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b><font color="#010101">相信价值教育的力量</font></b></h3><h3>         ——"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第7期</h3><h3>                   网络读书分享交流会侧记</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br></h3><h3>                            【新闻报道】</h3><h3><br></h3><h3>                              ★★★★★</h3>  <h3>  2019年4月16日晚,“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的读友们相聚于"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QQ群,成功举行了一场以"相信价值教育的力量——雷夫研究之六"为主题的网络主题读书分享交流活动。   </h3><h3>        本次网络读书分享交流会所有省级读书会会员全部参加,活动从当日晚6点开始持续两个半小时, 在线参与的人数达310人。      </h3><h3>        活动中,省级读书会优秀读友赵秀英、高博两位老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阅读雷夫作品最后一部分的感悟、思考与实践,特邀会刊编委会委员、专家型校长费聿玲、李冬蕾两位现场进行了点评,执行主编史静适老师以《<叶圣陶教育名著>导读》为话题做提升培训微讲座。活动最后,主持人作总结发言。</h3><h3>        两位读友的极具实操性的读书育人经验分享、两位专家型校长的精彩点评,也引发了在线倾听参与的12地市读书会读友的热议,大家纷纷跟帖留言,发表自己的现场感悟与思想碰撞的火花。整个过程,既有优秀读书代表的“读书”与“实践”的分享,“阅读”与“思考”的传递,又有专家“指导”与“引领”的火花碰撞,整场活动组织有序,气氛热烈,成果丰硕。</h3>  <h3>                             </h3><h3>                             </h3><h3><br></h3><h3>                              ★★★★★</h3><h3><br></h3><h3>         <b><font color="#010101">  【精彩回顾】之一——分享与点评</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                              ★★★★★</h3><h3><br></h3><h3>        优秀读友佳木斯市光复小学高博老师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很多的成果。高博老师以《坚持做好一件事儿》为主题做现场经验分享。高老师从“推荐阅读书目”、“科学指导阅读”、“关注阅读卫生”、“拓宽阅读渠道”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她在教育教学一线带班过程中做法与思考,引起了大家的热议。<br></h3><h3>        高博老师分享之后,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的李冬蕾校长的精彩点评。李校长的点评,一是充分肯定了高老师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二是充分肯定了高博老师“匠心独运,不断坚守的教师与他的学生们共读经典、品味书香”,所带来的的职业幸福感。三是充分肯定了高老师带领孩子们做阅读,而且“长年坚持做好这一件事,使得教师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更是精神的成长”。四是李校长希望所有读友都能像高博老师一样“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能长时间地坚持读书”,“抵御各种喧嚣的诱惑,静下心来才能享受到独有的乐趣。”,做一个“意志力强的喜欢阅读的人”。</h3>  <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b><font color="#010101">  【精彩回顾】之二——分享与点评</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                             ★★★★★</h3><h3><br></h3><h3>        优秀读友齐齐哈尔市二马路小学赵秀英老师以《成功的阶石——意志力》为主题,从“长期目标一次只定一个"、"丰富多彩的社团艺体活动,生动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锻造学生的志趣和意志力"、"意志力虽然有限供应,但它也像肌肉一样,可以依靠锻炼的方式提升"、"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紧密相关,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高越能监控自己的行为。"、"降低意志力消耗,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方法是形成习惯。"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儿童阅读及其他“意志力”的有效方法。赵秀英老师的分享同样引起了现场读友们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赵老师的方法多,而且充满了教育智慧,赵老师善于抓住不同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所以她的教育充满了生命力。<br></h3><h3>        特邀编委、黑河市好老师公益行动负责人、黑河市特殊教育学校费聿玲校长进行了精彩点评。费校长分别从“教师的三种成长境界”、“儿童成长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史的缩影”,“没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等三方面紧扣赵秀英老师的分享内容,回应与肯定了赵秀英老师的积极探索,并借此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与心得。费聿玲校长的点评,让读友们对儿童“意志力”的培养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相信价值教育的力量”。</h3>  <h3><br></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         <b><font color="#010101">【精彩回顾】之三——研修与提升</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                              ★★★★★</h3><h3><br></h3><h3>   本次分享的第三个环节,是“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网络在线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学术召集人北师大乌海附校小学部主管史静适校长做《读叶圣陶,做燃灯者》提升培训微讲座。讲座中,主讲人重点围绕“为什么要阅读叶老?”和“我们怎样阅读叶老?”两大核心问题,以《叶圣陶教育名篇》导读为例,从阅读经典与名著的七种方法入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专业的阅读方法指导。这七种方法分别是:“抢跑法”;“掺和法”;“知人论世”法;批注法;思维导图法;分析阅读法;“六帽”阅读法。</h3><h3>        史静适校长的研修提升讲座,为读友们下一步阅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提供了及时的方法指导。</h3>  <h3>                        </h3><h3>                            </h3><h3>                               ★★★★★</h3><h3><br></h3><h3>         <b><font color="#010101">【精彩回顾】之四——感受与热议</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                               ★★★★★</h3><h3><br></h3><h3>       本次网络在线分享交流会,共收到读友热议跟帖计472条。