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

桐子落

<h3><b>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南第一宗祠村——东龙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与石城县交界处,曾是赣北人民南下通往福建沿海地区的捷径。</b></h3> <h3><b>  历史上的东龙富甲一方,以“千年古村、半千古塔、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而名动江西。</b></h3> <h3><b> 旧时,东龙人利用绝佳的区位优势,把自己种的莲子、糯米等农产品贩卖到沿海地区,再把沿海的海鲜产品带到内陆销售,很多东龙人依靠这种差异化的商贸发家致富,东龙曾富甲一方,许多人甚至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开有商号。</b></h3> <h3><b>  东龙村的居民以李姓为主,其中明末清初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就是东龙人。据悉,北宋乾德初年,在石城半迳定居的李翊俊来东龙打猎,看中了这块青山福地,举家迁至此地定居,开启了东龙的李姓家族。</b></h3> <h3><b>  据史料记载,东龙村鼎盛时期,村中有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现存祠堂仅48座,另有书院、义仓各2座,古塔1座,庙宇3座,凉亭5座,石桥、寨堡各4座,隘口4处,店铺和民居建筑共140多间,均保留着赣南客家的传统建筑风格。</b></h3> <h3><b>  民居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位于东龙村西南塅上,体现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客家标志性建筑——“东里一望”。</b><br></h3> <h3><b>  这座总面积约4300平方米的古屋黑瓦青墙、气势宏伟,因由祠堂、廊房、厢房、绣花楼、仆人房、庭院等100多间房屋组成,故又称“百间大屋”。人们从朝东的大门走进,首先看到的是哨房,随后看到一块约200平方米的庭院,庭院西侧是用来接待宾客的“西圃”,再穿过后院则是用作修文习武的“东圃”,里面有上厅和下厅,两侧则是厢房。此外,在古屋的后面,还修建了一堵高约7米、长达50米的护墙。古屋所有的窗户上都装饰着精致的雕花,且镀有薄金,经过几百年风雨的浸蚀,那层镀金已经风化成了淡黄色的粉末,默默地暗示着自己曾经的显赫。</b></h3> <h3><b>  东里一望,也是“仁方公祠”。由李氏下祠二十七世李仁方建造。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峻工于乾隆二年(1737年)。</b></h3> <h3><b>  这是在“东里一望”门前和庭院里记载着历史的文字,代表着一方乡村的首富的人际关系和来自朝庭的荣誉证书,有“江西巡抚”的,往来皆是可圈可点的人物。</b></h3> <h3><b>  族谱记载,“东里一望”的原主人是清代康熙年间儒林朗布政司李仁方。</b><b>这个人特别有意思,建豪宅耗资巨大,资金来源不明,却说自己得了一个聚宝盆,低调做人。</b></h3> <h3><b>  唐代起,客家先民就从宁都东面去福建,当时这里叫东屯。</b><b>人生赢家,于青山绿水环绕中盖百间大屋,置良田千亩,往来皆是名流。</b></h3><h3><br></h3><h3><b> </b></h3> <h3><b>  交叉纵横的古驿道,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白墙青瓦的江南小巷,青砖黛瓦、高低错落、檐牙刺天、栋角相连、气势恢宏的豪宅,古旧的门楣、斑驳的漆痕诉说着历史的故事……</b></h3> <h3><b>  从大门上贴的对联、浓浓的年味和生活气息看,古村这里的古宅古屋里几乎都还有老人居住着。人生不论你经历过什么,过日子过到最后,还是看自己的心气呢。客家人的骨子里就是一种顽强,就是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选择了自己的坚守和从不放弃希望……</b></h3> <h3><b>  东龙古村阡陌纵横,绿树成荫,犹如一个世外桃源,隐于崇山峻岭之中。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古村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东龙村已成为宁都县重要的旅游景点,素有“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 中国封建宗族社会繁荣和谐的典范”、 “中国封建宗族社会兴衰史的缩影”之称,拥有“中国景观村落”、“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等多个国字号名片。</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桐子落 于2019年1月底)</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