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葛明祥老师早期作品介绍册页</h3> <p class="ql-block">葛老师曾著文说《朱泥壶的新生与艺术》具有600年历程的紫砂壶,广为国人喜爱与收藏,究其根本原因,应来自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材质与工艺之优雅,第二是实用价值,第三是历史价值。从泥料的角度去看,正因为紫砂这个材质,才具备了诸多方面的优良特性,且是无法用其他任何材料可以代替或超越的。紫砂这个大家族中,正统的品种有紫、红、黄、绿、黑这五个大类,根据这五种色谱进行调制配变出来许多其他品种,还是跳不出这五个色基。其中被称作鲜艳欲滴的上品是红色泥种的朱砂泥,据有关资料证明,朱泥壶泡高山茶最佳,八十年代后期,紫砂事业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热潮,老壶新壶争先登场,从香港,台湾到大陆的热情经销商们踊跃参与,加上制壶者们积极配合,呼应操作,轰轰烈烈,沸沸扬扬,至今已经二十年有余,人们从混乱的浪潮里,经过复杂的风风雨雨,品着酸甜苦辣,洗练了对紫砂的充分了解与认识水平,然而,真正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却并不是那么简单,本人开始并没有花功夫去研究造型与款式,急于投入进去追求盈利,而是把精力与时间放到了对泥料的认识与钻研这个颇具学问的课题上,正當许多人热衷于仿冒古今名壶,鱼目混珠的时候,我便起步了对古今沙壶泥料的分析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观察与思索,发现古壶中泡茶最香,最受人喜爱,确实柔润可宜者,要数朱泥小品。当然也有较大体型的朱泥壶,只是比较少且大多变形与皴皮纹明显,估计是朱泥的特性所造成。既然茶壶的事业出现了空前的鼎盛,调配泥料的师傅们也不愿落后于形势,各种各样的泥料都有问世,但唯独朱泥神秘無踪,民间所见到的许多無磕朱泥小品壶,和少数朱泥大壶,使人看了实在可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大多数人认为朱泥矿源稀少,实难配制,一些人还诡秘的说朱泥已经绝种,还有人讲的更玄乎,说朱泥受政府控制,要拿去太空制造尖端产品,真是众说纷纭,奇谈怪论层出,我们没有被这些论调迷惑,而是实际的开展了对朱泥壶的研究。从泥质的细度和颗粒的大小入手,首先弄清了朱泥的质地与其它泥料的区别(从朱泥壶里里外外每个部位的表层结构仔细观察所发现)然后在分析它的细腻、光泽红润的色泽到底是源于何因,前前后后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推敲分析,寻遍所有新老山头与矿井,采集几十种矿源材料进行反复试配,总算有了眉目,获得了初步成功。在经过几个月的試制,几经失败,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的理论资料及实际经验,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批朱泥小红壶!(八十年代末)这段描述这是葛老师生前对朱泥壶的一番理解,葛老师的作品已经绝版很久了,主要玩家都是台湾、新加坡、上海和江浙地区和北京的一些大藏家,葛老师的作品受很多人追捧是因为他文人气很足,在生前无数知名画家都喜爱他的作品和为人,纷纷免费给他刻绘壶,而其独门朱泥料更是风靡台湾日本及玩明清老壶的专业玩家,养上一段时间不看款就会让专业玩家认为是清代的作品,泥料稍微泡养就油润细腻至极,他生前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同辈人卖很贵的时候,葛老师自己把价格拉的很低,他说壶是让懂的人用的,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人品、艺品、壶品在当时响彻海内外,尤其是台湾,其死后无数人自发纪念其作品,纷纷出书立传而纪念他,这在中国紫砂史上都是除顾景舟外绝无仅有的现象,当时人称泥与火的艺术之宜兴无冕之王!</p> <h3>由韩国人牵头在海内外征集葛老师的私人收藏作品拍照纪念成册,这在当代紫砂界也是少有的事情,不是真爱,怎能跨越千万里追思!</h3> <h3>葛明祥老师因膀胱癌折磨55岁英年早逝,去世多年后壶友及各界朋友发起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印制出版了陶艺之光,葛明祥陶艺精粹,书籍里满满的评论及藏家收藏的其精品传世之作!</h3> <h3>湛然堂收藏葛明祥老师早期窑变釉孤品梅花水洗!</h3> <h3>葛明祥,1955年出生于宜兴丁山陶业世家,家庭成分为窑户。初为一技术精湛的牙医,1986年起对紫砂泥进行了全面研究,而后转行进入陶艺领域。在紫砂热潮中,首配成功了最精细的朱泥与天青色泥,在台湾岛竖起了一块名牌:祥陶。1995年起,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艺术陶的探索研究之中,同时涉足书画艺术的品悟,领略到了更多的陶艺精髓。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获得了形、釉、火的综合陶艺成就,被誉为“土的技术、釉的艺术、火的魔术”。