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徒步记

正山

<h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是郦道元《水经注》对三峡最为经典的描述。千百年来,三峡奇幻的壮丽山河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赞叹不已,正值清明风和日丽,清风户外十二名驴友整装开启徒步三峡之旅去领略探究三峡绝美风光。<br></h3><h3> 三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城的夔门,东至宜昌南津关滔滔江水顺流东下,碧水黛崖,绝壁耸天绵延二百余公里。此行徒步路线为逆水而上,因三峡大坝的建成,大部分古道及崖壁栈道和纤夫道已沉入江底,完整的三峡徒步必须借助船行分段完成。</h3><h3> 夜宿宜昌,未及细览,宜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宜昌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一一三峡大坝名闻于世,实际上对于有着三国情怀的人来说宜昌有着令人萦怀长叹的特殊情愫,叹惜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天字一号隆中对战略由于蜀汉政权夷陵之战惨败而终亏一篑。宜昌古名夷陵,为报东吴袭荆州杀关羽之仇,刘备尽起蜀汉全部兵力讨吴,但遇阻夷陵,夷陵之战蜀汉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三百里倾尽所有国力,蜀汉上升的峰值直线下滑再也无力经略中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缺乏东线战略策应支持而终致失败,一代名相殚精竭虑终陨落。站在江边,穿越时空,那夷陵战火的杀伐声,王浚千帆楼船下益州伐吴,更有那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苏东坡父兄携满腹才华西出蜀中,无数巴蜀才俊从夷陵长江水道出,一时多少豪杰。</h3><h3>&nbsp;&nbsp;&nbsp;</h3> <h3> 碧水穿崖西陵峡</h3><h3> 徒步是从石牌村开始的,早起计划赶到虾子沟坐班船去石牌,但班船已开走错过,只好包车去胡金滩过渡到石牌村。石牌村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极为显赫的一页,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宜昌便是卫护重庆的第一门户,而石牌村又是门户中的门户,长江在石牌陡然一转形成之字型关隘,石牌是扼守长江天然的咽喉,国民政府构筑要塞重兵驻守,日军要攻陷重庆必先攻占要塞,当年日军集结重兵与国民党部队在石牌反复争夺,“一寸山河一寸血”,石牌要塞经过惨烈的战斗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国军手中,日军始终未打通进攻重庆的长江水道,石牌保卫战因此有着中国“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称,石牌长江岸边要塞依旧,暗堡雕楼堑壕沿江岸一字排开,当年鏖战立时浮现眼前,让我们深深震撼中华民族的坚韧不屈和英勇顽强的精神绵延不绝。</h3> <h3>  石牌村现已开辟成三峡人家景区的一部分,这一段集中了西陵峡风景的精华,两岸崖壁夹耸,陡峭插天,气势雄伟,悬崖几经陡转,长江劈山开石轰然穿流而来几经悬崖阻遏,江浪咆哮奔弛形成滩险流急,那一叶扁舟随急流起伏飞流直下,此时,“群山万壑赴荆门",“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景象油然而生。现在由于葛洲坝的建成蓄水虽水势较缓,峡谷也宽阔些了,但水面泛起阵阵起伏不定的江涛仍然隐约可见当年西陵峡江险滩势如万马奔腾的恢宏。</h3> <h3>  因石牌景区无法通过(通过景区必须购门票),为省下“买路钱",我们二百元包了一条铁皮船从水路绕过景区,大家好似一群偷渡客打趣不止。