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巴黎圣母院

重庆依然【艺创文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马嘉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作:🦋依然小雅🦋<br></h3> <h3>这两天各种媒体报道了法国巴黎圣母院的这场火灾,我的神经感官也被众说不一的说法冲斥着,有时候不得不刻意的去捋顺下自己的思绪,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虽说不能把思想境界提升到为世界瑰宝的陨落而痛心,但也多多少少感到有些惋惜——题记</h3> <h3>至于说到历史上的那些恩怨神马的,自认我的骨子里还是爱国主义情结更多一些的,于是乎一方面心疼古迹被毁,一方面对历史的痛恨,痛定思痛,心里就这么纠结着纠结着……</h3> <h3>从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中,我更是看到了许多人在朋友圈大发感慨:"什么该爱的人抓紧爱吧,该去的地方早点去吧,该做的事情赶紧去做吧;什么没有人愿意一直等你,没有地方一直为你存留;有些事情,你以为会是永恒,其实只是瞬间而逝……"</h3> <h3>好在2018年的8月,我曾经跟巴黎圣母院有过一次浅缘,当飞机在法国巴黎稳稳的降落后,我瞬间便被那里人文景致迷住了。人常说,没有去过巴黎圣母院就如同没有去过法国。所以我们一行人,就沿着塞纳河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一路游玩。</h3> <h3>当来到了巴黎圣母院,站在神圣的殿堂外,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了卡西莫多那弓腰驼背的丑陋身影,他是一个合格的钟乐奏鸣家,用他那枯槁的手,一下下敲打出悦耳的钟声,我仿佛看见了爱斯美拉达那娇美容颜,裹夹着那些电影里的情节,一股脑儿的都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h3> <h3>"巴黎圣母院"对于很多没去过巴黎的人,她更多时候是一本书名和一个凄美的故事,我真佩服那个叫雨果的人用他唯美的笔触为后人留下了这部经典。</h3> <h3>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才遗留下的,在这些建筑物外表,不可思议的千变万化之中,却依然存在着秩序和一致。</h3> <h3>巴黎圣母院的顶部是两坐钟楼,南钟楼的巨钟重十三吨,那些画着花草的彩绘玻璃窗,还有撒克逊似柱顶上石刻的树叶和鸟雀,无一不体现出人类的智慧。</h3> <h3>两座塔鈡交相呼应,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h3> <h3>在这远离尘世,接近天堂的钟楼塔顶,是属于卡西莫多的崇高而圣洁的世界,也是孤独而绝望的世界。</h3><h3><br></h3><h3>人们从那里放眼望出去,巴黎密密麻麻的房子被大街小巷切割得七零八落。一阵阵微凉的风吹拂过,似乎连钟楼都感觉到它的温软。<br></h3> <h3>还有格雷沃广场上,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翩翩起舞,身后跟着漂亮聪明的加里;敲钟人卡西莫多弯曲驼背的身躯,在钟楼上来回走动,嘴里时不时发出任谁也听不清的呓语;神父身披黑色的基督教服,籍着幽暗的月光,在钟楼顶层的院墙内悠悠的晃动着,这些电影里的情节一幕幕又浮现在人们的眸底。</h3> <h3>而那些人文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型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却让人类的智慧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他们把继统一而来的这个自由法则,也写在建筑艺术里,一切礼貌始于神权政治而最后民主。</h3> <h3>正如一篇文章里所阐述的那样:建筑艺术一向是人类的大型书籍,是人在各种发展状况里的主要表现形式,它能够是力的表现,也能够是智慧的表现。</h3> <h3>巴黎圣母院前有露天的咖啡馆,如果你有兴趣坐在在那儿喝着咖啡,看着夕阳一点点的落下,任晚霞的色彩在巴黎圣母院白色的石墙上均匀涂抹,心底一定会是另一番滋味。</h3> <h3>八月的天空一片蔚蓝,尤其在这样异域国度,一边品茗着咖啡的香郁气息,一边品读着来自圣母院的人文关怀,仿佛与时代隔空对话,仿佛置身在那个久远的古罗马帝国,自然不自然的就会让心绪扑朔迷离。</h3> <h3>如果此时耳畔还能响起那悦耳的钟声,如果巴黎圣母院没有遭遇这场大火,那该多好!因为它是属于全世界的它属于全人类的文明古迹。此刻,不妨轻轻的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你又会想到些什么?</h3> <h3>因为一切思想,无论是宗教的还是哲学的,都有必要永远流传下去,因为它曾经激历过一代人。</h3><h3><br></h3><h3>如今,让我们共同期待大火后的巴黎圣母院能够在未来的修缮中重生。</h3> <h3>【作者】马嘉皓,山东济南财经大学大一学生,弹得一手流利的钢琴,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每一次游历过的风景用最真的笔触跃然笔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阳光大男孩。</h3> <h3>郑重声明:此文是艺创文学原创文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刊发公众平台,严禁盗用,请尊重作者,维护版权!!!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与作者本人,如有异议立刻删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