<br></h3> <p class="ql-block">2008年初识葛老师的壶就被深深吸引,自古朱泥壶就是泥中之精,而葛老师独门朱泥更是超越古壶之韵,越泡养越显古味,曾在过眼众多的壶中精中选优,湛然堂数年间先后收藏葛明祥老师紫砂精品56把之多,每每把玩都感叹斯人远去,独留下这传世之作,并多年来一直以葛壶、晓芳杯、合和昌茶、而为品茶之三趣,葛明祥老师因其人品及执着的精神受人尊崇,许多知名的书画家及文化名人都曾与其合作并免费为其壶刻,在紫砂文人壶中留下了璀璨及不可复制的诸多文化精品,让字画以壶传,壶以字画珍而蜚声四海内外,目前经手见过的分别有:孙晓云、刘二刚、吴冠南、陈传席、王新、陈瑜、崔健、怀一、寇丹、陆康、张志安、熊立新、紫溪等书画大家与其合作的传世经典作品,将实用朱泥小品与文人意趣有机的结合,让紫砂壶这一中国独有的饮茶文化更具雅趣起到了积极的推广及传播作用,多年来许多人只看其壶之润型韵,而忽略壶刻的艺术价值,今特整理出来与壶友分享一二,宜兴被称为“陶都”,尤以紫砂壶一艺著称于世,在此地从事紫砂壶制造者,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然而能流传于世者,真寥若晨星。究其原因,凡以壶谋利为目的者,皆湮没无闻。凡能成名而为后人珍贵之艺术,皆非逐利者所能为也,葛壶因为在90年代就火爆台岛及新加坡、香港等地区,市面上仿品诸多,川蜀尤甚,在收藏过程中也遇到过多次仿品,其中以祥陶秘制底款鸟虫篆之祥字其中一笔为反笔居多,葛壶之印章底款为澳门书协主席陆康先生为其制印,以鸟虫篆为体,因书体形制较难模仿,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出现了很多赝品,更有以其他朱泥料鱼目混珠者,虽有三分相,久养无趣而失光,难慕其髓,国内的朱泥传世之作大多保存在香港茶具博物馆,唯一能与古壶媲美并得古壶精髓的朱泥壶除了葛壶,无人能出其右,其另外独门配制的紫玉金砂泥除了泥料反复考究研配外,火的魔术更是成就了使用后自心而感的今古传奇,达到了紫砂壶泥料呈现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早期入藏的最珍爱的一把朱泥仿古如意,泥料特性在此壶身上表现的极其出色!</p> <p class="ql-block">孙晓云老师与葛明祥刻壶作品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孙晓云,女,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五年,在部队服役八年。</p><p class="ql-block">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十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p><p class="ql-block">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硕导,苏州大学博导。</p><p class="ql-block">2021年当选新一届中国书协主席,也是史上唯一的女性书协主席!</p><p class="ql-block"><br></p>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刘二刚老师与葛明祥刻壶作品欣赏</h3><h3>
刘二刚,1947年生于江苏镇江。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供职镇江国画院,江苏美术出版社《江苏画刊》,南京书画院。先后在南京、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湘潭及海外举办过个人画展。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中国新文人画展”“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h3><h3><br></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吴冠南,江苏宜兴人,1950年生。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大量发表作品及论文和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近年来致力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出版有《吴冠南访谈录》、《花荫说艺》、《鹳南画集》、《画余杂稿》等个人著作几十本。获2004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研究院美术学术奖,“黄宾虹奖“、2004年南京传媒水墨画三年展”傅抱石奖“。2005年被《中华收藏报》读者评为“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中国画家”。2006年,在《中华收藏报》与《中国画收藏导报》联合举办的市场调查活动中,为花鸟画综合评价最高的画家。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h3><h3><br></h3><h3></h3><h3></h3> <h3>陈传席,1950年9月生于山东,江苏徐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评阅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br></h3> <h3></h3><h3>王新,笔名,谷峰。字东轩,号翰香居士,万卷书斋主。书法家、先锋派作家,资深评论家、著有小说、诗歌、散文,现任:《中国艺海网》总编、伯斯教育学院客座教授、《艺海潮音》(内刊)杂志总编、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员、中国建设传媒书画院执行副院长、中国佛学书画研究院常务秘书长、中国水墨名家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创文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等职务。<br></h3><h3></h3> <h3></h3><h3>陈瑜