完整的西陵峡徒步线路要登上岸边的“三把刀”主峰穿越到南沱村,只有在“三把刀”主峰才可俯瞰整个西陵峡的雄姿,时间来不及我们只好沿江岸旅游公路行走,我们不时的停下脚步细细欣赏西陵峡的碧水悬崖,有时竟痴痴地凝视良久,抬头望见“三把刀"主峰峰峰如刀劈般直插插耸立江岸,果然似竖起排排的刀锋。约十公里的徒步到一个叫南沱的小村包车前往三峡大坝和秭归县城。</h3> <h3>  三峡大坝巍峨雄伟,气象万千,真不负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之称,三峡大坝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毛主席当年说的“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早已实现,三峡大坝由于安全因素不能到坝上观看,遥看近二百米高和数千米长的大坝,拦腰截断奔腾的长江更好地造福人类不禁为祖国的强盛发展骄傲不已。</h3> <h3>  三峡的几个县城都是建在山上的,秭归、巴东、巫山、奉节,层层叠叠,层次感很强烈,夜晚的灯火照如白昼,错落有致煊染的这些山城格外别致,景象迵异于平原丘陵的城市,那一层一层逐级而上的山城灯火沿江排开使你感到了山城的热烈,这些山城不再是静谧地歇憩在群山的角落而被现代文明遗落,古老的长江文明走进了现代。很多人慨叹三峡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那古老神秘会被无情揭开面纱而被流俗变异,其实不必叹惜,社会发展的脚步坚定向前,跟上时代的步子,让沉淀的精华再次经历文明的打磨不舍本色未尝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类如何更好地保存它的底色和精髓。</h3><h3> 秭归县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建在山上的县城,老城已沉淹江底,县城是新建的,山城不大,玲珑剔透,坐拥高峡平湖既壮美又灵秀。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秭归绵长的历史韵味,秭归因屈原而名闻于世,它是屈原故里,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灿若星河,屈原是我最喜欢的文人,不仅仅在于他开一代楚辞文风,更主要的是在屈原身上几乎凝结着中国历史上最为集中典型的文人精神,孤高清直不肯屈从于世俗,世人皆醉独我醒,这种独醒的精神在浊世的昏醉中始终不甘屈服痛苦地折磨着他,屈原终以在汩罗沉江以表心志,孤傲的灵魂遗世独立,这种文人精神从屈原开始逐渐地浸润在真正的中国文人当中成为最为珍贵的风骨,我常想这种风骨在金钱和权力肆虐的时代又有几分残留。</h3><h3> 秭归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它同时又是昭君故里,“生长明妃尚有村",秭归走出了一位奇女子走进了历史的传奇,汉家皇帝的不识珠玉和画师毛延寿的阴暗心理把天仙一样的王昭君画丑,历史的阴差阳错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也改写了一段历史,“和亲”这种无奈的政治文化在王昭君身上是喜乎亦是悲乎?无人能够解答,只有那塞外茫茫草原上的青冢在无言诉说。</h3> <h3>  原计划在秭归乘上最后一班的班船去巴东,无奈班船已开走必须等第二天才发班船,现在由于三峡山区建设了多条公路,水运逐渐衰落,秭归到巴东的班船从原来每天两班减为一班,这个情况我们在做攻略时沒有考虑到以致误船,只好连夜乘班车再回宜昌又转乘大巴到巴东,这时已是深夜十一点了,找宾馆住下为第二天徒步巫峡蓄积体力,西陵峡段徒步至此结束。</h3> <h3> 除却巫山不是云</h3><h3>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衫裳”。接下来我们准备用三天时间徒步穿越巫峡,巫峡在长江三峡中以奇秀著称,峡谷幽深,江水百转千回。我们一早就从巴东县城向火焰石村进发,攀登至江边最高峰,果然见夹江两岸奇峰实兀,每座山峰似独立又相连,逶迤延伸不见尽头,回望巴东县城,在晨曦中安然沉睡不忍相离。