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分美丽,九分哀愁 :2019年4月以色列约旦之旅(以色列篇)

阁色兰香

<h3>  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来源于《圣经》犹太人祖先雅各与神(天使)角力并取胜,神(天使)将雅各的名字改为以色列。</h3><h3> 2019年4月,我随旅行团踏上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只有2.574万平方公里,也许你走过的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一个遥远而凄美的故事,一个国家在3000年的历史中,被38次占领,18次重建,亡国后流浪2000年又在自己曾经的土地上成功复国,重新崛起,不得不说这是20世纪最大的奇迹。</h3><h3> “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一定要到了以色列,站在了耶路撒冷,才能真正理解它所诠释的深刻含义,它的美不是通常意义的外表或风景,而是苦难,是凤凰涅槃般重生的苦难,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耶路撒冷那样被投注那么多虔诚信仰,那么多时刻关注,那么多血腥纷争。</h3><h3>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曾经被视为世界的中心,而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名符其实,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不同文明冲突的战略角斗场,……世界瞩目的焦点,是二十世纪全世界新闻聚焦的舞台。(摘自《耶路撒冷三千年》)</h3><h3> 首先,耶路撒冷被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视作圣城,是人世间唯一享有这项殊荣的城市。圣殿山是犹太教最为神圣的地方,犹太人的圣殿就位于此处,第一圣殿建于前967年,前586年被摧毁,第二圣殿建于前515年,公元前70年被摧毁,现仅剩西墙遗址。西墙已是犹太人世代进行祷告的场所,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耶路撒冷便一直是犹太人尊崇祷告的对象。伊斯兰教在圣殿山以蓝色瓦墙与金光闪闪的穹顶闻名的岩石圆顶清真寺,以及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数百年后复修于原址的阿克萨清真寺,伊斯兰称穆罕默德就是在这儿登宵的,穆斯林将其视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圣地。而圣殿山的一条条狭窄的街道,店铺林立,你可以走上一条著名的苦路,共有14战,基督教认定,这是耶稣身负十字架受难时走过的路,圣墓教堂所在的位置就是耶稣受难地,圣墓则被认为是安葬耶稣的场所。自4世纪以来,圣墓教堂便成为基督徒重要的朝圣地。</h3><h3> 所以归纳一下,耶路撒冷最有名的是1平方公里的老城,老城最有名的是仅0.135平方公里的圣殿山,圣殿山是圣城中的圣城,承载了世界三大宗教共几十亿信徒的虔诚朝圣和顶礼膜拜,而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最敏感的耶路沙冷的问题其实就是圣殿山的归属问题。</h3><h3> 想想这个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中的中东国家,阿以、巴以冲突,5次中东战争都是因它而起。到今天,仍然有人说,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圣殿山。</h3><h3> 说到这里,终于理解了“美丽”与“哀愁”的内涵了,所以相对于那句“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我更能感受另外一句“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留在耶路撒冷"。</h3> <h3>  走近耶路撒冷哭墙,哭墙又称为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西墙是最靠近圣殿最神圣的地方即存放“约柜”的至圣所之处,因此西墙对犹太人来说非常神圣。</h3> <h3>  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是犹太民族2000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这面墙在犹太人心中无比神圣,代表两千年流浪的苦难。</h3> <h3>  祷告时常规的服饰是贴头发戴的小幅,披肩式的祈祷中,坠在衣服四角的流苏,戴在臂上和头上的经文匣。</h3> <h3>  祷告诵经时犹太人蒙上祷告的头巾,代表谦卑受教。</h3> <h3>  正统犹太男人鬓角两侧的头发很长,在圣经旧约犹太人的妥拉经中规定,男性犹太人不能剃脸颊边的须发,包括鬓角的头发,所以这是正统犹太人的传统发型。