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人机测试考场操作指南及应考策略经验分享

茵茵同学

操作指南 <h5>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机测的,下方是机测操作指南,十分重要,考前一定要了解!</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普通话人机考试考场操作流程</font></h5> 经验分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特别的话给“测试”的您</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通话测试应考策略经验分享</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需要有个过程。学讲普通话,光靠三、五天的突击是很难提高的。为了能有长足的进步,为了做好普通话测试备考训练,顺利通过考试,我们给您如下备考建议:</h5> <h3><b>一、心中有数</b></h3><h5></h5><h5><font color="#ed2308"><b>首先,要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做到“对事心中有数”。</b></font>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而是对应试者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重点考查应试者的语音。测试全部采用<u>人机对话口试方式</u>进行。</h5><h5><font color="#ed2308"><br></font></h5><h5><font color="#ed2308"><b>测试由四大题组成:读单音节字100个、读多音节词语约50个、朗读一篇短文(300个音节)、按话题说一段话(说满3分钟)。</b></font>前三题都有凭借文本,试题中字词的选择在总体上是全面而均匀地反映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几乎涵盖了考生对所有声母韵母声调儿化轻声的发音水平,大部分字词都不太难。<u>全程由计算机录音,由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管理,前三题由计算机现场评分(但不亮分),“说话”题由国家级、省级测试员稍后复听复评与计算机进行比对打分(人机共评)。</u>实行机辅测试后,考生应练习在没有说话对象的条件下,面对计算机自然流畅地聊天说话的能力。</h5><h5><br></h5><h5>测试结束后,<font color="#ed2308"><b>通常一个月以后</b></font>就能查询到自己的总成绩或领到等级证书。决定成绩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考生的学历、职称、社会地位和道德水准的高低,也不在于考生过去、将来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水平,而只在于考生测试时临场发挥的水平状态。</h5> <h5><font color="#ed2308"><b>其次,要对自己目前的普通话水平的大概等级有所估算,做到“对己心中有数”。</b></font>可以比对身边已经获得等级证书的考生和一些网站提供的等级样本,也可以<u>通过<font color="#ed2308">语协专业网站</font>进行在线学习和模拟测试</u>,还可以<u>咨询当地的普通话测试员并作模拟测试和指导</u>,做到对报考、应试和预期成绩心中有数。</h5> <h3><b>二、训练有术</b></h3><h5></h5><h5><b><font color="#ed2308">一是要“平时自觉训练”。</font></b>语言的学习没有速成,但我们可以在相对集中的一个时间段里进行强化和突破。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全国各地都每年举办两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从准备参加测试起,起码有半年的准备时间,至少也有三个月时间,在这期间,越早进入备考状态,进步越快。而最佳的备考状态是:“二六时中,念兹在兹!”技巧是以标准的语音为参照,以较大的胆量、较厚的脸皮去对所有人说普通话,并且坚持多看中央电视台,多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然后再按《模拟检测报告》的出错模块和改进次第进行声韵调的逐项训练,多听示范录音,坚持一段时间,一定有很大的进步。</h5> <h5><font color="#ed2308"><b>二是要“测前参加培训”。</b></font>因为测前培训往往由考试主办方聘请最有测试经验和水平的普通话测试员来主讲,能把当地考试的一些具体情况和要求加以说明,并对本方言区考生的常见语音毛病予以纠正,还会对一些重点训练内容进行带读领读训练,考生很快能发现并纠正自己的发音偏误。培训现场甚至还提供真人模拟测试,计算机模拟上机测试等,让考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测试的程序,不至于临阵慌张,影响发挥。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好的“网络培训”线上课程也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h5> <h3><b>三、应试有素</b></h3><h5><font color="#ed2308"><b>素是平常心,是素养、素质。