<br></h3> <h3>  行十余公里下到一个小村,荒凉破败几无人烟,打开地图才知这就是火焰石村,这个村庄在群山环抱之中已远离城市的喧嚣,村里没有公路和外界相通,以前基本上走三峡水道进出,村里的老百姓差不多都已移民出去,不多的几位老人还固守这里,是什么使这些无争的老人还在这里?是家园的情怀还是生活重担的无奈?老人非常淳朴热情,接待我们休息喝水,还帮我们联系小船渡过链子溪。</h3> <h3>  三峡的老百姓非常厚道,载我们渡过链子溪的小船是一对年轻的夫妻,驾船从十几公里外的巴东县城来接我们过溪每人才收十元,象这样还在水道上跑些零散运输的人已经很少了,年青人早已外出挣更多更大的钱了。链子溪边有一个高高竖立的纤夫石,雕刻着纤夫拉纤的形象,在机动船还没有问世时,三峡船运主要是靠纤夫拉曳,那头顶烈日,近乎裸露的身体,脚踩江石的跟辛,纤绳深深勒尽肩膀肌肉和臂膀暴起青筋紧紧拉住纤绳的力量栩栩如生,仿佛生活的全部重负在这背负的纤绳上,我不禁有些眼润了,然而让我释然的是那沉重的纤夫号子声现在已被不时的轮船汽笛声代替了。</h3> <h3>  纤夫道早已被江水淹没,沿江已无法走通,只好又攀登上岸边的山峰沿着之字型的山间小路不停的迂回前行,为少走这种之字型弯路,我们另辟小路直接拔高,这下用力猛了直累得精疲力尽,到达一个叫韦家荒的山顶村庄,韦家荒村可真叫做山顶人家,几乎就在山顶了,从山顶往下看,那长江水像是绿带从远处飘来又飘去,假如乘船从江面看韦家荒你会非常惊奇山顶怎么会有村庄,到底是怎么上去的?从韦家荒村又走之字型公路就到山下江边楠木园村了,楠木园早先是个大村,同样的原因为保护三峡生态,村民也大都移民出去了,村里学校已迁走,破落的教室空无一人,村里同样是几户老人住村,原计划在楠木园住宿再无可能,联系到一小船在傍晚的余辉中把我们送到了碚石乡。</h3> <h3>  在碚石是我们睡的最舒服吃的最好的一晚了,在三峡水道中,碚石是乡镇所在地,接待条件算是好的,乡镇不大看上去千人而已但店肆林立,住在瑞江苑农家乐,老板娘好厨艺腊排骨腊肠腊肉大家大快朵颐,老板介绍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假期游客自助游,做生意也很公道,第二天早早的年轻的农家乐老板就开车把我们送到碚石村的码头乘船去青石徒步三峡最重要的行程一一攀登神女峰。</h3> <h3>  神女峰是三峡地标式的景点,它和剪刀峡相对而视,神女峰在高高的山峰临江站立云髻霞帔,衣袂飘飞,亭亭玉立,她凝望江面若有所思,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乘船经过她身旁,无不被她绰约身姿,凝眸相望而倾倒,写下了无数诗文展开瑰丽的想象而情倾神女峰。我们是从烂泥糊开始野路攀登的,经过近三小时不间断的爬升终于来到神秘的神女峰,走近了看,神女峰是由几块巨石垒就,站在神女峰前,你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瑰丽奇巧的奇峰,她临江屹立亿万年身姿婀娜,眼神顾盼生辉,灵动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是多面的,一会儿你又觉得她端良方正,使你既爱她的灵秀又敬她的端庄。神女峰,你是怎样一个传奇使你亿万年来一直坚守在三峡的怀抱深情地凝眸?</h3><h3> </h3><h3> </h3> <h3>  挥手作别神女峰,她依然是那么娴静淡然,千百年已习惯她的站立和坚守,她已变成一块坚石,任雷电交击,任风雨侵蚀,任容颜逐渐老去,舒婷曾写神女峰:“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我不知道神女峰发生了多少忧伤或者神奇的故事,江水东流,多少才情也随着流转的江涛镌刻在这俏立的坚石上。我们从孙家湾野径下山到江边唤船家载渡到青石村住宿,青石村只是一个十余户农家的小山村,村里老百姓的的房子建在江岸比较陡的山坡上,几乎没有一块平地,但村边就是神秘的神女溪,神女溪同样峡谷幽深保持着原生态,几乎所有的游轮都要停靠在村边的码头上组织游客换小船游览神女溪,旅游给村里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宋清贵农家乐是村里接待条件最好的了,宋清贵大哥人也非常热情忠厚,我们就住到他家了,中央电视台拍摄三峡纪录片也借住他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也曾到宋清贵家进行民情家访和调研,偌大的客厅挂着全家满脸喜气地和汪洋同志合影的照片。