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h3> <h3>跨越示意图(正面)</h3> <h3>跨越示意图(侧面)</h3> <h3>输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烧料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br></h3><h3>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数值的规定(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单位m)。</h3> <h3>注:±500 kV规程中阐述的距离为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h3><h3>说明:以上表示架空输电线路跨越建筑物时导线在最大弧垂的情况下与建筑物顶部的最小允许垂直净空距离。如220kV架空输电线路跨越房屋时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6.0米。</h3> <h3>2.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净空距离</h3><h3>边导线风偏示意图</h3><h3><br></h3> <h3>在最大计算风偏弧垂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含规划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单位m)。</h3> <h3>说明:以上表示架空输电线路邻近建筑物时边导线在最大风偏的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净空距离。如220kV架空输电线路邻近房屋时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任意一点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不小于5.0米。</h3> <h3>3.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h3><h3><h3>邻近建筑物示意图</h3></h3><h3></h3> <h3>跨越建筑物示意图</h3> <h3>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单位m)。<br></h3><h3></h3> <h3>说明:以上表示架空输电线路无风时边导线与建筑物在水平投影面上的距离。当无风时边导线与建筑物水平投影面上的距离小于上表允许的最小水平距离,则按跨越建筑物考虑(此时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烧料的建筑物。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若不同意就需要拆除房屋,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此时导线要满足在最大弧垂的情况下与建筑物顶部的最小允许垂直净空距离要求;当无风时边导线与建筑物水平投影面上的距离大于上表允许的最小水平距离,则按邻近建筑物考虑,此时边导线除满足上表规定的要求外,同时必须满足边导线在最大风偏的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允许净空距离。如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与建筑物在水平投影面上的距离大于2.5米时,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任意一点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不小于5.0米;与建筑物在水平投影面上的距离小于2.5米时,当关方面同意时,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6.0米。</h3><h3>以上参数引至以下标准:</h3><h3>《66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 )</h3><h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h3><h3>《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665-2011 )</h3><h3>《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DL/T 436-2005)</h3><h3>《±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790-2013)</h3><h3>《±11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报批稿)</h3> <h3>备注:</h3><h3>错误更正:</h3><h3>3kV及以下、3kV~10kV应该为3米,35kV~66kV应该为4</h3><h3>讨论:</h3><h3> 以500KV为例,正文与以下法律法规规定的保护区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举例如下:</h3><h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十六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第十五条;《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第十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等关于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20米内不得有建筑物”以及“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8.5米”的相关法律条款。</h3><h3> 二、《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2010)关于500KV线路“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最小为8.5米”的要求,架空输电线路保护区边线外距离20米范围不得有建筑物、厂矿、树木及其他生产活动。”的相关标准。</h3><h3>又如何解释?法大于国标。</h3><h3> </h3><h3>如一220kV,JL/G1A-500/45,K=2.5,代表档529米,计算档598.14米,273.33米处风偏18.78m,5m的安全距,需要23.78米,房开20米,不满足要求,让线路运行成为安全隐患,从技术角度说,满足安全距离,是保障安全运行的必然条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