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学习简报 一、相约成都 <h3> 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组干科、硚口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共硚口区教育局党委业余党校联合主办,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承办的硚口区小学教学、德育主任专题研修班培训活动于2019年4月15日至20日开展。旨在提升小学教学、德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着领导的期望,带着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渴望,我们踏上成都之行。</h3> <h3> 简朴隆重的行前会,领导们温馨寄语既言明了学习要求,又对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班委会全体成员精心布置会场 </h3></font></h3> 二、专家引领 <h3><b>授课专家简介</b></h3><h3><b>陈大伟</b>:成都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曾获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区研究课题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师幸福生活、校本研修、观课议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被誉为"桥梁专家"。</h3><h3><b>主讲课题:学校课程与理想课堂</b></h3> <h3>陈教授学识渊博,教育视野广阔,语言幽默风趣。</h3> <h3>精彩地演讲、生动的视频、积极地互动、欢乐的氛围都让我们回味无穷。</h3> <h3><b>李淑英</b>: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小学德育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校外教育分会理事。</h3><h3><b>主讲课题:调整思维模式,走向终身成长</b></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这是一次教育思想与幸福课堂的邂逅。</h3> <h3>一个笑脸,两个微笑,老师做些简单的事情,却能改变学生。</h3> 三、学员心声 <h3><b>(新安街小学 程朝晖)</b>今天陈大伟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理想课堂愿景是一幅完整的图画:学生良好的状态、教师的幸福感、为学生幸福奠基的教学内容和有效合适的教学。这四个方面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h3> <h3><b>(安徽街小学 肖媛婷)</b>陈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因为生命具有完整性,作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多种需要,不仅仅关注知识与成绩。生命具有生长性,需要关注主体性,避免过度教育。我们要尊重生命,具有要对课堂的价值进行发现与选择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多维度观察与衡量各方面的价值并进行取舍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需要不断学习与反思进行提升。</h3> <h3><b>(实验小学 彭杨)</b>陈大伟教授的讲座,是一场电影与教育的邂逅,是一段思考与改变的旅程。教学中需要有穷则思变的思想,教育上需要对孩子进行正面鼓励,一个正分,一个笑脸,两个微笑,老师做些简单的事情,却能改变学生,是他们一辈子的记忆。</h3> <h3><b>(博学小学 王莉芳)</b>芳菲四月,草长莺飞的时节,聆听了陈大伟教授的报告,让我深刻感受到: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这种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如饱尝饕餮盛宴,让我体验着收获的喜悦。</h3> <h3><b>(陈家墩小学 丁蕾)</b>“教师在哪里等学生,学生就能达到哪里。”李淑英主任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悟。身为教师,我们要作一汪源泉,才能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水。我们要成为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成长。</h3> <h3><b>(新合村小学 汪建宏)</b>今天的讲座让我深有感触,产生共鸣。作为一个中层干部,我们自身是怎样的思维模式,与学生与同事构建怎样的关系,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好士兵一定是需要好伯乐的。愿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是那个好伯乐!<b> </b></h3> <h3><b>(中山巷小学 佘云艳)</b>我的几点思考:一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二是要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兴趣特长方向,激励学生朝目标不断努力。三是构建我校“书香墨韵”主体性校本社团,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全面素养。四是要挖掘、培植优秀的家庭育人环境,发挥家长关注教育的“正能量”,让家庭、学校、社会真正实现互补、共赢、共生。</h3> <h3><b>(南阳村小学 姚运城)</b>停止成长就是可怕的衰老。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改变。只有调整思维模式,才能走向终身成长。</h3> <h3><b>(崇仁新时代校区 吕翔)</b>李淑英主任的精彩报告,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在不断努力之中,改变自己,获得归属感、价值感。在超越自我的同时,必然让自己变得更强大!</h3> 四、本季团队 <h3>外联:冯昌明(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h3><h3> 刘 慧(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h3><h3>策划:赵 欣(班 主 任)</h3><h3>协调:杨小妹(班 长)</h3><h3>编辑:文 竹(宣传委员)</h3><h3>设计:姚运城(组织委员)</h3><h3>组稿:王 隽(学习委员)</h3><h3>投稿:佘云艳(一组组长 中山巷小学)</h3><h3> 吕 翔(崇仁新时代校区)</h3><h3>统筹:汪建宏(新合村小学)</h3><h3> 王莉芳(博学小学)</h3><h3> 丁 蕾(陈家墩学校)</h3><h3> 肖媛婷(安徽街小学)</h3><h3> 程朝晖(新安街小学)</h3><h3> 彭 杨(实验小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让我们调整思维模式,</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构建理想课堂走向终身成长!</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再出发,</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寻求幸福的职业之旅!</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