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一首古诗的蛊惑,与一座城市有了不解之缘。感叹在扬州,自豪在扬州,一直想写一篇歌咏扬州的短文,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家园。</h3> <h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也因此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停留,领略这方水土独特的美。</h3> <h3> 扬州美,美在诗文。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让这个坐落于扬州南郊的小镇,举世闻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而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又给这里增添了浪漫故事和千古风情。</h3> <h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诗句,据学者研究,虽有诗出瓜洲、曲江、江都的不同解释,但无外都是歌咏扬州的,这首独步全唐的诗句,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也不知唤起了多少人的情思。</h3> <h3> </h3> <h3> 扬州美,美在色彩。烟花三月,是扬州最美的季节,桃花、梨花、迎春花、郁金香、海棠花等竞相开放,装点着这座历史古城,弥散着扬州城的秀美风韵。“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烟花三月,八方游客争相一睹芳容的琼花,更是演绎了一代君王的浪漫传说。</h3> <h3> 扬州,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城市,一个活在诗词中城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这首唯美的古诗,给了扬州十足的诗气,又引出无数后人,考证“二十四桥”渊源的无限乐趣。</h3> <h3> 扬州美,美在色彩。这里有个园的清雅翠竹,有何园的绚丽枫叶,有万花园的各式花卉。还有冶春茶社里拌干丝、风味糕、翡翠烧麦、蟹黄包,扬州人以吃早茶的形式,上演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色彩盛宴。</h3> <h3> 扬州美,美在瘦西湖。“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句著名的楹联,将扬州瘦西湖的风光刻画得惟妙惟肖。</h3> <h3> 瘦西湖以瘦为美。清朝杭州诗人汪沆,看到扬州保障河一带的豪华奢侈的生活场景,认为与自己故乡西湖同样是销金锅儿的吃喝玩乐之地,不过,一则清瘦,一则雍容而已,所以写了一首咏保障湖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于是瘦西湖这个名字便记载于书,流传于世了。</h3> <h3> 瘦西湖的清晨,宁静而圣洁,清新而淡雅。置身其中,让人不由产生不知是画里还是画外的美妙幻觉。</h3> <h3> 瘦西湖的日出,温暖而深情,绚丽而生机,彰显了扬州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h3> <h3> 烟花三月 瘦西湖美不胜收,如诗如画。</h3> <h3> 扬州美,美在悠闲。如果说扬州城是精致的,唯美的,那么扬州人却是悠闲的,自在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老扬州人悠闲生活的生动写照。一盘干丝、一壶绿茶、一杯小酒,能消磨一上午的时光。</h3><h3> 古巷之中,百年老店人来人往,不减当年繁华市景。闲暇的老人,依旧斜坐在老街的门口,端详过往的路人,享受午后的阳光。</h3><h3><br></h3> <h3> 初到扬州,也曾狭隘地评说扬州人这种贪图享受的生活习性。如今,人到中年,方才体会到老扬州人的生活理念。他们笑对人生、快乐生活,这种悠然更多的是一种从容,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在这充满竞争、节奏超强的当今,让自己放慢一些、简单一些,静心待人,淡然处事,才是人生上乘的修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