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405厂的牵挂——三线老照片珍藏的记忆

邹开培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题记】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谨以此篇献给中国海军节。</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遥想当年,我们405厂也是要过海军节的!</b></p> <h1> </h1><h1> 上面这张图片是1969年2月27日, 洛阳407厂23车间,欢送支援三线建设奔赴江津405厂工友的珍贵照片。</h1><h1> 前排右边捧着“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像的是唐运爵师傅,人称唐大炮。那个时候他是多么的年轻帅气……他几十年如一日在405厂机动科勤奋地工作,把一切都献给了大三线这片热土。</h1><h1> 作者这次收集到的这些珍贵照片,有的可能是第一次映入你的眼帘。特别选在今天——4月23日同大家见面。就是想要增强我们三线人一辈子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们曾经所在的每一个岗位,我们曾经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和海军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的,是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请听耳边又响起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旋律,很快你就会打开我们珍藏的海军情结,进入那年那月的情景……</h1> <h1>  唐运爵师傅是从海军北海舰队转业到407厂的,他对中国海军一往情深。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东海,南海、北海。北海正好是在10月1日出生,又名国庆。</h1> <h1>  三线人拥有有博大的胸怀,对大海情有独钟,喜欢用“海”来给自己的后代取名。 在405厂,你𣎴经意间就可以碰到海波,海涛,海洋,海鹰,海岩、海军……女生叫海燕的就有好几位,韩少力老厂长的女儿也是海燕。</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h1> </h1> <h1>  海军张序山中将为405厂题词“坚持就是胜利”。</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 3月31日,傅仪明先生给作者发来了他在30年前,第一个海军节时在厂里写的诗词。我还记得他在军民座谈会上即兴朗诵的情景。从此405厂就多了一个节日。</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踏莎行 </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海 军 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nbsp;</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海军。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4月23日为海军节,特填词以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风雨同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江海同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劈波斩浪共携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船舰争流出三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进军海洋呈风流。</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线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川柴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主机壮行情悠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军民一心强国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海洋国土更锦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傅仪明于川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9年4月23日</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405厂厂长党委书记傅仪明</h1> <h1>“哪怕海军建设需要我们造一颗螺丝钉,我们也要尽心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家利益高于一切!”</h1><h1> ——傅仪明</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傅仪明厂长和海军装备部负责技术的首长交流军品质量保证的情况。</span></p> <h1>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六机部安排405厂生产12VE230ZC型柴油机,使主机数量和质量满足了海军037艇的需求,并且保持037艇始终采用这种型号的主机。</h1><h1> 海军装备部驻厂军代表和405厂的员工朝夕相处,他们始终如一的严把质量关,始终如一的关心,帮助、支持405厂硏发和生产合格的军工产品。<br></h1> <h1>  405厂生产的12VE230ZC主机装备海军的战舰,为保卫祖国劈波斩浪。</h1><p class="ql-block"><br></p> <h1>  405厂军用柴油机售后服务人员张亮在战舰上留影。