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丨那些渐行渐远的家乡古早味

秋风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难舍难忘的不只昨夜的酒 ,<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依依不舍的不只美丽的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路要走多久还是无法说出口,</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让我感到为难的是那思乡的愁。</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是水的恋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是风的故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春三月的风筝,</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映入我的眼眸。</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烟雨江南的水乡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怎能忘记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乡,带不走的只有你!</h3> <h3>年少时读过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以致于心头结满了解不开的乡愁,而对于那些人在异乡漂泊,乡愁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痛,亦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h3><h3>乡愁,是离开家乡时的那条弯弯小路;</h3><h3>乡愁,是骑在的牛背上的童年;</h3><h3>乡愁,是妈妈喊你回家吃饭;</h3><h3>乡愁,是门前的田野屋后的小溪;</h3><h3>乡愁,是一抹夕阳,美了大地,醉了忧伤;</h3><h3>乡愁,更是那沉淀在唇齿间的味道。</h3> <h3>公安,我生于斯长于斯之地,原是个很小的地方,皆因所属家喻户晓的荆江分洪区而出名,地方虽小历朝历代都会出几个名人,如晋代的车胤,隋朝的智者大师,宋朝的张景,明朝的公安三袁等,新中国成立后有著名的物理学家王竹溪,而现在更有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万鄂湘,南部军区司令员袁誉柏等一批名人,诸如公安小地在中国实是俯拾皆是。因此,小地方上的人虽也自豪,但并不妄自尊大,泰然接受四面八方游赏的脚步和注视,日子仍是水介地流,不宠不惊,不躁不怒。同样,在这块小小之地,一众美食亦滋长着公安人的味蕾,其中,尤以拥有地理标志性的公安鱼糕、公安牛肉、公安豆皮、公安锅盔四大公安美食为最。</h3> <h3>公安鱼糕,亦称湘妃糕,其位列地理标志保护之首,公安鱼糕雪白晶莹、芳香扑鼻,嫩滑不腻。 公安人喜欢吃鱼,更会加工鱼,不但能用鱼做出众多名菜,还把鱼像面食一样加工成糕点,这就是“鱼糕”。鱼糕是宴席上的头菜,闻名全国,在湖北鱼宴中,鱼糕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压轴菜。 鱼糕做法简单,鱼肉剔骨后剁茸,掺鸡蛋、豆粉、白酒等,做糕后蒸熟。切成块装碗再浇上调料,一份美味的鱼糕就做好了。鱼糕雪白晶莹、芳香扑鼻,嫩滑不腻。 此外,鱼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A、D和B1的含量丰富。而鱼糕的制作过程中没经旺火烈油煎炸,所以营养成分不受损失,非常利于人体吸收。</h3><h3><br></h3> <h3>公安牛肉火锅,北到襄樊、南阳,南到常德、衡阳,东过武汉、九江,西到恩施、宜昌,都颇有名气。由于公安县是长江上一个重要码头,过去很多码头工人搬运货物,从晚上一直忙到天亮,早上收工的时候他们就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喝上几杯酒,吃着火锅,再回去休息,时间久了,就慢慢形成了喝早酒,吃火锅的习俗。牛肉火锅已经成为久居在外的公安人最为思念的内容之一,公安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忘不了家乡的美味“公安牛肉”。</h3><h3><br></h3><h3>牛肉炉子是公安本地人对牛肉火锅的地方称谓;也叫公安牛肉,分为牛三鲜,牛杂,纯牛肉,牛蹄筋,黄金管五种火锅,是典型的地方特色菜肴,其风味之独特,味道之鲜美,令每一个品尝过的人都会赞不绝口,回味无穷!</h3> <h3>公安锅盔,是一种用炉烤制的面食,是一种地方美食小吃。其由面粉,肉末,芝麻,辣椒油等制作而成,分为鲜肉锅盔、糖锅盔、牛肉锅盔、梅菜锅盔等种类。近年来,公安锅盔发展势头迅猛,只要有公安人的地方必有公安锅盔的身影。</h3> <h3>公安豆皮子,是一种可以和面条一样煮着吃的方便食品。在乡下,农人用大米、绿豆,还有面粉,最好是荞麦,按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用石磨现场磨成浆,再立即放到锅里,一阵大火过后,米浆成了一张面皮。面皮摊凉,再由妇人快刀,将其切成细条,尔后晒干,这就成了公安的特产豆皮子。