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交流展风采,互相学习促成长--宝塔区第五中学与延安市实验中学开展课程教研交流活动

五中教学处

<h3>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将校本教研落实到实处,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宝塔区第五中学教师与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师于4月16日和4月19日进行了课程教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李培忠校长和张剑萍副校长组织安排,教科室、教学处配合进行,参与学科有语文、英语、数学、历史。活动具体内容有观摩课、分组交流、颁发证书合影留念。<br></h3> <h3> 4月16日下午,全体历史、语文老师进行教学观摩活动。</h3><h3> 张丽君老师,以历年中考重要考点深入课堂,准确把握近五年美国史知识点考察状况,贴近热点设置课堂教学。最后让学生思考对中国梦的实现有哪些启示,让本节课得到升华。</h3> <h3>  高文娟老师幽默开场,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营造轻松平和的课堂气氛。课堂内容是“句子赏析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讲解过程流畅紧凑,语言简明扼要,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课堂互动,举例典型,准确把握了考点。</h3> <h3>  在观摩活动中,两校教师在中考内容、课堂优化、学生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教研交流。</h3> <h3> 4月19日上午,实验中学英语、语文、数学三个科目教师来我校教研交流。</h3><h3> 艾媛媛老师,教授内容是七年级下册“It's raining”阅读部分,整个教学过程重难点突出,衔接紧密,环环相扣,采用了多重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h3> <h3> 李娟老师,在课程设计安排上,充分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针对面积最值问题进行难点突破,使学生得到很大提高。另外,课堂中充分使用几何画板,直观展示图形的动态变化。整节课通过搭建数学专题模型,让课堂上升了一个新高度。</h3> <h3> 《关雎》是诗经中的首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段瑜老师语言丰富优美,感染力强,突出了诗词教学中的美,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在读中悟,把握了诗歌之主旨。</h3> <h3>  观摩课后,各科教师与实验中学老师进行交流。在分享得失之间,我们共同进步。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课堂设计等多方面我们进行反思,教学之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h3> <h3>  几天的交流活动是短暂的,但是心灵的交流、感情的交流则都是长久的。对此次活动,我们将取长补短,努力从各方面改进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br></h3>

课堂

教学

教研

交流

教师

学生

老师

交流活动

语文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