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我“再试试”

坏妞儿

<h3>  印象中爸爸最先教我的本事是“拆”,为此,他特意从旧货商店买了一个不会走的小闹钟,还把自己装的小半导体也交给我,一再鼓励我:拆开看看,再试试装起来。尽管我在爸爸指导下一次次把它们拆下来又安装上,但终于还是没有培养起对机械和电子的兴趣。</h3><h3>  也许是女孩的天性,我对编织更“感冒”。小学五年级时,我已经背上了自己勾的花书包,由此引来全班女同学羡慕的眼光。织毛衣和绣花也“初露锋芒”,开始帮邻居阿姨制作供出口的花毛衣。对于我喜欢干这种雕虫小技,爸爸微笑着默认了。</h3><h3>  一天,爸爸递给我一个很精致的尼龙丝小荷包,打开拉口一翻,竟展成一个大网袋。爸爸告诉我:这是他的同事从国外带回来的,这小东西又方便又美观,他很喜欢,特意借回来给我当样品,“试试看,也给我做一个。” </h3><h3>  当时国内还很少看到尼龙丝的日用品,我是第一次看见尼龙丝网袋,真让人爱不释手。那几天,我在脑子里把那小荷包拆了装装了拆,甚至大胆地把样品拆了几处。我买来玻璃丝(是当时与尼龙丝最接近的东西),把勾针和棱子结合使用,还在几个关键部位加上了自己的创造,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搞“科研”。不久后,我十分得意地把两个不相上下的荷包(只是玻璃丝的大一些)交给爸爸,其中一个是我自己生产的地道的国货!我真的没法形容有多高兴(那是一个孩子创造性劳动之后的愉快,不亚于科学家拿诺贝尔奖),不过后来我知道了,那个作为样品的小荷包,本来就是同事送给爸爸的。</h3><h3>  我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就拿做面食来说,简直弄得一塌糊涂。</h3><h3>  爸爸妈妈都是南方人,不会做面食,他们鼓励由我来开垦我家这块“处女地”。第一次我蒸的馒头是实心的,没发面;第二次是酸味的,没放碱;第三次则蒸出了“黄金糕”(碱多了)。每次爸爸妈妈都表现出十分有兴致的样子,把这些分明劣质的产品愉快地咽下去,从没让我就此刹车,总是对我说:再试试!后来我自认为水平提高到可以做包子了,却又因白菜馅没有挤水而再尝失败的味道。终于有一天,我认为自己有了足够的经验,于是郑重地对爸爸妈妈宣布:今晚我给你们做豆沙包子吃。那天下午,我早早地把一切都办妥了,包子全部包好只待上屉,可那一瞬间,我忽然想到:刚出锅的包子最好吃,何不等爸爸妈妈下了班现吃现蒸呢!我有多么愚蠢啊,当整个房间都飘散着酸味时,我仍未意识到生面还在继续发酵!</h3> <h3>    就在这晚的饭桌上,吃着酸溜溜的包子,爸爸对我说了那番至今另我记忆犹新的话:“每一次挫折都堵住一条错误的路,成功是在排除了无数歧途之后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试验没有失败。” </h3><h3><br></h3><h3>  这些都是上小学时的事了。</h3><h3><br></h3><h3>  这之后,我记着“没有失败”这句话,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尝试着,摔过许多跤,也走过许多弯路歧路,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再试试”。就这样在磕磕拌拌中学会了许多东西……。</h3><h3><br></h3><h3> 现在我已年过不惑,带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当着一个半大不小的头头,在先生长年在海外的情况下,一副肩膀挑着两付担子,可仍有精力种花、养鱼、做衣服、玩电脑,仍旧什么都想试试。我对自己挺有信心,用同事的话说:干什么都不怵。爸爸引导我对立这番信心,我因而获益至今。</h3> <h3>文字写于 1999. 北京家中</h3><h3>上图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下图摄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的爸爸妈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