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见精神――元宝山区数学名师工作坊磨课活动观摩有感

云淡风轻

<h3>  4月17日元宝山区师研中心“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精品磨课活动”第二轮在平矿一小展开。工作坊在坊主郑慧颖老师引领,名师付晓辉老师,赵晓华老师,王咏莉老师辅助点评的基础上,安排了平矿一小张维老师,平矿二小吕志贤老师,平庄镇中心校张鸿鹰老师3名教师同课异构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h3><h3> </h3><h3> </h3> <h3>  因为有了前面两天七节课的反复打磨,在当天的课堂上,三位老师都能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知识生成,将“‘理’‘法’相融,如何把呈现的分步竖式和综合竖式建立起联系、如何突破2步积的书写位置”这两个难点一一突破。在评议课环节,郑老师也仅在学情判断,错例使用,语言规范上做了细化指导。三节例课也让我们一小教师感觉受益匪浅。今后计算教学也有了努力的方向。</h3> <h3>下图即为工作坊全体成员和平矿一小部分教师在评议课环节轻松互动。</h3> <h3>  作为平矿一小一名数学教师,在全程观摩了此次活动后,除了在教学方法上的收获,更是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感动于工作坊全体成员严谨务实的工作精神,更感动于工作坊成员,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术,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的人格魅力。</h3><h3> </h3><h3> </h3><h3> </h3> <h3>   在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环节,巩固训练环节,名师们都深入学生内部,倾听学生的讨论,关注学生的想法,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捕捉做课教师未曾注意到的盲点,为教师后续更好的设计教学做准备。</h3> <h3> 每节课都要收集学生的课上练习,量化检查学生课上知识达标情况。对典型错例,亲自与孩子交流,查找分析错例原因。以求对症下药,优化解决办法。</h3> <h3>  郑老师等名师在评议交流环节都是先充分倾听做课教师想法后,再做出评价,尤其还特别注意倾听我们普通一线教师的意见,着实让我们感动。</h3> <h3>  最让人感动的是:这种高强度的磨课活动中,其中的辛苦,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都深有体会。可是工作坊中以郑慧颖老师,王咏丽老师,赵晓华老师为首的名师们,在完成与学生面对面的错例原因调查后,还不忘自己为师之本,不厌其烦为没学会的孩子讲解。图中为郑老师耐心给孩子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时间长达五六分钟。其实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孩子班教师处理的。</h3> 观摩完活动,回到办公室,我的同事都感慨,“名师”还真是师出有名,。严谨务实的精神和人格的魅力还真是相辅相成的。评议会上,听郑老师说,还要选派名师代表送课下乡。想来还是我们师训中心的领导高瞻远瞩,有这么务实的团队,打磨出的优秀课例,一定会开创宝山小数教学的新篇章的。<h3><br></h3>

老师

工作坊

名师

教师

平矿

错例

学生

环节

两位数

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