国家特级书法家
陈瑜,号云仙,1943年出生,福建南安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曾代表省政府和国家将书法作品赠送给来闽协助工作的外国贵宾和华侨作为外交礼物,1981年叶落归根回故里
1999年为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和台湾内政部长张博雅女士代书牌匾。2008年7月为马英九先生和吴伯雄先生的上任书赠书法。 书法作品多体,流传海内外,2006年被中国书库监审委员会批准授权香港国际拍卖资格,并报送给世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同年被全国书画家职称评定和润格委员会评上国家特级书法师的最高职称。
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刊登发表,两次在国内举办个人作品展览。目前正筹备出版书法集。
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华人同乡联合会总会文化部副部长、美中经济文化促进会和美国·中国统一促进会特约书法家、厦门齐荣轩书画廊特别顾问。<br></h3><h3></h3> <h3>崔健,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国内知名画家!<br></h3> <h3></h3><h3></h3><h3>怀一刻壶
怀一,本姓武,1965年生于大同。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绘画作品在美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展出和交流。出版《中国画23家》、《纸上江山》等画集与著作十余种。现主持二月书坊出版事务。
说怀一
文/朱新建
这年头,大家都忙,想揪住个把朋友,从容地扯淡,不容易。怀一却是个优闲、从容的朋友。
刚认识的时候,见他话锋很健,文学、绘画,侃侃而谈。穿着也不怎么讲究,也不怎么忙着接手机什么的,以为他就是“怀才不遇”的一个“才子”,所以叫“怀一”。
玩长了,才知道,他其实在做很多事,很忙呢。写小说,在作家出版社做过文字编辑;又画画,还办起了“二月书坊”,连着编了《画风》《聊摘》《藏画导报》等等好几本画刊杂志,编出了很多精彩的文学艺术类文集、专著。在今天这样书籍、报刊群雄并起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圈内引人注目的明星。我以为他的“悠闲”,“从容”不过是他“举重若轻”的派头而已。
我们在一起玩,当然还是聊画居多,他喜欢金农、齐白石,喜欢那种意境简直、做派朴素的笔墨。我们很“臭味相投”。
我一直以为,把一张纸弄得好看或者不好看一点,对于画画来说,根本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怀一兄的笔墨就“不好看”。苦涩、检淡,却透出骨子里一介书生的文气,北方汉子的豪爽。
我喜欢怀一兄的画。
怀一印象
韩羽/文
2000年,《画风》约稿,印出后,一看主编名字——怀一,下意识里冒出两个字:和尚。
初次相识,是他来石市公干,和当地画友约我一起吃饭。饭后一起去买光碟。这家铺子的老板是个女老板。女老板突然间嘟嘟囔囔,继而骂了起来。我问旁边画友:“她骂谁哩?”画友悄声说:“不知怀一说了一句什么,惹着她了。”我在骂声中挑选光碟,在骂声中走出铺子。怀一正在门外谈天说地,对门里的骂声充耳不闻,修炼得好功夫,刀枪不入。
北京画友来石市办画展,中有一画:仅只一朵花(像是牡丹)几片叶子,如此简单却朴实大气,极具张力,逗得我一看再看。杯水中翻出波浪,胸中定有丘壑。我问是谁画的?办展人说:“怀一。”
怀一二次来石,头回生二回熟,我们一起去太行山村去玩。途中闲话,我说起山村家养的鸡比城里卖的肉鸡好吃。还有枣酒。到村后,怀一急不可待地呼喊房东:“买上五只鸡,炖了吃!”大有樊哙斗酒彘肩之概,我们一怔,房东也一怔。
他曾约我们去过他的老家大同,时虽夏末,游石窟那天,天雨奇冷,一个个瑟缩如冻蝇。怀一双手抱肩如《鸿鸾禧》里的莫稽。我们打趣他:“你从家里出来时怎不多穿一件?”他说,“我本想再多穿一件,可是我老婆说,这么暖和,还再穿什么衣服,我也就没穿。”可他又接补上一句“我老婆说这话时,她还在被窝里哩。”
我又想起在彭城烧瓷器的情景,怀一对瓷器情有独钟。看来人对什么都不能爱过了头,一爱过了头,聪明也会变成傻瓜。就说这画瓷烧瓷吧,在坯子上画的写的是一个样,烧出来又是一个样。为了看那烧出来的另一个样,有一天我睡醒后,只剩下崔海一个人。我问:“怀一呢?”崔海说:“他们都去窑上了。”我说:“不是九点钟开炉么?现在刚七点。”崔海说:“他们六点钟就走了,去窑门口坐着去等了。嘻嘻!”
