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社村两委走访考察段村历史博物馆

csh352

<h3>为挖掘发展东社的历史文化,建立东社古镇历史文化馆,东社村两委在吕梁演出协会交城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学功同志的陪同下于2019年4月21日走访考察了交城县段村,受到了段村村委委员武文浩同志,支委马万龙同志的热情招待,他们介绍了段村的历史和发展,并导游介绍段村历史文化馆的情况,并对东社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建议和看法,临走时还赠送了段村志一本,对东社村建设历史文化馆很有帮助。在这里一并感谢段村武文浩同志,马万龙同志和吕梁演出协会交城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学功同志。</h3><h3><br></h3> <h3>段村,汉代初建为印驹城(相当于皇家的村子),后因汾河水一冲为二,为段城。直到唐朝时才正式更名为段村。经过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初年的发展段村逐渐发展成为附近交城、清徐、文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村中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青砖、素瓦、高墙、深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诉说着段村悠久的历史。</h3><h3>段村是山西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村两委新组建了村史馆,记录着段村的历史变迁。</h3> <p class="ql-block">走进段村,一支“笔”形的文化图腾高高耸立,彰显着独有的风韵。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小村庄却有种包罗万象的宽容大气。尽管历经多年,段村的古老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让人们得以触摸、感受这里曾经的艰辛与辉煌,从中体会一块“能让可风”牌匾的深邃和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据村民介绍,1921年,段村引汾河水浇耕地,上游阎村偷水浇地,村长康喜发将此事报告交城县署,县署判处阎村无理并要处罚阎村,康喜发却提议只给阎村批评教育即可,不必处罚,当时的知县袁鸿吉同意康喜发的意见,并赠其“能让可风”牌匾,以表彰他的高风亮节。百年变迁,此匾辗转流落,十年前,幸被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吕梁市政协委员丁保州先生重金收购。2021年5月,丁保州先生将此块金字牌匾无偿捐献至交城县,交城县亦将此匾额转赠段村。如今,这块牌匾被沧桑岁月厚重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以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作为悠悠岁月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四处古老的晋商大院,静静地孕育着千年历史文明,守护着千年古村的绝代风华。走进马家大院,门楼上的牌匾“退一步想大有味”,据悉是华北第一名笔赵铁山所题写,意在告诉我们不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不负本心。还有“毋不敬”“和为贵”“忍为高”“攸好德”等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无不令人驻足欣赏。它既是一个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又于细节处涵养出段村人的一种德行。</p><p class="ql-block">正是这独有的乡风文化底蕴,才赋予了段村以鲜活的灵魂。</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令人称绝的还有段村人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晋商文化历史。当时,段村人东出津门经营日杂百货,南下川鄂经营盐务,西赴陕甘宁贩运皮毛,北上库伦、关东开办烧锅。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马家人了,马家主要在山西商业金融中心的太谷经商,由于当时马家名下的“万”字商号,资历雄厚,信誉卓著,产业遍布全国,同时在村中也设立了很多商铺,店铺鳞次栉比,商品丰富,繁荣之景象影响到周边,当时的段村也被人们誉为“小太谷”。</p><p class="ql-block">岁月失语,惟村留言。在岁月的风尘中,段村曾经的繁荣昌盛也早已被历史的潮水淹没,但段村人“能让可风”的文化灵光,给千秋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的段村,不只是一个古村落,它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可风”文化的活教材。倘若有人问,新时代美丽乡村是什么模样?我们应该有底气回答,文明乡风拂面,美丽乡村入画!</p> <h3>东社村党委书记张茂堂看段村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