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追梦 孜孜不倦————闫梅工作室赴成都学习侧记

优雅到底

<h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h3><h3> 2019年4月19日,“闫梅”银川市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一行五人在银川市教局的组织下来到天府之国的成都,参加“学校创新发展”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一进入城区,立即被花团锦簇的街景吸引,被北方少有的闷热包围,大家内心激情澎湃,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期待。</h3><h3><br></h3> <h3>  三天的日程安排紧张而有序,尤其是21日的安排更是丰厚而紧张,匆匆吃过午饭,大家立即又乘车赶往会场。当天下午,组委会将16场报告分为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参会人员只能选择其中一场,我们与会学员有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艰难取舍。</h3> <h3>培训篇———高瞻远瞩 拓宽眼界</h3> <h3>  4月20日,在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培训活动正式开始。一场场讲座培训深入人心:一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具有前瞻性;二是当今国际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形式的培训,拓宽了与会校长们的眼界;三是各校经验分享非常接地气而且鲜活,案例借鉴价值大。</h3> <h3>银川市教科所芦苇所长主持活动</h3> <h3>  大师名家讲座令人感触颇深。</h3><h3>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理事长周满生,做了题为《基础教育国际化助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从国内外一些案例谈起,分析了中国教育当前不均衡的现象,同时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需求,并且梳理了发展国际化教育及国内均衡教育之间的关系,清除了参会学员心中的疑惑。同时,他还提出我们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指出要培养的是具备全球素养既全球化能力的人。我们培养的青少年应当能够分析当地和全球跨文化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世界观从多个视角理解差异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看法的能力,基于共同的人类的尊严的尊重与赖斯不同背景的其他人,进行开放适当有效的交流能力的人。通过北大附中,北京35中国际部等学校成功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有六种核心素养和能力的人,同时提出具体措施,如课堂教学的改革,训练思维的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等等。</h3> <h3>  郑杰校长的讲座《合作学习》让人耳目一新。一是源自于郑杰校长讲课的方式与众不同,他没有用提前准备好的课件,而是现场用软件生成课件,就像老师及时生成板书一样轻松自如而又妙趣横生。二是郑杰校长在学生合作学习上的认识视角不同。他从理念、理论、技术对比引入,说明我们能做好的应该是技术层次的,然后举例说明了合作的六大要素,包括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感、合作技能、混合编组、小组自评、教师角色。同时还具体讲了合作学习操作的技术问题等。讲解风趣、策略方法清晰方便操作。</h3><h3> </h3> <h3>程红兵校长《中小学校创新路径管窥》的报告,更是引发地震级的反响。从分析当前教育存在问题入手,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 教育内容,适应种族、宗教和文化多样化,既内容多样化;培养多样化文化态度和价值观,认可学习和认识多样化并调整教学多样化,既学习多样化;还提出视角多样化。这些想法的提出,刷新了大家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心怀崇敬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职业的看法,心怀崇敬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h3> <h3>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美研究所副所长倪峰的讲座《中美关系》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程凤英的讲座《百年大变局下,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环境》,让校长们了解了最新的国家动态,加速提升了大家工作思考的站位,同时在当前局面之下,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h3> <h3> 各校经验分享,亲切熟悉而又各具特色。《人人知书达理————一种办学思想的追求》,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小区朝阳小学校长郭守礼的分享报告。介绍了通过两个时期的改革,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多种课程,从表层本意的李道明事理的理由,有外激励,最终使学生个个知书达理,个个知行合一,让支书大力成为孩子一生的印迹;《家校同心“爱慧”会共育助成长》分享家校共建策略;《擦亮成长中每个重要的日子》谈德育构建与渗透;《回归,小盐粒适融课程体系》让教育有味道;《学习共同体》谈高中德育方式;《基于工作室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介绍工作室成功培养策略等等。每个讲座的视角不同、范畴不同,引发参会人员不同的思考。</h3> <h3>进校考察篇:对接地气,鲜活灵动</h3> <h3>  成都市海滨小学,体育特色鲜明。特色大课间让人震撼,54个班,2750人,165名教师,同时开展活动,场面宏大,井然有序,突显深厚的功力。特色跳绳,使学生身高增加 ,真正造福于学生!小绳子蕴含大智慧,小运动铺垫大幸福!</h3> <h3>熊猫路小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围绕熊猫文化,以竹子色为底色,处处是可爱的国宝熊猫。</h3> <h3>  进入校园,就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作为小导游引导我们游览校园。小导游如数家珍,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我们。