怀一办了一份《藏画导报》寄给了我,一看,乐了。看那标题:“有大师相的画家全毁在了山东小老板的手里”。看那按语:“这个老板很敢说,这样说别的画家可能会受不了,朱新建怎么办?”;“朱新建是玩禅的,是是,不是不是,是玩转了”;”“老外其实比我们土得不差”;“据说政府开始要管这事了,能不能管好我们就不管了”;“店开大了就能提升质量了吗?想一想国营企业为何都解体了”;“假学术也太多了,跑江湖的也在很认真地说学术,信谁呢?”;“不择手段混职位的人,其实是来骗钱的,人家压根就没想着把画画好了”。
访谈如一盘鸡丝拌粉皮,怀一加的按语像芥末,一下子提起味来了。尤其那口吻,逢事便语,语态便出,逗人开胃醒脾,却又言之中的。
他有两次来电话说要来石家庄,均未成行。我有点悻悻:说话不算数!悻悻之余才发觉,实是真有点想见到他。<br></h3><h3></h3><h3></h3> <h3>寇丹
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世界级知名茶文化者!<br></h3> <h3>陆康
当代书法篆刻家
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幼承庭训得祖父陆澹安指授,学古文辞与书法,后常问教于刘海粟、沈尹默、钱瘦铁、来楚生等,篆刻师事陈巨来。作品苍浑秀润,洒睨豪放。现为世界美术文化交流(澳门)协会副理事长,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颐园书画会理事,澳门书法家协会副理事长,澳门美术协会会员,香港中国美术会会员,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澳门印社社长,珠海印社名誉社长。<br></h3> <h3></h3><h3>张志安
宜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张志安,晚王安石九百零九年,同生于江西樟树临江古镇。1955年鲁迅文艺学院毕业后,任教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苏宜兴轻工业陶瓷学校,书画之外,能诗能文。 江苏省陶瓷艺术协会副会长,宜兴市政协第八,九届副主席。宜兴市美协名誉主席。景德镇画院,徐悲鸿画院名誉院长,《江西诗词》《紫玉金砂》顾问!
</h3><h3><br></h3><h3></h3> <p class="ql-block">合欢壶</p> <h3></h3><h3>熊立新
字立石,号一石
中国陶瓷艺术家
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中国茶酒文化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茶文化艺术研究会第一界评委,紫砂茶具类名人称号、陶刻作品充分体现了以刀代笔的写意风格,其格调高古、幽远,是文人书画陶刻在当代审美语境中的扩荒者,其陶刻作品(荷花鸟语)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艺术博览会(山东)金奖,第十一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特别金奖。
</h3><h3><br></h3><h3></h3> <p class="ql-block">用久了葛老师的壶,你会爱不释手,并且不再爱用其他的壶泡茶,他的壶久用后会有一种拙朴自然的美感,那种古拙之味越发打动人心,由里而外的散发着迷人的玉光,有一种把他放在历史文物中也是那么和谐的味道,在当下紫砂热潮中追求越来越精细的时代,他的作品透着浓浓的的历史痕迹,不做作,尤其是天青朱泥的变化,从初期的蓝到变化的绿,再变化的蓝绿色,在细密的朱泥料的衬托下包浆的悠然之光直夺人心,坊间不明其理,总宣传说是柴窑烧的才有这个效果,其实不然,葛老师的壶早期是煤窑烧造,除了火的魔术之外,适度高温也是恰到好处,而最核心的是在窑内焖窑烧,相当于焖熟的,焖的透而熟成,自然会呈现出与其他朱泥壶不同的风格,这也是大家重金追求其作品,喜爱其作品的原因,喜欢的人就是特别喜欢,看不懂的人也自然看不懂,只有亲自使用过,泡养过他的作品的人才会体会到这个感觉!