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记忆中难忘的城市

二马在途21248195

<p class="ql-block"><b>前几天战友发来一组照片,这组照片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参军服役整10年的地方——隆昌市。隆昌是我记忆中难忘的城市,也是一个年青的城市,国院于2017年批准其撒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听到这个好消息,曾经在此工作战斗过的我们,为她高兴,为她骄傲!</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当年,这是个不很大的县,面积不到800平方公里,全县人口约80万,建县历史却很悠久,从唐代就开始设县,县城也有1300余年的建城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是内地通往云贵的战略通道,川滇公路的重要转运站。东与重庆荣昌接壤,距重庆180公里,距成都230公里,南接川南重镇泸州市,西与自贡市富顺县相连,北接内江市,原为宜宾地区管理,1978划归内江地区直辖。</b></p> <p class="ql-block"><b>在历史上隆昌曾经是师管区,我在隆昌武装部工作时,听说武装部这座办公小院就是这个师长的公馆。一般的县只是团管,隆昌却比其它县高一级,也可见其地位重要。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作为专区机关驻地。成渝铁路穿越全境,公路直达贵州云南,与周边各县市交通连接十分便利。</b></p><p class="ql-block"><b>这里开发天然气利用较早,是炭黑生产的重要基地,炭黑曾经是军工的重要原料,“圣灯牌”炭黑世界有名,1958年毛泽东主席曾亲临视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有陆海空三军驻军 ,包括野战部队炮兵,内卫守备部队机关,武警部队,大型兵站,空军海军观通站,以及多个军代室和县人民武装部等部队。“三线建设”在这里有多个国防重点工程,有兵工机械厂、国防化工厂、国防电子厂等工厂,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县市。</b></p> <p class="ql-block"><b>该县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境内建有国家大型粮食储备仓库,有的仓库,单个可储存好几十万斤储备粮,抗美援越时这里最繁忙。著名的特产是夏布纺织,闻名遐迩。夏布,是用西南一带生长的一种野生植物——青蔴,取下植物的表皮在水塘浸泡,经过繁琐的加工,人工抽丝纺成线,加工漂洗,用织机织成很细软的蔴布,称为夏布。</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它比丝绸更具有穿着的优点,自古以来是进贡的贡品,专为朝庭生产,也是远销国外的出口商品,一般人如果拥有一件夏布衣服,那这个人就是很有地位了,民间更是用它做成蚊帐,是新婚姑娘的最好嫁妆。这里气候宜人,适合各种水果生长,桂圆,柑桔,蜜桃、甜柚等水果,在田边地头到处种植,产量很高,质量很好。</b></p> <p class="ql-block"><b>古老的城市必有古老的建筑,珍贵遗产还要数这里的几十座石牌坊。隆昌有一种青石非常有名,石头坚硬细腻,可以做建材,也可以做雕塑,隆昌石磨最有名气,做成的石磨工艺品非常暢销。这些石牌坊,过去一直隐藏在小街两边,或是冷落在居民、机关的小院里,孤零零灰头土脸地躲藏,没有人认真瞧过它们。现在,这些石牌坊也正式挂帅升帐了,变成了国家文物,隆昌也因此成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对外正式开放,是中国石牌坊群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县城之一。</b></p> <p class="ql-block"><b>离开隆昌整整40年了,40年前的隆昌,说来令人唏嘘。1968年部队换防来到隆昌,它和很多城镇一样,破旧狭小,县城除了一条由南向北延伸的古石板街道,没有其它象样的建筑。南街、北街是旧时修建,宽宽的青石板大街,显得非常气派,可行人很少,显得非常的冷清。</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街两边都是木质房屋,居住着古老的环境,生活着一群普通的人。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商业打理,也就没有门面,过去的前店后厂,里里外外都是居民房舍。南北街中段是县城中心,主要集中了百货商店,五金公司,银行,电影院,川剧院,供销社,供销社管理的几处饭店, 除了逢场赶集,平时都是门可罗雀。</b></p> <p class="ql-block"><b>一条小巷子向里转个弯,是县政府四套班子、公检法三机关的办公地,东部是参加三线建设的化工部第八建筑公司机关和家属基地,也是县城象样的一处现代建筑。所有的政府机关、家属住地,包括人民武装部,武警部队都是接收旧社会遗留房屋改建。可畏非常艰苦,真正在为人民服务,与民同甘共苦。县政府四套班子,只有一辆美式吉普车为唯一交通工具,这辆车县领导基本轮不上坐,经常还会让给公检法军管会急用。</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当时的县委领导,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县委书记杨祖华,是一个中年同志,做事风格直率真诚,他是第一批“解放”的“三结合”领导干部。“批邓反右”时,造反派对他进行挨斗 ,我还将他接到我的部队加以保护,转业时他还一再挽留我在县里工作,因我的特殊原因,谢谢他的盛情挽留。