此时暮色已临,江对岸的神女峰也被暮霭缠绕渐渐隐去。</h3><h3> 第二天凌晨忽听电闪雷鸣,暴雨骤至直到天明,抬眼望去,团团云雾从江面升起直到千余米的神女峰上,我们惊叹遇上了巫峡最美的景观了,那云雾缭绕在神女峰上又似给神女峰披上神秘的轻纱,云雾在飘,神女峰也似在飘,她临空欲舞一改昨天的娴静淡然,似天仙起舞把轻纱飘舞把仙袂飘飞,此时最能想到的一句诗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眼前神女峰的云雾立时让你领悟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妙境,难怪昔日楚襄王念念不忘和巫山神女“巫山云雨枉断肠"。</h3><h3> </h3> <h3>  巫峡还有更美的十二峰景象,从青石信号塔开始走经过巫峡画廊到建坪乡然后包车去巫山县城,因雨山路泥泞较滑,徒步计划再次调整,遗憾的是巫峡画廊我们只能乘船经过抵巫山县城,在巫山县城提前吃过午饭赶乘中午十二点的班船去大溪乡的军营村开始瞿塘峡的行走,再会了,神女峰,你的神奇延续千万年。</h3> <h3> 长使英雄泪满襟</h3><h3> 瞿塘峡在三峡中仅仅只有八公里,但说险峻莫若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三峡之巅便在瞿塘峡,我最想的是站在三峡之巅俯看那万峰如屏江水滔滔,还有那十元人民币背面的夔门图案,而最难以割舍的白帝城托孤情节。我们从巫山县城登船前往瞿塘峡的起点(应为终点,我们是反穿,瞿塘峡起至白帝城终到军营村)大溪乡军营村,在船上船老大告诉我们船不停军营村而是停靠在红石沟,船行两小时到红石沟登岸,三峡两岸的山村都不大,几户或者数十户星星点点散落在山坡甚至山顶上,三峡的这些山村几乎沒有较大成片的平地,村民们在山坡上斜坡上会种植些红苕、玉米等农作物,对于生长南方平原丘陵的我们来说看到了三峡人民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繁衍生息惊叹不已,这是荆楚长江文明坚韧顽强的体现,有一句话马上跳入我的脑海,先秦时荆楚虽居南蛮,但他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荆楚文化就有这么一个特点,先秦的楚国在未教化的状态下开疆拓土就和中原的诸国争霸天下,我常想,春秋五霸楚庄王争霸中原如果真正取胜的是楚国,或许中华文明的文脉可能不是黄河文明而是长江文明了,但历史却没有这种假设。三峡人大概血液中流淌着这种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因子,随便一颗种子洒落也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开枝散叶,今天的三峡实现了经济结构的重组和产业调整,在去工业产能的背景下三峡库区县几乎没有一家工厂,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去工业的财政缺口,实施的生态保护保证了三峡的绿水青山支持了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保证了长江母亲河的清朗。</h3><h3> 从红石沟开始登山穿越到我们今晚的住宿点平槽村要拔高近千米,山坡上是成片成片的橙林,三峡库区移民后为了村民的增收必须打造产业支撑,几经探索发展了脐橙种植,三峡的脐橙个大皮薄汁多甜蜜已是著名品牌,但因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和农产品的市场不确定风险,这里的脐橙非常便宜,很多农户由于交易成本高甚至不愿采摘,金黄金黄的脐橙经过了寒冬仍挂果树上,我们是一路摘吃倒也感觉减轻了疲累,近四小时的攀登到达了平槽村住进了早已联系好的老村长家,同样感受了朴实热情的接待。</h3> <h3>  今天是徒步三峡的第五天,也是完成三峡徒步穿越的一天,早六点就请老村长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餐,首先是要拔高三百米到三峡之巅,三峡之巅也就是桃子山,山峰似桃,桃尖便是峰顶,也是整个三峡的最高峰,景区正在开发之中。