</p> <p class="ql-block">祥陶秘制款识</p> <p class="ql-block">段泥六方葵掇只壶</p> <p class="ql-block">天青泥六方葵掇只</p> <h3>葛明祥九十年代销台孟臣款一首诗</h3> <p>葛明祥老师早期销台天青朱泥特殊《中国宜兴》款大水平壶,这是拿到后当晚写的一篇小文:春风雨露三月天,茶熟香温忆昨年,前夜已深欲睡,来宝兄忽然来信说得了几件宝贝,葛明祥老师的早期90年代台商定制版大水平天青朱泥壶,知我爱惜而与我夜深分享,这意外的惊喜让我俩都兴奋不已,特约定次日见面细细品味欣赏,昨夜如约而至畅谈至子时后也无困倦之意,一泡六堡茶已淡而无味还彼此陶醉在赏壶之中不知夜深滋味,思绪也拉回到12年前,因为喜爱葛老师的壶,曾经在捉襟见肘的岁月中倾其所有收藏了56把葛老师的壶,在交流和喜爱中终于因为藏不起而逐步交流给更加珍爱他的朋友,尤其是很多书画名家和葛老师合作的作品,至今想起都无比惋惜,刘二刚、孙小云、朱新建、吴冠南、陈传席、张志安、陆康、王新、紫溪先生等均喜葛壶而文气想通,与其合作刻绘于壶身传世于今,虽然现在价值几万金,依然好壶难求其一,来宝兄因福鼎茶山之旅后转道宜兴拜访葛老师爱人蒋彩萍女士,同忆故人多伤感,蒋老师感念旧好,把珍藏多年的葛老师作品拿出来欣赏,忍痛割爱了几把早期作品与其珍藏,方有了我俩的共赏之机,感叹天妒英才,葛老师仙逝已久,在喜爱他作品的壶友中留下了多少千古佳话,从不参与炒作,真正是世人公认的无冕之王,一生致力于泥与火的魔术,他的朱泥壶也和名瓷一样,时间愈长,其火气退的愈多,渐至于无。色泽就越来越美,越趋于古朴、雅致、深沉、柔和,看上去就愈加可爱,耐人寻味。他同时研制鲜见的天青色壶,这类壶也是经他反复研制而成,其色沉着、浑厚、华滋、苍润,而且经专家研究和事实证明,这种天青色壶,使用长久,其色渐变于绿,也是越用色泽越美,一般壶使用长久,只显得旧,而他的壶使用长久,却显得古雅深沉,尤其让懂壶的收藏家珍爱,特别是品饮老茶时更具魅力,此款早期作品泥料温润细腻,滑不着水,古朴素雅,色韵内敛,气韵饱满有张力,绝非一般朱泥可与其比肩,尤其是260cc的容量也是朱泥壶制作的难度,泥中之精,华蕴其内,世人皆喜阳羡土,几人能识其中味,追名逐利的浮躁社会又有几人能感知这天才的遗珠,感念来宝兄知我大爱,心心相惜而转藏于我一二,必备加珍爱,特此文抒心怀,共忆故人[抱拳][抱拳][抱拳]</p> <h3>中国宜兴,因壶宏传,葛明祥老师独门秘制泥料九十年代火爆台岛!</h3> <h3>久养呈现绿变蓝色,宝光莹润,古意盎然,唯葛壶之泥呈此华彩!</h3> <h3>最顶级的泥型火工具足之紫玉金砂泥料,泡老茶的无敌利器!</h3> <h3>南瓜壶</h3> <p class="ql-block">朱泥筋纹器元条菊瓣壶</p> <h3>红艳欲滴</h3> <h3>惊艳之色,已经超越传说中的大红袍泥!</h3> <p class="ql-block">天青朱泥筋纹元条菊瓣壶</p> <p class="ql-block">泥人秘制款识</p> <p class="ql-block">祥陶秘制款识</p> <p class="ql-block">朱泥、天青朱泥菱花对壶</p> <p class="ql-block">湛然堂主(张涛)</p><p class="ql-block">石家庄乐模商城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石家庄市个体私营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省级诚信经营示范单位</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员模范示范单位</p><p class="ql-block">茶行业高端品质及品牌推广者</p><p class="ql-block">合和昌茶业河北运营中心总经理</p><p class="ql-block">福政号白茶河北总代理</p><p class="ql-block">侨宝陈皮河北大区总代理</p><p class="ql-block">知名茶人组织《河北乐茶会》发起人之一</p><p class="ql-block">王奕森大师白茶授权经销商</p><p class="ql-block">陈和震大师九曲红梅授权经销商</p><p class="ql-block">艾艾贴中医养生全国总代</p><p class="ql-block">晓芳窑、日本国宝级茶器重点收藏者</p><p class="ql-block">赵立峰大师手工银器河北独家授权总代理</p><p class="ql-block">王健大师、程新安、余学祥老师苏扇石家庄独家代理</p><p class="ql-block">集山堂祁峰竹刻、吴中虚白张欣威竹刻石家庄独家代理</p><p class="ql-block">成都喜善堂陈正阳金缮及书画扇面河北独家授权代理</p><p class="ql-block">海派名家葫芦匏器、竹器文玩推广和践行者、</p><p class="ql-block">交流电话13930453045、微信同号,欢迎交流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