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个力”——蒙特梭利教育

ฅʕ·ᴥ·ʔฅᐝ

<h1><font color="#b04fbb">蒙特梭利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幼儿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在轻松愉快育教于乐的氛围中,自然的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创造、学会社交,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就是发展幼儿的以下“二十四个力”:</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观察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观察力一般用于成人,同时对幼儿仍然适用观察力,属于感官范畴,幼儿是感官学习者。在亲子教育五大智能中视觉智能排在第一位,蒙特梭利博士所说的吸收性心智,视觉器官就是吸收知识的重要管道,在教学五大领域中,很多工作和教具都是为训练幼儿的视觉智能而准备的,通俗讲就是观察力,观察力是理解力、判断力、分析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判断、分析、理解等。</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理解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理解力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对幼儿同样很重要,作为感官学习者,幼儿理解力的训练只能使用形象教育的方法</font><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蒙氏数学教育就是通过让幼儿操作教具,学习计算的,在学习数学计算的同时,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种能力提高的意义,一点都不亚于计算能力的提高理解力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事物,更好地分析问题。因此也是幼儿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span></h3><h3></h3> <h1><font color="#167efb">判断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判断力是一项高级治理活动,幼儿从小就要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判断事物有形和无形之分,多少是有形的,好坏是无形的。蒙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内容就是培养幼儿判断力的语文教育中的思想品质教育也有此作用,数学、科学文化等教育中都有判断力的训练。</font></h3><h3></h3> <h1><font color="#167efb">记忆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记忆力被人们特别强调。蒙氏教育也不排斥记忆力训练,并且非常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主要是根据幼儿敏感期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自然、轻松、有趣的状态下,通过实物、形象、体验等加强记忆,与传统教育采取死记硬背、近乎痛苦的记忆方法相比有本质的区别,效果也大相径庭。</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专注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专注力对于幼儿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专注力就没有学习效果。虽然幼儿是以动觉学习为主,可以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但是游戏也是需要专注的。蒙氏五大领域教学都需要幼儿在专注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在重复的工作中,幼儿不断加强了专注力。专注力如同钉子一样,只有具备钉子的尖锐和深入才能产生学习效果。</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秩序感</font></h1><h3><font color="#39b54a">现在的幼儿就是将来的成人,现在就要为将来做准备,秩序感的培养就是为将来做的一项重要准备。秩序感是一种习惯,只能从小培养。幼儿有了秩序感,将来生活才井然有序,学习和工作才会有效率、有效果。蒙氏教育日常生活领域的训练和其他领域操作顺序的训练都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秩序感。</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适应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当今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将来人的生存环境会更加复杂。适者生存,从小训练幼儿的适应力尤为重要。一是要适应自然环境,如冷、热等;二是要适应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等。蒙氏教育日常生活的内容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适应力。社会化主题活动非常有利于提高幼儿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延伸教学内容的安全、礼仪等课程也很适合幼儿,如设计防地震、防受伤、防拐骗等课程非常必要。</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独立性</font></h1><h3><font color="#39b54a">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幼儿终究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面对丰富多彩又纷繁复杂的人生境遇。独立性需要从小培养,防止幼儿成为过分依赖成人、心智和能力永远长不大的人。蒙氏教育的目的是把幼儿培养成独立自由的人,蒙氏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感恩心</font></h1><h3><font color="#39b54a">人是有情感的,也可称之为感情动物。低等动物尚能反哺,何况人类。感恩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感恩之心。父母、老师等为幼儿的成长付出是巨大的,虽然可以不图回报,但是必须让孩子懂得感恩。幼儿长大后,与人相处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融入人群、融入团队、融入社会。而且拥有感恩心的人才能体会真正的幸福,付出的幸福感大于索取。蒙氏教育是爱的教育,爱就包含了感恩。</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合作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纵观人类发展史,其中是一部人类合作史。人类从个体能力来说,许多方面还不如其他动物,但却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被称为“万物之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应归结于人类的合作力。不仅仅是体力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智力上的合作。现代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合作的产物。合作力同样需要从小培养,蒙氏教育的混龄教育就非常有利于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合作力。</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协调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一是指身体的协调性,二是指与外界人和环境的协调性。