</h3> <h3>  2007年9月11日新华网报道说,以色列发现一条修建于两千年前的神秘地下通道,考古学家推测,这座地道可能修建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耶路撒冷第二圣殿时期,据说它是最接近圣殿旧址至圣之所的地方。后来,它被称为“苦墙隧道"。</h3> <h3>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哭墙隧道的挖掘,是为了寻找在所罗门时期所建的第一圣殿被毁时,下落不明的犹太圣殿的“约柜”,但仅仅是据说。</h3> <h3>  哭墙上面就是著名的岩石清真寺(即金顶清真寺),金光闪烁的岩石清真寺的纯金大圆顶高54米,直径24米,已成为耶路撒冷最显眼的著名地标。 1994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圆顶覆盖上24公斤的纯金箔,使它彻底名扬天下。</h3> <h3>  阿克萨清真寺灰黑色圆顶,也称为银顶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禁寺和麦地那圣寺,对穆斯林来说最神圣的是阿克萨清真寺,据《古兰经》记载,那是穆罕默德与真主对话的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外表虽然不够金碧辉煌,但内部非常气势宏伟,殿内有53根大理石圆柱和49根方柱,被世人称为“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建筑物和历史文化遗产"。</h3> <h3>  在耶路撒冷有一条称为十字苦路的路,是指耶稣被判死刑后背着十字架走到刑场的那段路,在15世纪被定义为十四站,每一站都有传说,路旁石墙上的十四幅画,清晰地刻下圣经新约中这一哀伤的故事,也记录了耶稣遇难的经历。这条路经犹太区,伊斯兰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最后到达基徒教圣地的圣墓教堂,教堂的中心是耶稣之墓。</h3> <h3>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全程走苦路14站,只有在网上收集几站没有走到的照片(例1站,2站,9站)补充上去。</h3> <h3>第一站:被彼拉多判处死刑。</h3> <h3>  第二站:背起十字架。</h3> <h3>第三站:第一次跌倒在十字架下。</h3> <h3>第四站:遇见母亲玛利亚。</h3> <h3>第五站:古利奈人西门帮助耶稣背十字架。</h3> <h3>  墙上的手印是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极度疲惫时用手扶过的地方。</h3> <h3>第六站:妇人维罗尼卡为耶稣擦汗。</h3> <h3>  这里被认为是维罗妮卡的家,现在是一座维罗尼卡修女院。</h3> <h3>第七站:第二次跌倒。</h3> <h3>第八站:对为他痛哭的耶路撒冷妇女讲话。</h3> <h3>第九站:第三次跌倒。</h3> <h3>第十站:被剝掉衣服。在右侧楼梯口。</h3> <h3>  放在圣墓教堂150多年的梯子。</h3> <h3>第十一站:被钉在十字架上。</h3> <h3>第十二站:在十字架上死去。</h3> <h3>第十三站:被取下十字架。</h3> <h3>  圣墓大教堂的正门大厅是苦路13站,进去后就看到好多人对着一块石板顶礼膜拜,并且争先恐后将自己的信物放在上面擦拭,这是一块膏油石,叫做涂油礼之石,当时耶稣的尸体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后就被放在这块石头上,因此很多教徒将这块涂油礼之石视作圣物…</h3> <h3>第十四站:被安葬在墓穴中。并传说耶稣被安葬三天后,就在此地复活。</h3> <h3>  大理石后面墙上的壁画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情景。</h3> <h3>  苦路十四站,途经有犹太区、伊斯兰教区、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图中的小路可都是千年见证。</h3> <h3>  耶路撒冷到处可见的以色列士兵。</h3> <h3>  飘扬的以色列国旗。</h3> <h3>孩子永远是未来的希望。</h3> <h3>  站在橄榄山高处远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橄榄山遍布基督教圣迹,但是几千年来埋葬犹太人的古老墓园也在山上,从山顶上俯瞰一片墓地。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世界末日来临之时,救世主弥赛亚将从离橄榄山最近的金门进入耶路撒冷,带领犹太人上天堂,因此这里是犹太人最向往的安葬之地。</h3> <h3> 从橄榄山高处可以看到 阿克萨清真寺与金顶清真寺遥相呼应。</h3> <h3>  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园内有许多橄榄树,尤其有8棵古老橄榄树,相传在耶稣时期就存在,其中3棵经科学鉴定有2000多年的树龄。