县革委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翟盛强,也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干部,听说我要转业,他和杨书记一道召集县委班子的主要成员和公安局主要领导与我照像留念,又热情地参加为我举办的欢送会,纯真的革命友谊,让我一直怀念着他们!</b></p> <p class="ql-block"><b>在当时公检法军管会,与地方领导在军管会工作的成员,我们团结合作,成为直诚的好朋友。成员中有蔡景书,原检察院检察长、郭长富原公安局教导员、薛国伦原公安局副局长等几位领导,我是军代表、军管会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工作夜以继日,競競业业,其情其景,现在回忆起来也很感人!</b></p><p class="ql-block"><b>一个近80万人口,每个军工企业又要重点保护,可公检法三套班子的人员加起来不足百人,下辖三个派出所,一个城关派出所只有一名所长一名内勤,管理城镇人口近万人。两个工矿企业派出所,企业编制,由军管会领导,每所也只有两人,管理两个大型企业治安和户籍。</b></p> <p class="ql-block"><b>公检法人员办案出行,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连自行车都得不到满足,出现场经常都是靠两条腿跑步。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政治学习,政保经保重担一人挑,领导都是亲自办案出现场,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如,办公室一个姓郭的打字员,她既打字、校对、装订,还兼做收发,负责全局档案管理,负责电话值班,还要兼办公室内勤,家里还有一患脑瘫的儿子,经常是忙完家中孩子,晚上还会赶到局里加班打文件。我与她多年工作接触,从没有听她说过一声苦,有空我也常帮她整理档案,她总是不声不响地工作,最多是抬头笑一笑,现在恐怕要算是劳动模范了,可那时什么荣誉奖励都没有,至今为她的忠厚诚实深感敬佩!</b></p> <p class="ql-block"><b>40年前的隆昌确实不怎么富裕,经常可以看到爬火车逃荒的人群,车顶上,车门处,都挂满了挑担背筐的人,货运列车更是每节车箱里都挤满逃荒人群。社会治安也不很好,由于隆昌1978年前属于宜宾地区,闻名全国的“刘张王郭”事件,直接受到影响。这四个人都是从军队转到地方的老干部,刘张是夫妻,刘叫刘吉挺,张叫张西挺。</b></p><p class="ql-block"><b>刘是原泸州地委书记,张是原宜宾市委书记,六十年代受到党内处理。“文革”一开始就闹翻案,发展到两派,一派打,一派保,“打”的一派是“保守派”,“保”的一派为“造反派”。两派水火不容,闹得整个四川不得安宁,隆昌也在其中。1968年部队到隆昌时,仍有一个地区被武斗队占领,全县损失惨重,工农业生产停滞,也有很多人员伤亡。</b></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生前视察隆昌炭黑厂</p> <p class="ql-block"><b>隆昌的人民善良友好勤劳,生活是那样困难,但对部队很友善,我们种的粮食、蔬菜,从来没有发生过盗窃事件。当部队收割播种时,生产队社员会集体到部队帮助收割,帮助插秧播种,每当他们帮我们劳动时,我们都杀猪宴请,让他们饱饱地吃上一饨大餐,难得的打一个快乐的牙祭,牙祭是四川人对吃肉的爱称。部队领导和战友更是亲如兄弟,隆昌武装部干部杨喜春,是位参军多年老同志,他负责生产组,我负责公检法,经常一道下乡,兄弟情谊深厚。</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武装部肖培田部长、白宏贵副部长,还有孙副政委包括他们的家属,节假日经常会请我到他们家吃饺子,单身的我们当然非常感激。还有公安局的干部田家猷,是一位老同志,鼻梁上架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一脸的廋骨嶙峋,身体骨廋如柴,可两眼目光烱烱,具有很高的司法实践,审判定罪量刑,认真细致,工作汇报清晰有据,和他在一起合作,非常愉快,至今40年了,仍然难以忘怀!</b></p> <p class="ql-block"><b>1968年部队换防到隆昌,1978年转业离开隆昌,在隆昌工作了10年,确实没有看到隆昌有多大变化。但隆昌天然的风物人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隆昌有勤劳善良的人民群众,在各自劳动的岗位上勇于奉献;有众多的古石牌坊和牌坊群,体现民族文化传承和工匠瑰宝;有毛主席视察过的天然气矿井,为国家建设和国防工业贡献力量;有成都军区谢正荣将军亲切接见的场景,亲身体会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有古老的山寨云顶古寨,被民俗称为“云顶鬼市”的奇观;有在隆昌军旅生活中的乐闻趣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在隆昌,我们还亲自体验了石牌坊旁的桃花山景观;还有隆昌城边的瀑布,战友们经常会到瀑布前看彩虹和水花,大家戏称为“彩虹飞花”,瀑布里石崖壁上有“龙门”两个大字石刻,非常壮观。隆昌的山山水水,风物人情,留下依依眷恋。当从网络上和战友微信中,知道隆昌的变化时,衷心地感到高兴!离开隆昌40年,改革开放40年,隆昌变化40年,由县到市,隆昌美,隆昌未来会更美好!</b></p> <h3>^1968年在隆昌石牌坊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谢谢朋友们观看阅读!</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此感谢隆昌的朋友们!</b></h1><h3><br></h3><h3><b>文字写作/二马在途</b></h3><h3><b>图片来自朋友与网络</b></h3><h3><b>背景音乐来自网络</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