(部分读友的热议)</h3>  <h3></h3><h3>佳木斯-嵇鸿 18:26:54</h3><h3>高博老师就是酷爱读书的优秀教师,她以身示范,榜样引领,推荐书目,交给方法,搭建平台,交流分享,读写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作水平。</h3><h3><br></h3><h3>哈尔滨-张英南 18:28:58</h3><h3>高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能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她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科学指导,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还提高了阅读的质量,读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事。感谢高老师的精彩分享![强][强][玫瑰]</h3><h3><br></h3><h3>哈尔滨-袁一珂 18:44:38</h3><h3>李校长的点评很有指导意义,尊重学生阅读方法的选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阅读书目和策略👍👍</h3><h3></h3><h3><br></h3><h3>鹤岗-绥滨-任延华 19:20:15</h3><h3>将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意志力和规则意识,制定规则,奖励进步的做法,体现了对力量和价值的尊重,教真人做实事。赵老师的分享诠释和完善了教育者的追求。</h3><h3><br></h3><h3>伊春-解敏 19:23:54</h3><h3>我要向赵老师学习,善于钻研和研究,她对心理学意志力有深刻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及时总结、记录、分析、拓展、延伸,引领学生们热爱而坚持阅读!她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将阅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阅读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有机结合,我要向她学习,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h3><h3><br></h3><h3>齐齐哈尔-龙江-实验小学 19:33:46</h3><h3>费校长的点评基于理论的高度,让我们对赵老师的做法有了理性的认识和理解。费校长谈到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小学老师要陪伴孩子的成长。费校长进而又提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应该有适当的惩戒,否则怎么可能对孩子进行意志力的培养。意志力是每一个人成功的阶梯,说得真好!</h3><h3><br></h3><h3>双鸭山-宝清-刘薇 19:59:44</h3><h3>叶老的书还真是难读难懂,听了史老师的话豁然开朗:抢跑法、掺和法、知人论世法、批注法、思维导图、分析阅读法,相信下期读书理解会更深刻。</h3><h3><br></h3><h3>哈尔滨-李冬蕾 20:01:00</h3><h3>认真学习史校长的讲座,受益良多!特别是他说,“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感触很深!感谢史校长的良苦用心!阅读叶老,就是阅读经典,我们共同努力!/握手/握手</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br></h3><h3><br></h3><h3>  <b><font color="#010101">     【精彩回顾】之五——主持人总结陈词</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                               ★★★★★</h3><h3><br></h3><h3>        亲爱的读友们:"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第7期线上读书分享会已接近尾声,好的尾声即是一个好的开始,从"第56号教室"里走出来,我们即将穿越时光的隧道与"叶老"相约,接受文化的沐浴,经受思想的洗礼。正如李冬蕾校长所言:"读书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旅途虽有无限风景,但抵御各种喧嚣的诱惑,静下心来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坚持做好读书这件事,会让我们的教育生命更有价值,会让我们的教育人生更加幸福。</h3><h3>        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的终身荣誉校长赵翠娟说:"教师,首先是对我们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发掘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优势,并且把这种优势付诸于工作实践。在面对挑战、赢得胜利的时候,就会产生非常坚定的幸福感和自信心。"她表示:"我们还需要学会共享、学会双赢,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向别人学习,我们会发现这不是在比输赢,而是在共同进步,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h3><h3>        感动于刘永胜主任、赵翠娟校长等教育专家们的引领,感动他们为教育事业的亲情奉献。同时感谢参与每一次线上分享会的每一位特邀嘉宾的大力支持,更感动我们每次做分享的好老师们及龙江读书会服务团队的单体强老师和王盛青老师默默的付出。尤其是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各位读友们,百忙中放下手中的工作在这里守候,怎能不说这是一支有理想、有追求的好老师团队。</h3><h3>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会刊的执行主编史静适校长。不计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他伏案为全省300多读友审阅文稿;不知有多少个不休的假日,他在指导龙江读友进行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我们赞叹:好老师就在我们的身边!</h3><h3>        在我们"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这个团队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苏霍姆林斯基"与"雷夫"。不远的将来,我们还会看到当代的"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心底,雷夫爱与智慧的光芒已在我们身上闪放。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愿我们携手共进,共育花朵芬芳!</h3><h3><br></h3><h3>        共读共研共发展,共写共思共育人。愿好老师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阅读经典、坚持教育写作,铸就美好幸福的教育人生!</h3>  <b><br></b><div><b></b><h3>                          </h3><h3>【特别鸣谢 】特别感谢学术指导赵翠娟校长。特别感谢中国好老师龙江读书会优秀读友赵秀英、高博的精彩分享。感谢费聿玲、李冬蕾两位校长的精彩点评。感谢公益管理团队单体强、王盛青、于喜静、史静适四位老师的全力付出。 </h3><h3>                      </h3><h3></h3><h3>【图文撰稿】于喜静</h3><h3>【审        核】史静适</h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