据说客西马尼园在新约圣经中记载,耶稣在上十字架前夜,和他的门徒最后晚餐之后前往祷告的地方,也是耶稣被犹大出卖的地方。所以古老的橄榄树见证了耶稣在此被犹大出卖并被捕的事实。</h3> <h3>  这是耶稣做了三次祷告的石头,上面的雕刻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情景。</h3> <h3>  万国教堂位于耶路撒冷城东部的橄榄山下,毗邻客西马尼园,该座教堂建于1919年到1924年,得到16个国家出资而得名为万国教堂,为拜占庭风格,建筑有圆顶、粗大的列柱和镶嵌图案。</h3> <h3>  </h3> <h3>  主哭耶京堂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教堂似一滴泪珠象征耶稣的眼泪。耶稣走向耶路撒冷时曾预测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四角的瓶子象征是装眼泪的瓶子,这是后人建的袖珍小教堂纪念此事。</h3> <h3>  从教堂里边以十字架为主体,拍摄耶路撒冷的整体或是圆顶清真寺也不错。</h3> <h3>  锡安山是耶路撒冷老城南端的一座山,锡安山的马可楼和大卫墓是锡安山最重要的景点。</h3> <h3>  锡安山的城墙上留下许多弹孔,可见当年的战争有多惨烈。</h3> <h3>  此图是大卫墓里的九支烛台。</h3> <h3>  象征以色列的七支烛台。七支烛台的历史早至2000多年前,是耶路撒冷圣殿山的犹太第一圣殿中供奉的三种特别圣物之一,七支灯盏中间略高于两边六支代表安息日,其条6支象征上帝创造天地六合。</h3> <h3>  马可楼是耶稣与12门徒享用最后晚餐的地点,大厅内的橄榄树金光灿灿,树干强壮,。达芬奇《最后的晚餐&gt;人尽皆知,但当年晚餐所在大厅却空无一物,也许2000年前人们吃饭,就坐在地上,耶稣与他的众门徒就在这棵橄榄树边席地而坐用了最后的晚餐。</h3> <h3>  在马可楼外休息的非洲裔的基徒教教徒。</h3> <h3>  来朝圣的伊斯兰教教徒成群结队。</h3> <h3>  耶路撒冷老城的夜景。</h3> <h3>  夜晚的耶路撒冷老城更加神秘、宁静。</h3> <h3>  曾被掳到罗马的圣殿物品一金灯台。</h3> <h3>  耶稣诞生之地一伯利恒。伯利恒位于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处,属于巴勒斯坦两岸地区。对于基督教而言,伯利恒是耶稣出生地,圣诞教堂位于此。伯利恒最著名的圣诞教堂,名气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圣诞教堂位于耶稣出生的百利恒星洞遗址之上。</h3> <h3>  伯利恒之星洞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里,一枚空心的14角百利恒银星以表示是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并镌刻着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圣坛上空悬挂着15盏属于基督教各派,并在不同时间点燃的银制油灯,昼夜不灭的映照着这块狭小却牵动20多亿基督徒的神圣角落。</h3> <h3>  教堂没有正门,只有一个非常狭小,1.2米高的名为“谦卑之门”的石门,顾名思义,这是表示来到圣地必须躬身而入,据说原来是有宽敞的大门,后来为了阻止阿拉伯军队骑兵长驱直入教堂而改建的。</h3> <h3>  在这个时刻,只能躬身而入,不管你信不信教,都在不经意间表达了对耶稣的敬仰。这也许是当年设计者的用心之处。</h3> <h3>  圣母玛利亚的雕像。</h3> <h3>  在教堂庭院立着一尊雕像,此人名为希罗尼穆斯,他花费了毕生精力,将希伯来语《圣经》翻译为拉丁语,他翻译的拉丁文版《圣经》得到天主教会认可,基督教也因此得以在全世界广泛传播。</h3> <h3>  2012年,圣诞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巴勒斯坦首次成功“申遗”。</h3> <h3>  以色列军队在伯利恒建立了绵延数百里的隔离墙,这就是颇受争议的约旦河西岸隔离墙。想想从以色列建国以来到至今都无法解决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和巴勒斯坦至今都没有建国,不禁感叹,巴勒斯坦才是一个十分哀愁充满悲情的地方。</h3> <h3>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手持冲锋枪的阿拉伯妇女都在一面墙上。</h3> <h3>  我这篇文章着重讲了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两个城市,一个属于以色列,一个属于巴勒斯坦。这两座圣城在各自历史中都承受了磨难、毁灭、战火、摧毁等,我虽然不是信徒,但我相信对于世界而言,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是距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在文章的结尾,我虔诚祈祷:祝愿世界和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