</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下图为建厂初期海军驻厂军管会政工组组长刘克银代表。当年的军管会主任是任泽光,是海军航空兵某师师政委。 &nbsp;</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军管会在完成历史使命后,刘代表奉命回部队了。 他却把自己心爱的宝贝女儿海燕留下, 让她成了405厂永久的一员。</h1><h3><br></h3>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图是1969年到405厂的驻厂军管会的军代表陈富邦,山东临沂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nbsp;&nbsp;&nbsp;陈富邦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后被选入组建的第一批海军部队,新中国成立后在福建前线东海舰队31大队,参加了著名的崇武以东海战,所在部队参战立功官兵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nbsp;(注:崇武以东海战是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光辉战例。)</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75年陈代表奉命离开405厂回到部队。下面右图是陈代表在405厂时的留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和陈代表同时期的厂军代表有的直接转业到了405厂,汇聚成了三线建设服务海军的重要力量。</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下图为海军装备部驻405厂海军代表室总代表简维新</h1><p class="ql-block"><br></p> <h1>  405厂同中国海军一路同行。405厂和驻厂军事代表室是重庆市首批“军民共建文明单位”。</h1> <h1>  订货会上405厂销售人员与海军各基地装备器材处,海军各工厂供应处负责同志合影。</h1> <h1>405厂销售人员杨辉铣在海军旅顺军港留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405厂军品订货会</h1> <h1>  榆林海军基地,位于三亚市郊,是解放军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是中国潜艇舰队的核心基地。</h1> <h1>  驻厂军代表林海陪同海军榆林基地装备部曹健部长一行参观考察405厂军品生产情况。</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难忘军品生产的日日夜夜。 </b></font></h1><h1> &nbsp;</h1><h1> 当年为完成52台12VE230ZC柴油发动机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仿佛还在昨天。</h1><h1> 1995年,我当时在一号车间任主任兼支部书记。 车间主要的任务是加工生产12VE230ZC柴油发动机的曲轴,连杆,凸轮轴等主要运动件。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质量控制严,生产周期长,是车间生产的特点。其中柴油机曲轴的正常加工周期达5个月之多。 同时还有20/27柴油机产品的生产任务。 根据工厂下达的年度生产大纲,车间组织全员参与,出主意,想办法。 首先针对230曲轴,在加工周期缩短到100天这个大题目上做文章。我们从加工工艺上想办法。把曲轴的<b>时效工序</b>,由两次改为一次。按照工艺审批程序和流程,经过加工实验,取得了成功,最后形成了技术质量控制部门批准的新工艺。其次,在不违反工艺纪律的情况下,多工序交叉进行。第三,是组织好后勤保障工作,机夹刀量辅具准备充分。技术员,机电修人员落实责任,跟班服务。 在生产组织上,首次采用网络计划,编制曲轴的生产加工周期,对加工进度进行节点控制, 保证零件的产出周期始终在控制状态。 我们最终提前10天,突破了工厂原定100天的周期完成了任务!</h1><h1> 在这场硬仗中,车间内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nbsp;</h1><h1> 曲轴一组的镗工刘国民,是位复退军人老党员,是車间公认的老黄牛。为了保证完成本工序的任务,他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有时吃住都在车间。</h1><h1> 车间当时的曲轴工段分为两个小组,曲轴一组在一号车间厂房。曲轴二组在工厂四号車间的厂房,两个小组相隔约有1000多米的距离。曲轴零件的来回转移主要靠汽车运输,(曲轴成品约800公斤左右)。有时没有叫到汽车,计调组的同志就用车间专用的手推车进行转运。从四号车间到一号车间是下坡,转运时要把车拖到,生怕车子溜快了。有时晚上急需转运,班组长,车间领导就一齐上阵,在生产调度上计调组长范润林功不可没。</h1><h1> 二十四年过去了,当年为海军建设突击完成52台230柴油机的激情永远回荡在我的心间,记忆永不磨灭。</h1><h1> (撰文:樊勤荣)</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我心中的涂国良师傅</font></b></h1><h1> &nbsp;</h1><h1> 涂国良师傅在前进厂车队汽车修理班当班长,一直干到60岁退休。他有过在人民海军服役的光荣经历。涂师傅是永川区人,1931年出生,于1953年参军, 1960年从海军北海舰队转业到407厂,因为支援三线建设1969年来到了江津区405厂。涂师傅在部队两次荣立三等功。他和厂里的唐运爵,田华双,吴锡全,邹华俊,赵云清几位师傅是战友,并且有许多相同的经历。<br> 涂师傅修车技术好,难、脏、累的活都是由他亲自干。你一天到晚从没见他停下来休息过。司机们车一有故障就扯开嗓门喊:"涂班长,快来给我看看!"涂师傅总是笑咪咪的提着工具就来了。涂师傅是司机们对自己汽车技术性能充满信心的保障,只要涂师傅说:你这车没问题,放心跑吧。司机们就会放心大胆地开车去执行任务。涂师傅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而且还是405厂的先进生产者标兵。每次评选上后,他总是有些腼腆地说:啷个又评上我哟,这次还是评其它同志吧。