放养在山水间,吃百家草长大,他们有才气,在吊脚楼看烟雨云岚,阅尽千帆才子佳人!而工业产的腊肉通过分割、上盐、滚揉、压缸、风干、熏制、挂晒、储存,包装投入市场,就像青楼艳丽的女子,好看但缺少灵魂,湘西腊肉肥瘦配比合适,腌制和烟熏都是技术活,真正的好腊肉,肥肉切片放在灯光下近乎透明,瘦肉咀嚼有肌肉纤维,就像山里的湘西人特别坚韧又不失弹性,吃完满口留香,杨老汉的腊肉挂在屋顶,熏得黝黑,时间达一年之久,黑得和木屋融成一体,不分彼此,而喜欢拱地,吃野菜长大,住吊脚楼的猪,在奶奶的巧手腌制熏烤下,历经岁月的反复沉淀,方才成为人间美味,趟若放到谷仓收藏,密封高温下,腊肉和谷子微生物发酵,腊肉吃起来浓浓的田野味道!不过相比较而言,烟熏火燎的腊肉更有烟火味,临别时,杨老汉硬要送我们一块,这是最珍贵的馈赠,我们想把它放在房车上做腊肉炒饭,可是一路却舍不得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过去的几天,我很怀念它,河流和山川,晨雾和炊烟,野狗和田园,我们传阅了整个春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次,大家都带了书,我也带了四本,李未熟老师的《沈从文那条河》,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王续东先生编撰的《余生和房车相伴》,还有一本是忘年之交彭子诚老师写的湘菜文化著作《回味悠长》,在书中写到湘西腊肉: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当中有一篇“腊肉”,说:“湖南的腊肉最出名,可是到了湖南却不能求之于店肆,真正上好的湖南腊肉要到人家里才能尝到。”这话很有道理,家里熏制的腊肉,一般是挂在火炕上方,让柴火的烟慢慢熏出腊味,所谓“冷火慢熏”,时间至少一两个月,多则达一年两年,讲究一点的用太屑、谷壳、花生壳、芝麻壳秆和一些特殊本材来熏制。梁实秋先生特地到厨房参观,大吃一惊,厨房比客厅宽敞,而且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下面就是炉灶,犹在冉冉冒烟,原来腊味之制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烟熏,微温的烟熏火炼,日久便把肉类熏得焦黑,但是烟熏的特殊味道都熏进去了,还有炒菜时的油烟,各种味道渐渐渗透到肉质内部,熏制好的腊肉黑里泛黄,肥肉似腊,瘦肉橙红,肌理结实,熏香浓郁,湖南的腊肉,原来以湘潭产的最著名,现在则是湘西腊肉名气最大,坊间卖的腊肉有很多只是大火浓烟草草熏制一两天,表面光鲜,实则无味。腊肉的做法很多,这个时节不得不提小竹笋炒腊肉,小竹笋在湘西随处可见,妇人背着竹篓,一会就是满载而归,竹笋的清香,中和了腊肉的油腻,让人吃了久久不能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吊脚楼上的猪让人想起女人,那些女人的生活际遇给与了这些猪以风尘!</b><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吕家坪,村里胡书记亲自当艄公,表演了非遗长河号子,李未熟老师写到:长河号子在领头纤夫的高亢喊声里开始,号子的第三代传人刘师傅手握一米来长的竹制旱烟袋,穿着草鞋和对襟短衣,头缠尖角彩色包头,喊起了响遏行云的长河号子,遇见码头上洗衣服的姑娘媳妇,也一定是要撩妹的,这正如船工们随口说些野话,撩妹,大抵是船工们生活的必然内容,或自报家门歌颂自己的美好,或者歌颂岸上妹子长得如何水灵,用船篙击水以示挑逗,岸上用浇水回应船工,多少水手就有多少吊脚楼女人的故事,吊脚楼是湘西的特殊物像,沈从文先生多次提到:沅水货船上一个月的期盼,泊船时的兴奋,上岸走在泥滩上的想像,至此,柏子已走到他由水及岸的旅程终极点--妇人的吊脚楼,储蓄了一个月的精力,同他积攒了一个月的铜钱一样,终於都全部倾注到这妇人身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女多靠四川商人维持生活,但恩情所结,则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着嘴唇咬着颈脖发了誓,约好了“分手后各人皆不许胡闹”,尤其是妇人感情真挚,痴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回来,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或日中有了疑心,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同在吊脚楼上,那条眼神充满故事的猪,总是将人穿越到过往,回想当年吊脚楼里的女人,是如何一番光景?</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吊脚楼里有青春,有故事,有性格,有荡人回肠的纠葛,有敢爱敢恨的情感,这里长大的猪天生就有不同寻常的气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过去一百年,很多东西变了,但猪没有变,吊脚楼里的猪,我很怀念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p> <h3>住在吊脚楼的猪,视野开阔,所以长得特别有气质!</h3> <h3>这背上的梅花斑就像美女的美人痣!这是猪中白富美!</h3> <h3>眼里写满了故事</h3> <h3>独栋吊脚楼,全景奢华江景</h3> <h3>野生放养的猪,好的食材来源,注定了美味</h3> <h3>很萌的小猪,想到年底它的命运,让人惆怅!</h3> <h3>猪的祖先是野猪,它们生活在大森林里,没有人喂它们,吃东西只能靠自己出去寻找,为了找到喜欢吃的食物,经常用鼻子把泥土公开,把埋藏在土地里面的植物根茎找出来大吃一顿,这个习惯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在湘西年轻人都外出了,沿岸的村里都是年迈的老人,很多猪放养,他们拱地即是传统也是爱好!</h3> <h3>透过窗口看世界</h3> <h3>百吃不厌的湘西腊肉</h3> <h3>烟熏火燎下的腊肉,写满了沧桑</h3> <h3>萌宠小猪队</h3> <h3>采竹笋的季节,配上熏制多日的腊肉,令人回味悠长!</h3> <h3>湘西腊肉,吃的不是腊肉,而是岁月!有人说男人四十岁前喝茶喝的都是水,四十岁之后喝茶,喝的都是故事,湘西腊肉吃的就是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h3> <h3>吊脚楼下开满桐花,吊脚楼上的猪,我很怀念它!</h3> <h3>春秋吊脚楼,江河万古流!</h3> <h3>世界读书日,吕家坪乡村小书屋,令人感动!</h3> <h3>旅行书屋,读见中国,遇见不一样的人文和风情!</h3> <h3>没有故事沉淀,没有岁月沉淀的腊肉,不是好腊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