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古镇

小老头

<p class="ql-block">  吴淞江边有许多许多的土墩,据说这是春秋时期,吴王为抵御海寇筑起的烽火台。从江边数起到一千的地方有座小镇,就取名为千墩。千墩后来变成了千灯,不知是否千灯比千墩更洋气,也许为更具想象力吧,反正就这样叫了下来,叫了好久好久。</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千灯很小,确实是这样的。全镇只有一间寺,一方塔,一条街,一处当铺,两棵银杏,几座石桥,还有几个人物。寺是千年的寺,塔和银杏也自有千年时光,一条石条街,造型各异的小桥,东渡扶桑的徐福,昆山腔的创始人顾坚,创江南丝竹的陶岘,高喊“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四才子,这些演绎出了内容更加阔大丰富的“昆山腔”。</p> <p class="ql-block">  顾坚,字颋玉,元末明初戏曲家,昆曲鼻祖。根据《顾氏重汇宗谱》记载,顾坚之父顾鉴,晚年得一子名坚,字颋玉。顾坚自小从姑母学曲习唱,常与“风月福人”杨铁笛、“风月主人”倪云林、“风月异人”顾阿瑛交往,因此自号“风月散人”。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元将扩廊贴木儿听说他善歌,屡招皆不就。与当时文人顾德辉、杨维祯、倪元慎等相友善。据魏良辅《南词引正》一书载,顾坚“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被尊为昆曲鼻祖。</p><p class="ql-block"> 所以,小小的千灯镇是享誉海内外的昆曲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陶岘作为江南丝竹的首创者,晋陶渊明第九代商孙,自幼便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幼时便懂八音,曾撰写《乐録》八章,既定八音之得失,又补《乐府》之所缺。</p><p class="ql-block"> 顾坚纪念馆一楼的戏台上,常有丝竹乐音的飘飞,或缠绵,或悱恻。</p> <p class="ql-block">  顾炎武,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生于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的忠义之节。</p> <p class="ql-block">   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一块白布,白布上写着“避青”二字,意思是“不直国朝恶而避之”。因此人们称他为“避青先生”。他曾六次从家里步行至南京明孝陵哭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p> <p class="ql-block">   顾炎武为明末诸生,少时加入复社,阅读邸报,留心经世之务。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弘光元年,清兵陷南京,他改名炎武,在昆山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离乡北游,往来鲁、燕、晋、陕、豫诸省。遍历关塞,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问友。康熙时举博学鸿儒、荐修《明史》,均不就,后卜居陕西华阴以终。葬于昆山千墩。</p> <p class="ql-block">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顾炎武从小到大读书认真努力,据说外出时则总是骑着一头跛驴,用二匹瘦马驮着几箱书。遇到边塞亭障,就叫身边的老仆到路边的酒店买酒,二人对坐痛饮,咨询当地的风土人情,考究其地理山川。如果与平生所听到的不相符,他就打开书本验证,必定要弄清楚才罢休。骑在驴上无事时,他就默诵诸经注疏。由于用心读书,碰上老朋友往往记不起是谁了,有时掉到崖下,他也毫不怨悔。顾炎武这样勤学,终于成为学问渊博的大家,没人可与之抗衡。</p><p class="ql-block"> 入夜不行,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正好验证了严于律己的品德。</p> <p class="ql-block">   东渡扶桑的徐福,自北方港口出发,随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吴地千灯,在此休整补给物资人员并换乘船只,之后沿长江,抵达东海,开启海上求药之路。</p><p class="ql-block"> 无论出发点如何,徐福东渡的意义在于传播了中华文化,且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航海行为,比郑和早了一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  第一当铺</p> <p class="ql-block">  永福井</p> <p class="ql-block">  江苏最长的石条街,石条下是排水沟,这在多雨的江南非常适合,雨天的街巷不会积水。</p> <p class="ql-block"><b>  小镇上还真有一处千灯馆,馆内陈列着一千五百多盏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灯具,这些灯具,记录的是人类进步创新的足迹,小小的光焰,仿佛是那文明的路标,点亮了那遥远的星际,灯具上遗留的斑驳,倾诉着无声的过往。</b></p><p class="ql-block"><b> 千灯,这个和姑苏名城同岁的小镇,千年的寺,千年的塔,千年的街道,和着千年的爱恋……</b></p> <p class="ql-block">  千灯,在众多的江南水乡古镇中,似乎有点不太闪亮,也不喧嚣,如果能静静地看,悄悄的听,默默的想,这里既有石条街底藏着的古人智慧,婉转咿呀的昆腔韵脚,也有铮铮铁骨的匹夫之责,更有深埋土墩下的千年沧桑。</p> <p class="ql-block">  图文 清茶一杯 小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