同志们说,在车队,涂师傅不评上先进,那还有哪个能评上先进。涂师傅实际上已成了前进厂车队的一面旗帜,不仅仅是本厂的司机对涂师傅敬重,在江津地方上的许多司机一提起前进厂涂师傅都直翘大拇指,一遇到修车中的技术难题就会说:找前进厂涂师傅看看。<br> 涂国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前进厂最优秀的汽车修理工,虽然他己经离开我们了,但他的大厂工匠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h1><h1> 值此清明节,以此短文谨表缅怀。&nbsp;<br> (撰文:谭怀清 2019年4月5日)</h1><h3><br></h3> <h1>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海军东海舰队集体转业到405厂24名舰艇战士,他们有的是舟山基地的,有的是上海某基地的。他们的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进厂时都分配在405厂的船队工作。冬季,他们身着灰色的呢子海军大衣,迎风挺立在前进厂的驳船上,英姿飒爽,是当年江津的一道风景。</h1><h1> 这位邓允诗师傅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405厂检验科工作到退休。</h1> <h1><br></h1> <h1>   几十年来, 我厂的产品发展从研制40-200和24-200型高速柴油机、到试制并批量生产12VE230ZC系列、20/27系列中速柴油机与斯太尔WD615系列高速柴油机。我厂产品的发展过程,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努力拼搏、依靠科技、敢于攀登、创造自我的精神。</h1><h1> ——刘景甦《回忆405厂产品发展的历程》</h1> <h1>  405厂老员工祝福海军节的视频。丁荣根 ,89岁,于上海。(1分19秒)</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线老军工丁荣根和周琳香夫妇</h1> <h1>  1991年12月26日,下了一场大雪。这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的纪念日。工厂在今天召开了生产一线班组长“迎新年座谈会”。傅仪明厂长在座谈会上朗诵了他的新作。</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瑞 雪 望 春</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傅仪明</b></h1><h1> </h1><h1>元旦前夕,天降大雪于重庆地区,罕见的情景交融,得诗一首。</h1><h1> 绿树枝头</h1><h1> 是团团凝聚的花朵 花环</h1><h1> 填平山沟</h1><h1> 是铺天盖地的白羢 白毯</h1><h1 class="ql-indent-1"> 拂面而来</h1><h1> 是纷纷扬扬的玉粉</h1><h1> 映进双目</h1><h1> 是闪闪烁烁的银光 银辉</h1><p class="ql-block"><br></p><h1>五年 十年 廿年</h1><h1> 我们第一次见</h1><h1> 大雪纷飞</h1><h1> 感受到的</h1><h1> 不是刺骨的寒风</h1><h1> 而是呼呼作响的慰问</h1><h1> 感受到的</h1><h1> 不是飘飘落下的黄叶</h1><h1> 而是勃勃生机的祝福</h1><h1><br></h1><h1> 採 一把雪花</h1><h1> 滾 一个雪球</h1><h1> 堆 一座雪人</h1><h1> 拍 一张雪景</h1><h1> 手红了 脸红了</h1><h1> 飞雪下热血在沸腾</h1><p class="ql-block"><br></p><h1>大雪天 我们欢聚一堂</h1><h1> 大雪天 我们挤成一团</h1><h1> 大雪天 我们众志成城</h1><h1> 大雪天 我们掘开火山</h1><p class="ql-block"><br></p><h1> 在皑皑白雪中我们向往</h1><h1> 在琼花玉叶中我们陶醉</h1><h1> 还是下一场大雪好</h1><h1> 飞吧 扬吧 飘吧</h1><h1> 大雪来了</h1><h1> 春天还会远吗</h1><h1> 笑吧 唱吧 跳吧</h1><h1> 雪兆丰年</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是我们川柴的春天</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h1><h1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51, 51, 51);">1991年12月26日</b></h1><h1> </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1>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这首《军港之夜》恐怕是中国最为流行,传唱最广的海军歌曲。上世纪80年代,这首歌一经问世就传遍了大江南北。405厂父老乡亲对这首歌可谓耳熟能祥。</h1> <h1>  405厂的大妈们为海军节深情献上《军港之夜》(小视频3分11秒)</h1> <h1> 405厂退休职工音协小乐队正在排练《军港之夜》,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小视频2分53秒)</h1> <h1>  1991年3月30日,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视察405厂,傅仪明厂长与其亲切交谈。</h1> <h1>  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视察405厂。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重庆船舶公司总经理徐荣华,驻405厂海军总代表简维新,405厂厂长党委书记傅仪明,丁衡高上将。</h1> <h1>  傅仪明厂长陪同丁衡高上将瞻仰聂荣臻元帅旧居。