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21日上午,在市教育科技体育局杨小洲副局长带领下,由瑞金市高中校长、副校长、高三年级主任和兼职教研员组成的高中教育考察团一行31人开启2019年外出考察学习之旅,参访赣北赣中名校九江一中、丰城中学和临川二中。</h3> 第一站九江市 <h3> 九江是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鄱阳湖)、名楼(浔阳楼)、名篇(苏轼《石钟山记》、陶渊明《桃花源记》、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琵琶行》等)于一市的人杰地灵之地,风光迤逦,人文厚重,教育兴盛,才俊辈出。我们此行第一站九江一中,令人期待。</h3> <h3> 晚饭后,大家相邀散步,走在烟雨缥缈、霓虹朦胧的南门湖畔,我们竟然“误入”同文中学。校门口一大排清华、北大等中国顶尖高校生源基地的铜牌熠熠生辉。和保安简单交流了一番,我们对同文中学顿生崇敬之情。原来这所学校创办于1867年,和毛主席的母亲同龄,是全国仅有的办学历史超过150年的两所中学之一,它还是方志敏烈士的母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和通信专家杨千里是学校校友。校门正对南门湖,吸湖光之灵气,毓浔阳之俊才。我们悄悄地走进学校教学楼,看看学生晚自习的情景,学生静心于书山、静气于题海,静静耕耘。作为不速之客,我们不便过多打扰,恋恋之情,油然而生。</h3> <h3> 22日早饭后,我们来到九江一中。下车之后才知道,原来九江一中就在同文中学的对面,两所学校隔湖相望。南门一湖水,滋毓两名校。这里是九江一中南门湖校区,间接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创办的濂溪学堂,直接历史开始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1902年。历史久矣,人文悠长,让人敬然!</h3> <h3> 鸟瞰九江一中,静立南门湖半岛之上,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走进九江一中,古树参天,绿荫通幽,空气清甜。不禁感慨:最是读书好去处,难怪常出圣贤人!</h3> <h3> 九江一中校长万金陵和九江市教育局副局长樊仁等领导分别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发展和九江市教育的基本情况。九江一中德育副校长王文明和教学副校长任爱翔分别介绍了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管理的经验和成就。他们的“三三制”管理模式、德育模式和教学模式,有创新,可落地,见成效。会议由九江一中党委书记李玉珍主持。</h3> <h3> </h3> <h3> 听完校领导的介绍,我们兵分两路。一路和学校高三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交流备考经验,另一路参观学校史料展览馆。</h3> <h3> 穿越学校千年史,厚重人文撼我心。退休返聘的老教师给我们做讲解员,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谈学校祖师爷周敦颐,他陶醉不前;谈杰出校友核弹专家黄祖洽,他骄傲不已……人已退休,还如此敬业,学校教风之盛,可见一斑。</h3> <h3> 我们漫步校园,和万金陵校长边走边聊,从学校发展、人文传承等“高大上”理念到教师管理、优生培养、文理分科、早晚自习、双休日补课等“接地气”的操作。交流互动,收益良多。</h3> <h3> 离开南门湖畔,我们来到九江一中八里湖校区参观学习。九江一中“一校两区三大块”布局中还有一块是名校办的民校“晨光中学”,源源不断地为九江一中提供优质的高中生源。</h3> 第二站:丰城市 <h3> 4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本次参观学习的第二站宜春市的丰城中学。这所创办于1940年的省级重点中学竟然有近10年“民办公助”的历史,占地300亩的校园是2003年民办时期新建的,可见“大气丰城”的开明气魄。</h3> <h3>300亩地的校园,设计合理,绿树成荫。</h3> <h3> 丰城中学的跑操是从衡水中学学来的,因地制宜,分年级进行。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口号响亮,对锻炼学生强健体魄和顽强意志大有裨益。</h3> <h3> 我们认真聆听了丰城中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这所9600多学生的超级学校每年录取985/211的人数高达500多人。</h3> <h3> 丰城中学校党总支书记徐东鹏介绍了丰城中学的学校发展、常规管理、德育特色(五个坚持,五个打造)、师资培训、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金香山副校长就丰城中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活动、教学质量评价以及高三备考策略等教学方面工作做了介绍。丰城中学创新开源、分层教学(班级分层、教学分层、训练分层)、苦教苦学苦练的做法,值得借鉴。班主任从早到晚四到岗,特别是每天早六点和晚十点都要到位值守,令人敬佩。</h3><h3><br></h3> <h3> 丰城中学在教师培养方面有以下做法:</h3><h3>(1)新教师的入职培训;</h3><h3>(2)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要跟学生一同联考,网上阅卷;</h3><h3>(3)师徒结对,新入职教师、新上高三的老师和新班主任都需要拜师结对;</h3><h3>(4)引进来、走出去,全校全员参与华东师大的继续教育培训。</h3> <h3> 我们与丰城中学的老师分学科进行点对点交流。大家真心诚意,互问互答,特别是对高三备考教学细节进行了探讨。</h3> 第三站:抚州市 <h3> 抚州市临川区自古被誉为“才子之乡”,是北宋王安石和明代汤显祖的故里。临川二中、临川一中和抚州一中是临川教育集团的三大名校。23日,我们下榻临川才子酒店,晚上夜访临川一中,看看他们的晚自习,并和个别高三学生进行了交流。24日上午,来到临川二中参观学习。</h3> <h3> </h3> <h3> 临川二中创办于1978年9月,是中国百强中学和江西省前三强省级优秀重点中学,以其“管理严,教风良,学风好,校风优,质量高”而闻名于省内外,被誉为“培养才子的摇篮”。现拥有校本部南、北两个校区和一所相对控股的民办临川二中实验学校。两校均开设有初中和高中6个年级,180多个班, 在校学生1.3万余人。校园四季花木似锦、亭台叠翠、景色宜人。</h3><h3> </h3> <h3> 临川二中秉承“志道据德,知本达至”的校训和“课堂、课程、制度、文化”的治校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品德高尚、学业优秀、身心健康、个性鲜明”的育人目标,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六大文化”育人体系,逐步形成了“文理并重、教研并举、多元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高考质量一直位居全省同类学校前茅。办学40年来输送少年班大学生30人,160人免试保送全国重点大学,143人录取北大、清华,26人录取空军或民航飞行学员。</h3> <h3> 临川二中副校长符国桢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高三级年级主任吴老师介绍了他们近期复习备考的做法,高三级备课组长和大家进行了交流。他们的做法让我们很受启发。比如:</h3><h3>1、尖优班多练一点,普通班少练一点。</h3><h3>2、班会课要开的轰轰烈烈。</h3><h3>3、备课要精,随便备课就去上课,不如让学生自习。</h3><h3>4、高考前一个月,班主任天天陪学生上晚自习,让学生有安全感。</h3><h3>5、高考前一周,老师不上课,只能坐在教室门口为学生提供“问诊”式辅导。</h3><h3>6、高考前最后一次考试,只发答案,不批改,只为热热身。</h3><h3>7、特别注意考前学生的“高原”反应,组织心理辅导讲座和个别心理疏导。</h3> <h3> 四天的行程,参访九江一中、丰城中学和临川二中,夜访同文中学和临川一中。这些都是名校,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有骄人的校友功名,让人艳羡。而他们的管理和教学无不体现责任、精细、勤奋、坚韧和创新,更让人敬佩。同为教育工作者,对比名校,反思于己,我该立足岗位,敢于为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担当责任,勤勉工作,锐意创新,勇于开拓,以“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为职业追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愧于伟大的时代、学校的师生和自己的良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