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届志愿服务督导人才培训班

千里眼雷达站站长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全国第一届志愿服务督导人才培训班</b></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            2019.04.08 深圳</b></font></h3> <h3>  2019年4月8日至12日,第一期全国志愿服务督导人才培训班在深圳举行。培训班由中华志愿者协会主办、现代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承办、广东省大成慈善基金会全程赞助。三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领域权威专家、一线服务领军人才(即首期督导班学员)共计50人参加本次开班仪式。培训班旨在培养一批熟练掌握相关志愿服务方法与技巧、具备一定实务经验的志愿服务督导人才。在开班仪式上,中华志愿者协会袁媛副会长首先致辞。她指出,目前全国志愿服务快速发展,志愿服务热潮和专业水平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优秀的志愿服务管理人员及督导人才十分缺乏。此次培训班,标志着中国志愿服务从实践到专业的一个新的跨越。</h3><h3><br></h3><h3>  开班仪式由现代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总监陈葵主持,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袁媛致贺词,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总监陈安发就国际志愿服务现状及本班开班期许发言,大成基金会秘书长宋志梅女士对本次培训班提出了极大的学习期望和赞助愿景。</h3><h3><br></h3><h3>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以“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为题,从“新思想、新文明、新志愿——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志愿服务的讲话与回信精神”讲起,分析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专业化水平、发展方向。讲座中也提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的跨越——从实践到专业的理论,指出志愿服务专业督导是专家学者、专业人士从智慧、知识、经验、技术等方面对志愿组织成员进行“陪伴式”、“启发式”、“渐进式”的交流辅导,促进志愿组织建设、志愿项目实施、志愿文化传播、志愿资源持续等方面实现能力提升和成效提高。谭教授在讲座中列举了许多志愿服务实践中督导引导项目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他建议学员们在志愿服务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适应城乡社区的群众需求,不断提供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宣讲服务、惠民服务、助困服务、文化服务、生态服务等等,力求做到“传播新思想有魅力、开展新服务有活力、创造新生活有动力”。</h3><h3><br></h3><h3>  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督导班学员(一线服务领军人才)对话专家,以“京浙粤”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沙龙形式,展开了热情似火的交流互动。来自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名学员们踊跃上台分享。精彩180秒,就是要求上台的每个人必须在三分钟之内表达完自己参加培训的收获和实践中存在的疑惑,现场气氛积极活跃,经过了一轮的发言后,学员们仍然意犹未尽,现场又增加了第二轮120秒更加令人紧张激烈的分享,大家踊跃参与并说出了许多闪光的专业语言和思考。因志愿服务有不同的专业方向,而社会工作本身是一个专业方向,社会工作以志愿服务为非常重要、必要的一种手法,而能够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才如果能够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统筹下开展服务,就会起到志愿服务最好的服务效果即助人自助。学员们高度认可谭教授提出的“1+1”志愿服务模式,即在进行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保持对志愿服务的热枕与学习,也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于志愿服务的参与与学习,通过工作外的实践为志愿服务督导积累经验。</h3><h3></h3><h3>  </h3><h3>  </h3>

志愿

服务

督导

人才

培训班

社会工作

开班

学员

专业

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