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育家书院荣幸请来《中小学管理》管理杂志社编辑部谢凡主任、崔若峰主任、王淑清主任、杨晓梦主任。</h3><h3> 谢凡主任一行四人与郭教授给我们教育家书院的学员做了一天的工作坊,目的是帮助我们教育家书院的校长们提升我们写作能力。</h3><h3> 谢凡主任认为她心目中的好校长是“胸中有大爱、脑中有智慧、心中有定力、行动中有“时代感”。</h3><h3> 校长的专业表达是素养,更是力量,大凡有建树的校长都有很强的专业表达。</h3> <h3> 关注新技术、新问题、新理念、新政策等如何在学校落实。核心素养在学校如何落实。</h3><h3> 选题要准,站在读者和管理者的角度。</h3><h3> 新问题、新思想的角度选题。</h3><h3> 课堂教学越来越进入精细化、深度化。</h3> <h3> 北师大教授 郭华教授说:育是在踩在过去、面向未来的,如果教育只停留在过去,就没有了儿童,儿童一定是面向未来。</h3> <h3> 一篇文章一个魂,解决一个问题。</h3> <h3> 集团化办学,校长没有很多权利,需要人格魅力,道德领导。校长的道德领导,人人履职,人人参与,人人发展。</h3> <h3> 谢主任:基于问题实践与研究,学会自问,找到核心问题;想明白怎么干,干完会总结,讲清背后的理。</h3><h3> 今天的工作坊是面对面的交流与碰撞,让我受益匪浅。专业核心期刊的编辑、大学学者、学校校长围坐圆桌,围绕主题,围猎观点,不断追问,甚至都快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地步,我为这样的真实点赞,为迸发的精彩喝彩,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真问题才是真金白银,尤其是四位编辑老师拿着我们校长的具体文章在剖析,这真是非常难得,值得珍惜。在碰撞中,我能看到了理想学校与现实学校、理想校长和现实校长、理想教育和现实教育的不同样子。</h3> <h3> 教育是需要理想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郭华教授认为,“教育是踩在过去,面向未来的,如果教育只停留在过去,那眼中就没有儿童了。”教师帮助儿童成为儿童也将成为成人。</h3> <h3> 碰撞,是一种深入,是一种帮助,是一种打开。当我们长期在一线学校,冗于事,需要通过碰撞来被点燃,尤其是思维的点燃。</h3><h3> 在几天的教育书院活动中,郭华教授多次说到“<b><font color="#b04fbb">知道什么并不重要,怎么思考才是非常重要的;做了多少事不重要,讲出这样做的道理很重要</font></b>”,价值观决定行为的取舍。平等对话,合理碰撞,这是工作坊良好的氛围,这是一个安全环境下的自由和包容。碰撞时可以是开出了花的,越碰撞越近,越碰撞越会是常来常往。</h3> <h3> 近距离与教育家顾明远老先生学习,他主张: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h3> <h3> {感恩}</h3><h3> 感恩教委领导给我的学习机会,感恩专家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感谢学校同事给予我的学习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