我们沿着蜿蜒盘旋的小路行进,时而离开小路横切爬升,两小时后直达桃子山顶,山顶较宽缓,立有巨石,巨石上是余秋雨先生所题“三峡之巅"四字,大家立时聚拢在巨石旁各种摆姿拍照以示征服了三峡最高峰。登临三峡之巅观景台,江风呼啸而来,江涛的轰鸣也仿佛直上山尖,临空俯看,峰峦叠嶂,从碧空直排排插入江中,果然险峻异常,江上游轮缓缓蠕动。下桃子山是一条悬崖绝壁的古道,古道又似刀尖一般狭仄临空千米,飞鸟难渡,这条古道有一个凶险的名字叫做危石鸟道,我们就是从这条古道下山的,充分体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凶险,其实这条古道作为景区开发项目早已改造,两边护栏及灌木丛生早已沒了险峻,但在古代它作为悬崖绝壁的小道连同沉入江底的栈道从江边数百米高空直列列的穿过,险象环生,确实令人胆战心惊,现代的交通技术改变了它的原貌。</h3> <h3>  桃子山下到江边便是风箱峡而至铁柱溪,瞿塘峡的雄伟险峻此时伸手即握,两岸崖壁对峙,象一把∪字型锁钥紧紧锁住峡谷,这就是著名的夔门,万峰磅礴一江通,上游宽缓的江流被夔门一锁立刻暴怒异常,江水凶狠地撞击崖壁卷起千堆飞浪及漩涡暗流,在铁柱溪还有一个暗礁叫艳滪堆,无数的船只被它形成的暗流击毁沉入江底,这个艳滪堆早已被炸毁消除了水运隐患。人民币十元背面的图案就是夔门,于是赶紧拿出十元人民币对照这个最值钱的夔门,其实古代夔门也是一个关税口,日进斗金,说它最值钱倒也名副其实。</h3> <h3>  走到铁柱溪可乘坐白帝城景区游船上白帝城出景区,与景区工作人员磨叽了半天补了半价优惠票登上了白帝城,白帝城是一个直径不过数百米的江中小岛,刘备白帝城托孤使白帝城赋予了历史的传奇,奉节古为夔州,正是因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临大节不夺志而改名奉节。白帝城托孤凝结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最精妙部分,忠直勤勉,坚守政治道德品质和道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完善的政治品格在君臣之中表现的淋离尽致。</h3><h3> 诸葛亮是所有中国传统政治人物当中政治人格最为完美的化身,他的政治智慧才干人格品质古往今来似乎无出其右,寄托了理想政治家的全部形象。三国是一个纷乱的时代,朝秦暮楚不断的改换门庭甚至自立门户并不为当时社会指责和污名化,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也有选择明主的权利,但儒家政治文化的核心仍是一个忠字,忠君忠道,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在时代的纷乱中写上浓墨的一页,乘主弱僭越上位不在少数,而诸葛亮一生坚守忠君忠道的道统而名垂宇庙。</h3><h3> 白帝城的出师表碑、武侯祠、托孤堂极尽煊染了临大节不夺志的氛围,立在白帝城的江边,看那滚滚长江东逝水,在落日之中似流不尽的英雄血,宝剑峡、孔明碑、八阵图、古栈道无处不在演绎三分天下的纷乱时代,又有多少豪杰的机变权谋随着东逝的长江水付诸渔樵的笑谈中,蜀汉枉有千古奇相诸葛亮也在乱世中第一个覆国,白帝城诸葛亮出师表石碑仍历历在目,再读之使人荡气回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h3> <h3>  五天徒步三峡百余公里,出白帝城再次凝望长江三峡,江水百转千回,阵阵泛起的浪花哗哗的拍打江岸,此刻我不由得吟咏:“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流,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用甘甜的乳计,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三峡,你也带着现代的气息奔流向海,你是中华文明不竭的血脉。</h3><h3> (2019.4.1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