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初芽的绿,柔嫩喜悦;梁燕呢喃,树树开花;笑响四面,轻灵交舞。四月里我太和学校收到了县教育局教研室赠予老师们的一份最美好的礼物——“2018国培计划”突泉县中学语文学科“送教下乡”活动。</h3><h3> 2019年4月16日 ,在教研室主任姜维宝老师、教研员吕彦青老师的带领下,携六户中学何长华老师、突泉五中吴灵娟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绝伦的语文课。我县各校语文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听课、研课两大环节。老师们热情参与学习,接受着这场初春时节的甘露。</h3> <h3> 本次活动由六户中学何长华老师的小说里鲜活的小人物主题阅读拉开序幕。</h3> <h3> 何老师以秋香美貌图趣味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分析课文时步步深入,层层解剖。她以课文《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和《故乡》中杨二嫂这俩个小人物为对比阅读分析出发,从课文入手,以关键描写句为突破口,鼓励学生抓住语言点反复咀嚼、品味,以读促悟。其情境化的朗读和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每位学生对人物形象感知的宽度和深度。</h3> <h3> 同时,抓住了本节课重点:对比手法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对比手法对突出人物形象和深化小说主题俩方面的作用。</h3> <h3> 何老师扎实丰厚的文学功底,课堂上每一个细节的独具匠心,让鲜活的小人物跳动在学生们的书本中。</h3> <h3> 精彩依旧继续。第二节课是突泉五中吴灵娟老师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作文课——学写读后感。</h3> <h3> 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知识与乐趣,亲切细腻,挥洒自如,和学生共筑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她先由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感受为导入,明确本节课主题:感。再进行本节课新知识的讲解:从读后感拟题形式到读后感写法的指导(引、概、感、联、结、),再到技法的点拨,无不显现吴老师丰富的理论素养。</h3> <h3> 巧妙的漫画练笔,学生的动笔与表达,教师的例文展示,不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充分扮演好了课堂上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吴老师注重的不是传授现成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知识海洋中的桨,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成功的体验并感受语文的魅力。</h3> <h3> 教研员吕老师认真听课,记录。</h3> <h3> 教研主任姜维宝老师走进教师队伍,认真聆听与记录。</h3> <h3> 优秀教师引领高效课堂,零距离感受优秀教师魅力。老师们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课后研讨交流活动环节开始啦!</h3> <h3> 各位老师认真思索,不断反思。准备研讨主题发言……</h3> <h3> 教研员吕彦青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与鼓励。同时 ,进行了有效指引总结。</h3> <h3> 吕老师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拓展性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是增加阅读面、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好途径。大家不要有畏难心里,我们边学习边实践,齐心合力,集思广益,依据我县学生现状,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以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为核心任务,整合课文内容,带入课外阅读篇目。以“一课一得”为原则,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我们由易到难,共同研磨实践。这两节示范课,何长华老师的主题阅读课给大家提供了思路,吴灵娟老师的作文指导课给大家以方法。<br></h3><h3> 希望这两节课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在今后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在主题阅读和作文指导上有更多更好的创新、创造!</h3> <h3> 教研主任姜维宝老师,加入研讨队伍,面带微笑地倾听每位教师的发言。</h3> <h3> 活动中各位老师也积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十分珍惜本次培训机会 ,因为这次活动不仅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加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让大家有所触动,收获颇丰。会时刻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所学、所研内容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h3><h3> 听课、研课是一种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相信每位老师在过程中都能获得收获与发展。</h3> <h3> 走进国培,感受精彩;研讨成长,历经蜕变;借力起飞,收获幸福。常言道:“教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在树叶间闪动精彩。”。送教下乡活动是把真实可感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送到我们身边。通过示范课,互动点评,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h3><h3>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教研永远在路上,成长的足迹就在脚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