</h1> <h1>将军主动和405厂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丁衡高上将为405厂题词</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405厂副总工程师慎树林走访海军用户</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丁荣根副厂长和慎总带队走访海军用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访海军用户的六人小组成员</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走访海军用户的那段往事</b></h1><h1> &nbsp;</h1><h1> 1982年10月我厂生产的12VE230ZC-A柴油机被评为部优产品。为了进一步提高军品质量,做好军品的保障及服务工作,工厂决定再次组织人员走访海军用户。1983年8月受工厂委派,我(注:丁荣根时任副厂长)与慎树林、王添豪,陈廷展、郭培仁和钟良元组成了走访海军用户小组。历时58天,行程上万里。对海军主要基地、相关部队及海军修船厂等进行了走访,召开各类座谈会十六次。用户对230产品的质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获得了大量的好评。特别对我厂的售后服务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表示非常满意!这对我们工厂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对我们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宝贵的建议。使我们日后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目标。</h1><h1> 总之,通过走访更加深了工厂和海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进一步提高了工厂的信誉和产品的知名度!此后,工厂把走访海军用户作为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我记得还有其他多批次的人员做过这样的工作。</h1><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撰文:丁荣根)</span></p> <h1>   405厂有一批技术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装配维修工人在为海军保驾护航。孙长富师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们经常到船厂交验主机,或参加系泊试验,出海试航;或在海军各基地的维修专用船坞里工作。 他们的共同宗旨是:代表和维护企业形象,为海军服好务,不给工厂丢脸。&nbsp;</h1><h1> 下面这张拚图记录了孙长富师傅曾经往返于上海——普陀山军用码头的经历,照片中依稀可见泊锚的037艇。 这是405人对海军的深情眷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周总理在海军司令员肖劲光陪同下检阅人民海军(1957年8月)。</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海军节的由来</font></b></h1><h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9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h1> <h1>驻厂海军代表关注曲轴生产的关键工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驻405厂海军代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简总代表跟踪军品质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简总代表亲切握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简总代表和夫人刘红近照</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线精神与日月同辉</b></h1><h1> </h1><h1> 405厂这个三线老军工企业。从建厂那天起,我们的父辈,他们的子辈,孙辈,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海军,和驻厂军代表一代又一代,在这五里坡上,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做出了永垂史册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斗转星移,有一天这片老厂房,和曾经在这厂房里工作一辈子父辈们,他们都会消失。但是,三线建设军工精神,必将是与日月同辉,光芒万丈。因为它的遗传基因早已经被复制到继往开来的子子孙孙身上。 (撰文:李洪) </h1> <h1>405厂建厂元老(从左至右)李建中,李耿皋,孙建业,左鴻志。</h1> <h1>  405厂老员工庆贺海军节。地点:重庆时代天街。时间:4月23日中午12点。</h1> <h1><b>致敬中国海军!生日快乐🎂🎁🎊🎈🎉</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线建设者后代</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405厂厂房外景</b></span></font></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衷心感谢提供照片和撰写文字的各位老领导,老师傅和朋友。感谢小视频的参与者和制作者,真是声情并茂,情真意切!还要感谢热心帮助我收集图片资料的朋友:古勇,刘开明,邓时斌,吕华,迟建国,丁智萍䓁,是他们为作者牵线搭桥创造了条件。这虽然是民间的一次范围有限的自发活动,但是支持者众多。足以证明405厂的三线建设历史客观存在且深入人心!</h1><h1> 值此机会,作者再次祝福五里坡的父老乡亲代代健康幸福,一代更比一代强!</h1><h1> </h1> <h1>  此作品发表当日被美篇公众号加封为精品。首日阅读量超过5000。</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