</b></font>练兵千日,用在此时。提高应试的素质才能避免功亏素是平常心,是素养、素质。练兵千日,用在此时。提高应试的素质才能避免功亏一篑。</h5><h3></h3><h5>考生在应试时要进入三个区域:候考室、备考室、测试室。<font color="#ed2308"><b>如何做到“有素”?</b></font></h5><h3></h3> <h5><font color="#ed2308"><b>“候考宜静”</b></font>。候考室往往人较多,除了被叫号进行采相、采录指纹之外,同一时段的考生都在那里等候抽签备考,因此容易交头接耳私下议论,有的猜题,有的想方设法向考在前面的人打听考题,有的互相吓唬,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倒不如先仔细检查自己该带的考试证件是否已经备齐(比如自己的二代身份证、准考证等),然后静静地复习一下自己最薄弱的环节,或拿教材资料通读一些重要的字词表,或回忆一下自己准备的“命题说话”话题展开的思路,等等。总之,<font color="#ed2308"><b>此时</b></font><font color="#ed2308"><b>的安静有利于考时的发挥;此时的躁动往往导致考时思维短路。</b></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b>“备考宜精”</b></font>。进入测试室前<font color="#ed2308">先须验证身份进入备考室,抽签登记之后就能拿到考题(纸质试题</font><font color="#ed2308">)</font>。每个考生都有<u>十五分钟</u>的对拿到试题的临场备考时间。因为允许携带工具书进入备考室,所以<u>事前应该带好自己最习惯使用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抽到试卷后才能节省查找生字词读音的时间</u>。拿到备考试题后,要迅速确定准备的内容和重点。其实一、二项占总分的30%,且多选自常用字词,不认识的毕竟很少,与模拟题相差不大。<font color="#ed2308">三、四项是朗读和说话,占70%,应将重点放在这两项上。不宜贪多“滥”准备,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font>迅速浏览朗读内容时,应着重注意平时易读错、读破的地方,咬准难点音或比较拗口的字词音。对于占比分最大的第四项,因为是从两个给出的话题中任选一个,所以要果断选定自己熟悉并构思过的话题,一旦确定就耐心准备下去,切不可犹豫不决或半途而废,那样只会使自己思绪混乱、平添烦躁心情。<font color="#ed2308">在理清了思路后,可以做做深呼吸以调整一下心身状态,准备进入试室。</font></h5><h3></h3> <h5><font color="#ed2308"><b>“在考宜定”</b></font>。在冷静、从容地走向测试室的考桌时,提醒自己要镇定,定能生慧。可以<font color="#ed2308">自我激励</font>对自己说:“我已作了充分的准备,我的语音难点都已过关,我不用紧张。”就座后可先深吸一口气,放松自己,然后暗示自己:“我一定会成功的!”。<u>测试时,注意机辅测试的操作流程,留心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文字提示,正确输入考号,正确佩戴耳机麦克风,注意倾听语音提示;登录后,按照屏幕提示进行各项内容的测试;注意“试音”时的音量和正式考试时的发音状态要尽量保持一致,以免因前后发音差异较大导致测试失败。</u>测试中,如果觉得自己心情紧张,可以通过放松自己的身体,如做深呼吸、活动手足等减轻紧张情绪。<font color="#ed2308">注意读词语、读短文和说话的速度都不要赶,放柔放缓。</font><font color="#ed2308">在两项考题的过渡间隙,可以重复以上的良性自我暗示,就能保持最佳的应试状态。</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b>“考后宜省”</b></font>。测试结束后,反省自己,<u>该放下的放下</u>,把耳机麦克风放下,把患得患失的心放下;<u>该带走的带走</u>,如带进测试室的身份证、准考证等,放在备考室的字典、书籍资料等,放在候考室的其他物件(包括遗留在座位上的垃圾)等;<u>该通传的通传</u>,比如监考员有没有让你离开时顺便告知下一位考生进场?你是否及时通传?</h5><h3></h3> <h5><font color="#010101">能把以上各环节都做好,才叫“应试有素”,才能稳定发挥,才有望获得理想的分数等级。</font></h5> <h5>总之,<u>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国家为使推普工作迈上新台阶采取的重要举措,它适用于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习工作的任何人,不是专为某些人设关卡。</u>从大处讲,利于国家;从小处讲,利于工作;从细微处讲,也利于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font color="#ed2308"><b>因此无论考不考试,我们都应该加强训练,熟练掌握普通话;无论考试通没通过,我们都应该自觉坚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个文明人”。</b></font></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