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走,逛庙会😄

红叶

<h3>  上午十点多,刚刚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姐!”刚喊了声,就听到二姐如炒豆子般清脆的嗓音:“忙吗?逛庙会啊去吗?娘、姐姐还有你哥都在呢!要是去马上接你!”“哦!去!”眼下正好无事,趁机溜个号,嘻嘻!于是,跟同事打了声招呼,乐颠颠地蹬蹬蹬蹬跑下楼。</h3><h3> 在大门口约摸等了四五分钟,车就过来了。哈哈,上去一看加上司机一共七个人,我们姐弟兄妹四个人全啦,母亲高兴的笑成了一朵花!大姐夫说,今天慈峪镇庙会,临时起意开上自家的面包车,除了拜访老友,就是去农村透透气。没成想母亲有兴致,兄弟姐妹还真碰巧凑齐了一起。哈哈!小城慢生活,舒适又惬意啊!</h3><h3> 一路上,大家高谈阔论,好不热闹!不觉间十几公里的路程转眼就到了目的地,且直达饭店。</h3> <h3>  饭店就在庙会主街道旁边,于是借着服务员做菜的间隙,我们姐弟兄妹四个陪着母亲逛逛,重又回味一次儿时的欢乐。</h3><h3> 想起小时候,那还是在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距离我们老家也就几公里远的慈峪庙会,就成了方圆十里孩子们的期盼。如果有幸能被大人领着去一次,心里会美美地乐上好几天,不仅会见识好多平日见不到的小玩意儿,还会极大地满足一下味蕾:这手咬上一口热乎乎的带星的麻糖(家乡的一种油炸食品),那手再咬上一截新鲜的羊角葱,那个美味啊,对于正好已近中午饥肠咕咕的胃来说真是一种永远都忘不了的享受!</h3><h3> 此时的庙会街头,已然没有了几十年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景象。农村人现在都不愁吃穿,出来逛逛传统的庙会也许单单就是一种消遣。随便买一点日用品,和有些时日没见过面的老友、熟人唠唠嗑,寒喧上几句,领着刚出生几个月或者蹒跚学步的小娃娃看看和平日不一样的世界……</h3><h3> 我们一边漫步一边闲聊,突然发现一家小摊点正在现场制作一种膨化食品,就是用大米小米还有碎玉米粒加工而成的米棒,色泽很是诱人,于是怂恿母亲买点吧买点吧!嘿嘿,买了两大袋子,花了十元钱,当街一人一个兀自吃了起来。我咬了一口,还热乎着呢,真是香喷喷里!</h3> <h3>  往酒店折返准备用餐的时候,我偷拍了几张哈!</h3> <h3>  酒足饭饱,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母亲说,这是时隔五十年后再逛慈峪庙会,想起了故人,勾起了回忆!一时间唏嘘不已。大家七嘴八舌地侃,我也说起自己儿时一件难忘的事: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吃过早饭,我跟随大姨一起去赶集,大姨不会骑自行车,我们是走着去的,连走带玩等到该回家时已是下午三四点了,我又累又困,拖着大姨不想走。这时,正好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农村男人推着辆自行车走过来,他说他是卖甜瓜的刚好卖完了要回家,他还说:“诺!我车后架两边卖瓜的筐都空了,要是顺路的话,我就捎孩子一段吧!”……噓!这件事要是放到现在,恐怕任谁都不会应的吧!也一定会把人家当成人贩子唯恐躲之不及吧!可那时,人心都是那么的淳朴善良!人与人之间一面之缘就是那么地充满信任!大姨放心地答应了,我也满心欢喜地钻进筐里了……只可叹我年龄小,好心大叔一路提醒我看好自己家,我还是累乏地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大叔叫醒我问,“妮儿,你看到家了没?”,我才发现已经超过自家大概快到村头了,我倒是不急不慌,又让人家送了回来,好心大叔连家门都没进,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这件事情过了这么多年还记忆犹新!哥哥姐姐以前虽听过但直到今天还是连连惊叹!</h3><h3> 一路上,我们一会儿心生感慨,一会儿又开怀大笑。母亲开心地说,年轻的时候因为有你们哪也去不了,而且还晕车,坐车就是受罪!如今,坐车也不晕了,我八十多的老太太哪儿都能去了!“是呀是呀,趁您还未老,我们去哪儿就带您去哪儿!哈哈!”。虽然今天我们没有去领略什么新奇的雅观美景,也没有吃到多么可意的珍馐佳肴,但这份浓浓的亲情在,就是暖暖的幸福!母亲在,我们就有一个共同的家!岁月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个匆忙的身影背后,只要想起这份亲情,就会心存感恩,就会萌生动力,就会倍加珍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