</h3> <h3>当我们走过的路越长,吃过的食物越多,我们的记忆和味觉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食物不仅能满足我们的食欲,还能承载一段段鲜活的味觉记忆。</h3><h3><br></h3><h3>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也悄悄发生着变化。原来爱吃的东西,现在不那么爱了;原来不爱吃的东西,现在也开始接受了。当你有了这样的转变,你会发现,味觉变得越来越包容。而那些跟家乡有关的食物,总夹杂着一些特定的情感。有时候可能对于有些食物,甚至说不出其具体渊源,但一提到它,许多特殊的记忆就被唤醒了。于是,能回想起一些和食物有关的故事。</h3> <h3>记忆拉回到四十多年前,我的童年时代。</h3><h3><br></h3><h3>每逢寒暑假我会去外公家,那是个屋前田野葱绿,屋后小河弯弯的小乡村,真如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中所描述的“重重似画,曲曲如屏”、“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h3><h3><br></h3><h3>外公姓龚,此姓氏在本地属望族大姓,外公外婆共养育了六个儿女,一子五女,舅父曾读过私塾,在乡人眼里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年轻时曾参加过土改工作队,后来因外公反对,作为孝子的舅父只好返回村里务农,从此一生在乡村度过,舅母也是本地大户人家的小姐,从小娇气,没做过农活,但心地善良,相夫教子,孝敬公婆。贤惠淑德,舅母一生不谙农事,却烧的一手好饭菜,特别是做白糖发榚,逢年过节,出嫁的女儿们都会拖儿带女回娘家,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相聚,也是舅父舅母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每逢此时,舅母就会搬出蒸笼蒸白糖发糕,拿出最好粘米,淘洗干净后用盆泡上一段时间,然后用石磨磨成细浆,再入锅熬浆搅拌,入锅蒸前,蒸格上面要先垫上一块干净的白纱布,抹上一层食用油,最后才把掺合好的米浆用舀子滴到那一个个用竹管篾编制成的模具里,然后上盖大火开蒸约二十来分钟即熟。</h3><h3><br></h3><h3>白糖发糕始于明代,它晶莹雪白,清甜爽口,弹牙烟韧,看起来简简单单,实际制作工序繁琐至极,它是把大米磨浆,用米浆糕种发酵后,加入白砂糖蒸熟而成。当一大家子人吃着热乎软甜的发榚,享受着年节亲人相聚的快乐时光,而这些快乐的背后,却是舅父舅母辛苦的付出。八十年代初,舅母因肺病离逝,从此后,外公家再也没有蒸制过白糖发糕,我再也没有吃到那清甜爽口的发糕。</h3> <h3>家的小区门口有一条小巷。小巷子里每天热热闹闹。早晨上班的时候,有各种早点的摊贩,他们熟练地摊着煎饼,煮着馄饨。一旁的路人们都行色匆匆,路过早点摊随随便便买一点早点,一边走一边吃,不浪费一点时间。</h3><h3><br></h3><h3>小巷无处不透露着人间朝气和烟火气!</h3><h3><br></h3><h3>前些年,小巷巷口处有一家沙市人在此开的“小面馆”的早餐店,专卖早堂面,生意非常好,每天厅堂满座。而对一些老公安人来讲,早上能吃上一碗热漉漉鲜味十足的早堂面是一件十分满足之事,而我也喜好这一碗面。</h3><h3><br></h3><h3>据老人说,早堂面有 100 多年的历史。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在 1895 年沙市开埠后,当地一面馆老板根据这里的码头工人因从事体力劳动喜欢吃油水厚重的食物的特点,制作了这种油厚码肥、汤鲜味美的面条。由于码头工人多在凌晨时分到面馆吃面后上早工,故得此名。</h3><h3><br></h3><h3>早堂面的主要食材是碱水面,通常是有专门的面条加工厂把面条加工好再送到各个面馆售卖。其次就是码子了 ,码子的主要食材有:活鳝鱼、老母鸡、五花肉、猪骨头、鲫鱼。</h3><h3>早堂面的做法比较讲究,通常面馆老板会凌晨三四点起床,然后把整理好的老母鸡、猪大骨、五花肉、鲫鱼等放入大锅开始煮汤 ,先大火煮开,再小火慢炖。汤汁翻滚,蒸汽升腾,食物的精华也全都融进了汤汁里,煮出来的汤都是浓浓的奶白色 看着都想喝一口。</h3><h3><br></h3><h3>食客点餐时,下面的师傅将煮好的面条放入高汤里,放入用五花肉煮成的小码子,再放入撕成细丝的鸡胸肉丝,放入炸的酥脆的鳝鱼丝和切成薄片的猪瘦肉,撒上切碎的香葱,这样一碗热气腾腾,色鲜味美的早堂面就做好了,真是面条劲道有嚼劲,高汤鲜美不油腻,吃一口满口鲜香爽滑,瞬间征服你的味蕾。每好的一天就从一碗早堂面美好的开始了。</h3><h3><br></h3><h3></h3><h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去这家面馆吃一碗早堂面,会成为我早起的无限动力。</h3><h3><br></h3><h3>“单调”的日子重复着一个个故事。当某天早上照例去小面馆吃面,却发现面馆已关门歇业,探知其因是老板久别故里,想落叶归根,返回沙市去了,失望之后,只好到别家去吃,然吃的也总是不合口味,只好索性不再好这一口早堂面。</h3> <h3>俗云:少时只觉故乡淡,长大才知淡的味。按理说现在的日子应该好过了,吃的那些美食比过去不知好上多少倍,可吃来吃去总觉得那些味儿为啥就淡了呢?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吗?还是人老了呢?百思不得其解,可我还是怀念以前的那些渐渐远去的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