说到每一处的熊猫的含义,每一处竹子的不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想这就是他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一所好玩的学校”的体现吧!这些可爱的孩子,岂不也是我们的“国宝”吗?</h3> <h3> 以几个方言的关键字,作为学校文化的凝炼,既有地方味,又有深厚的寓意,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呀!</h3> <h3>收获篇:思维碰撞 异彩纷呈</h3> <h3>永宁新华小学张振说:“当好一个教师,首先做一个预言家,你的教育不是为孩子们的今天,而是要为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服务!”不能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作为教师只有观念的不断与时俱进,形式的不断更新,方法的多样型,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家长对教育的渴望!应和社会发展的进步!</h3> <h3>贺兰欣荣小学徐建忠说:三天紧张的培训和学习,规格高,内容丰富,我感到收获很大,获益匪浅。尤其是对当前的教育背景、形势和任务的把握上更加明确,同时也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工作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校长,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够正确把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不落伍,能更好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h3> <h3>兴庆十九小马少忠说:通过三天关于“学校创新发展”的“头脑风暴式”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异彩纷呈,这次培训就是一次没有围墙教育,可以触摸的智慧火花的碰撞。 感触最深的有三点:1、让我们从世界教育发展、中美关系、世界经济发展的视野看中国教育,可以感受到压力巨大,使命艰巨。2、上海十佳校长郑杰校长,曾任北郊中学校长,谈到合作学习的研究,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结合,措施与方法相结合、讲解与视频相结合的报告对我的启发很大。3、还有成都海滨小学杨杰校长关于跳绳[跳绳] 特色项目的开发和活动的开展、发展的报告受益匪浅;成都熊猫小学的小解说员的落落大方、沉着冷静、表达流畅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尤其小解说员的选拔、陪训、接待来宾已成常态,每次都不一样。那位校长说了一句:学校就是属于孩子的,他们就是“主人”,多朴实、经典的话语。虽然三天培训匆匆忙忙的结束了,但是对我心灵的冲击非常大!不仅感受到中国教育在国际环境中的差距,而且领略全国名校长工作室联盟的发展前景广阔,发达城市的创新教育发展足迹,同时发现了我校的差距还很大,我校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愿我们携起手来加强学习、沟通交流,共同进步!</h3> <h3>金凤三小王芳:“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明天。”教育家杜威说过的话,今天由程红兵校长再次提出来,对我们来说不是指责,而是一种警醒。虽然这句话看起来还是围绕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但是他的现实意义更强。反思我们的教育,有的在“变”,有的“不变”,变与不变,我们是否真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我们身边不乏片面追求学生成绩,把成绩等同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否过于狭隘?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不变的教育能否跟得上需求的步伐?!这几天大师专家们都客观地提到,我们的教育在全球不是领先的,我们的责任仍然重大,变是责任,也应该是永恒的主题。</h3><h3> “变”又变什么?怎么变?陈红兵校长说:“其实很多学校所谓的创新并不是思想理念刚刚提出的,也不是思想理念的创新,而是具体做法上的不同策略的落实。认为非常有道理。什么样的教育最为美好,什么样的学校最为理想?什么样的课程为最为优秀?什么样的课堂最为智慧?直接拷问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我想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h3><h3> 目前我校的说学教育,已由聚焦在课堂教学的改变上,把课堂交给学生,逐渐拓展到“说学课程”、说学辅助课程、学生评价等方方面面。责任是重大的,改革尚在路上。</h3> <h3>西夏十小周彩虹说:为期三天的学习安排,满满当当。不但有享誉全国的教育大咖给我们带来的“仰望星空”――《中小学校创新路径管窥》、《基础教育国际化助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城圈教育转型发展》,这些讲座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期重构知识内涵、学习内涵、教育内涵的重要性,体会到新时期学校教育要从培养目标、课程变更革、教学创新、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做创新突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还有全国各地孜孜以求的校长们分享的“脚踏实地”――“爱惠”家校共育、“盐”课程图谱、学习共同体建设、学生增值性评价等学校实践层面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学校校长的草根魅力,他们能将教育理论校本化、生本化,在不断变革中尽可能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教育,坚守教育理想和情怀。本着“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作为”的愿景,大会精心为我们安排了与众不同的讲座,“中美关系”、“世界经济”这些高大上的话题在专家的讲解下离我们更近了,让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强烈感受到“厉害了我的国”,更加增强了“四个自信”,同时感受到教育人要有更强担当意识助力国家发展。最后的入校参观交流活动我们更是乐此不疲,成都石室小学、海滨小学、熊猫路小学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办学特色……让大家流连驻足、频频点赞。三天走来,我们收获盆满钵盈,回味无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