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记忆

王子瑞

<p class="ql-block">一一献给我小学老师和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1959年至2019年,已经60年过去了,让人思念的还是在北大荒八五三~二分场小学那段生活!我多方搜集建校初期校舍和师生们新老照片,汇成了这篇音像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一、小学初创时期</p> <p class="ql-block">分场小学于1957年兴办,最初只有一名教师,7、8名学生,至1960年,1一6年级也不足百人(当年,我们班小学毕业时仅12人)。实行1、3、5和2、4、6分组的复式教学。教室由分场职工住房改造而成。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提出口号"自立更生,自建校舍”。盖房用的土坯和笘房用的茅草均由师生们自备。下图是学校自建的教室,位置在老商店路南对面,教室尚未投入使用,我们就去总场清河中学读书了。记忆尤新的是,毕业时,校长兼班任的吴守仁老师专派两名同学去一队哈蟆通河捞河虾,在他家让师母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为我们庆贺!</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师生们冒着蚊子叮咬,在荒野割草的场景。学生们还从草甸子里向分场的学校背草,大小同学都背得挺多。一团团略带绿色的半干草把人全都罩住了,远远看去,好像一团团草在自己滾动。</p> <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无食堂,学生们在分场机关伙房就餐,三顿饭都在露天蹲着吃。到51节了,天上还下大雪,雪花飘到饭菜上,顿时化成了水。</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8年建成的分场老大礼堂,位于宝(清)饶(河)国防公路小滨桥路西,面向东方的路中央。是由分场基建参谋杨从庠(原国家建设部髙级工程师、1958年下放干部)设计,老铁兵用木笼扣墙建造的。那时晚上,男同学就住在大礼堂的舞台上,每次演完节目或看完电影后,才能铺床就寝。</p> <p class="ql-block">二、班级师生介绍</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员吴守仁老师。原籍陕西省兰田县,是西北大学髙才生,早年在南京军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軍,任部队文化教员。1958年随军到黑龙江八五三农场,开发北大荒。担任二分场小学校长期间,组织全校师生自已动手脱坯割草盖房,身体力行建起新的固定校舍。六十年代初,被调总场宣传教育科下辖的中心校,主管全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农场艰苦奋斗32年,呕心沥血,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享年71岁(1923~1994)。他永远是我们尊敬的好老师!</p> <h3>下是李光老师,1958年南京军区转业军官,是我们自然、地理老师。于2022年3月因病在南京离世。</h3> <h3>下是李竞雄老师,是我们数学老师。现居住江苏杨州。</h3> <p class="ql-block">下是吴洪君老师,不久调清河中学教俄语,后调饶河中学教学。</p> <h3>下是吴蕴莹同学,现在北京市海淀区。</h3> <h3>下是王金荣同学,现在黑龙江安达市。</h3> <h3>下是司秀蓉(司蓉)同学,现在山东威海市。</h3> <p class="ql-block">下是章金香同学,现在四川省绵阳市。</p> <h3>下是李今淑同学,鲜族人,据说在吉林市某学校任过体育教师。</h3> <h3>下是武德民同学,现在安微宿州市。</h3> <h3>下是齐明邦同学,现在河北石家庄市。</h3> <h3>下是王子瑞同学,现在河北涿州市。</h3> <h3>下是李永泰同学,现在安徵阜阳市。</h3> <h3>下是李同义同学,现在江苏泰州市。</h3> <h3>下是吕咸章同学,现在山东昌邑。</h3> <h3>下是张业龙同学,原籍江苏泗洪。</h3> <h3>下是魏丕憨同学,原藉江苏南京市。仅二十多岁因病离开我们。</h3> <p class="ql-block">以上计13人,还有陈北平、朱菊星、陈敬美、吴长青等同学联系不上。其中陈北平是分场首任场长兼书记陈希祥的儿子,他随父亲调动去了八五六农场;后又到北京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涿州市西边的实验场,其父亲在这两个单位均任党委书记。现在,我们都是七十以上的人了,如王金荣同学所说:"像我们这样大岁数,还能打电话、视频,算是幸福啊!" </p> <p class="ql-block">三、我们应是小学首届毕业生</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滨桥小学第4届毕业生,1963年7月的合影,由本届同学刘其立、杨圣林和吴维昭提供。在此,十分感谢他们!</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年条件限制, 我们班毕业时没有合影,也不知属哪届,现在看,1963年是第4届,我们1960年夏毕业,应算是滨桥小学首届毕业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工作后记</p><p class="ql-block">下面是我初参加工作时的学校,以及与尊敬的老师、及部分同学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60年以后,二分场新建的滨河小学校,是1967一70年我工作过的地方。</p> <h3>下面是1985年武德民和王子瑞陪吴守仁老师在二分场大礼堂前合影。</h3> <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二分场小学同学武德民、王子瑞、吴蕴莹与清河中学部分同学看望尊敬的吴守仁老师。</p> <p class="ql-block">2006年春,王子瑞在河北涿州接待李光老师夫妇。</p> <h3>下面是2008年吴蕴莹、王金荣、王子瑞在北京合影。</h3> <h3>下面是2015年齐明邦、吴蕴莹与我在涿州合影。</h3> <p class="ql-block">附:二分场近景。</p> <h3>2019年8月5日,王子瑞于河北涿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