协调性是一种平衡的能力,身体不平衡无法站立行走、无法行动,和外界不平衡,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身体的协调性从出生以后就要训练,感统训练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从小有选择的让幼儿与人相处、与环境互动是协调外界关系的必然选择。</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社交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人是群居的,因此离不开交往交往。交往是人的重要属性,也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当前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下,幼儿社交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蒙氏混龄教育为大孩子和小孩子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蒙式教育中的各种游戏都有利于幼儿社交力的发展,社会化主题活动也是如此。</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反应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反应力也是人的综合素质之一,这种能力也要从小培养。蒙氏教育中日常生活领域、语文教育领域中也有很多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反应力,体育和感统训练更是如此。</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想象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文学创作最需要想象力,自然科学研究也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想象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是一种想象力的延伸,幼儿有着天生的想象力,在幼儿绘画中最能体现。蒙氏教育中语文教育、科学文化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运动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幼儿本性就是好动,所以在教育上称之为动觉学习者。在安全和自由的前提下,让幼儿有目的,有方式的运动。比如蒙氏教育的走线运动,手指谣运动以及传统游戏、舞蹈、幼儿简易武术操等等。运动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动静结合,运动训练和专注力训练交替进行,以达到适度运动、动静相宜的效果。蒙氏日常生活、感官训练对幼儿的运动力培养非常有效。</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分析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分析力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对幼儿来说是有些抽象,虽然不必让幼儿懂得什么是分析力,但是从小培养幼儿的分析力十分必要的。在教育中,不仅要让幼儿知道结果和现象,还要分析过程和本质,让幼儿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在蒙氏语文、数学、科学文化领域都有这方面的训练。</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计算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蒙氏教育之数学领域是蒙氏教育的精华,评价教学效果,计算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计算力的训练极为重要,当今已是数字时代,有数字就有计算。计算是比较抽象的,但蒙氏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数学教育实物化、操作化、形象化了,适应了幼儿的学习规律,采用肌肉记忆方法,使学习效果倍增、终身受益。</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建构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逻辑思维能力是内在空间感,建构力是外在空间感。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是立体思维模式,建构力强的人是立体设计者,由此可见建构力的重要性。建构力也是从小培养的,广而言之,凡是需要动手去做的事,都是在训练建构力。</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表达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表达力即说话,国人即能说又不能说,在非正式场合到处是说话声和嘈杂声,在正式场合却往往噤若寒蝉、鸦雀无声。问题根源在于国人从小缺乏正规表达能力的训练。因为得体、高雅的谈吐是从小规范训练的,在语言敏感期时效果尤其明显。</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表现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表达力是一种语言能力,表现力是行为展示能力,更为准确的理解是一种心理素质,称为表现欲更为恰当。人在一定的场合就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必然要和环境发生互动,这种互动就是表现力。表现力展示的是人的一种人格魅力,是自信心,是气场。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都要规范训练表现能力,展示公众形象、社交气质。</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表演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表演力和表现力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具有能力特点。有人天生就有表演天赋,幼儿的表现力要从小培养。表演力,表达力,表现力是相互联系的,是社交力的综合体现。</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感受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幼儿的感受力比成人更强烈。感受力分为身体感受力和精神感受力。幼儿是心智吸收者,精神感知超过成人,身体感知方面有的弱于成人。身体感受力包括视、听、嗅、味、触五觉。精神感受指喜、怒、哀、乐、愁。蒙特梭利博士所说的“吸收性心智”,很大程度上是指幼儿通过身体和精神感受随时随地进行自然而然的学习。感受力是幼儿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敏感期是幼儿在不同年龄段最适合学习什么的重要选择。</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审美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不仅是一种直观感觉,也是一种心理感觉。审美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环境中通过有意无意的学习、训练逐渐形成的。审美观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的审美趣味更加高雅。蒙特梭利教育不仅是爱的教育,同时也是美的教育。</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创造力</font></h1><h3><font color="#39b54a">创造力是人类最高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创造力是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源泉。没有创造力,人类只能永远在黑暗中摸索。有了创造力,人类前景将是一片光明。创造力是百分之百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产生的巨大质变突破。蒙氏教育充分保护幼儿的创造力,上课时不能随意打扰幼儿的工作,让幼儿在专注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font></h3> <h1><font color="#b04fbb">蒙特梭利教育“二十四个力”,即是幼儿教育目标,也是幼儿教育评价系统;即使起点,也是终点——具有双重属性。</font></h1>

幼儿

蒙氏

教育

训练

培养

从小

创造力

感受力

想象力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