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袁杰瑞

<h3>父亲离开我们快要八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还是牢牢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永远不会离去。父亲是一个充满了睿智的人,性格非常开朗,也非常勤快,做事踏踏实实,他是我们做人的榜样,也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而是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使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父亲留给我们的是满满的爱。</h3><h3>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使我们更加的怀念他。</h3> <h3>父亲1919年4月28日出生于宁波市海曙区毛家巷6号,袁氏家族曾经也算得上是甬上旺族。2005年4月,老宅被公布为宁波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点。清代建筑,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呈三合院式山墙饰五马头墙。老宅格局规整,保存较好,且用材硕大,做工考究,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父亲出生时其实也是家道中落了,他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排行老五,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哥哥很早就外出学生意靠自己打拼了。他大哥是做会计的,我只记得大伯退休时是天津进出口公司的会计,二哥在台湾土地银行任行长,二哥学历不高,但是能力超强,还有打麻将从来不输。</h3><h3>父亲出生后太太平平的日子没过多久抗日战争爆发了,十几岁的父亲中断了学习,辗转到了内地,接着就投身到了抗日救亡的活动中去,父亲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参加了抗日戏剧队的巡回演出,他们为宣传抗日主张、鼓舞士气、激发抗战热情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在戏剧队做过会计,做过舞台技术,什么灯光音响,布景等等都干过,最后还上台做过演员,曾演过《日出》里面的的方达生。</h3> <h3>45年抗战胜利后父亲回到了上海,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投入建设国家的工作中, 他26岁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水利系攻读水利与建筑科学技术,开始了刻苦的学习。期间他二哥因为重庆的银行搬到了台湾,也携带家小到了台湾工作,当时二哥在台湾的银行做高管,生活比大陆要好一点,几次想叫父亲也去台湾,但是父亲坚信大陆的一切也会好起来,国家百废待兴,再加上自己就快面临毕业,一定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的。</h3> <h3>1949年4月从复旦毕业后又在5月份入上海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参加革命工作。接着又入大连大学调干学习,专攻俄语专业,1950年11月到1951年10月在北京空军204部队任俄语翻译,荣立三等功一次,1951年11月到1952年12月在哈尔滨121厂任翻译和土建技术员,1953年1月开始在东北大地的建筑公司一直辗转工作了三十几年。</h3> <h3>1954年同在大连大学学习俄语的我舅舅从中穿针引线成就了我父亲和母亲的姻缘。从此母亲也义无反顾的辞去南方邮电局的工作,跟随父亲北上调入东北建筑公司做财务。</h3> <h3>1955年有了我哥哥,1960年有了我。我们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h3> <h3>1960年父亲被抽调到建工部六局参加大庆会战,会战初期,条件相当艰苦,为解决职工家属的住宿问题,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发明了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应用干打垒方法筑墙这种简易实用的建房方式,俗称:干打垒。住在干打垒里面,大庆冬天的温度低至零下40℃,父亲也是在那时落下了关节炎的毛病。</h3><h3>爸妈怕我和哥哥不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所以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由妈妈回到无锡老家带我们一起生活,而父亲继续在东北大地干他的事业,我们家开始了长期两地分居的生活。</h3> <h3>父亲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当时大学毕业的他评上工程师以后工资还是很高的,小时候每个月都会看到妈妈按时收到父亲寄来的汇款,我和哥哥的生活过的无忧无虑,从来没有为吃穿发过愁,每次开学我们都是第一天就把学费代办费带去交掉的,这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交学费都不成问题的,可是我们小时候人均生活费每月10元以下的人都不少,5元钱的学费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每年过年父亲有探亲假会回来过年,最早父亲从大庆回来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才能到无锡,在那物资缺乏的年代,每次父亲还要背着大包小包给家里带好多的东北特产,大豆,白糖,葵瓜子,黑木耳,蘑菇,哈尔滨秋林公司的红肠,酒心巧克力,火车沿路也会买上好多好吃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有符离集的烧鸡,唐山的麻糖,天津的大麻花,北京的萨其马等等。父亲在家也是天天起大早给我们买早点,还会天天做好吃的菜给我们吃,譬如红烧牛肉,烤麸,干煎带鱼,鸡蛋红烧肉,烤鳗鱼,还有宁波炒年糕等等,有时候还会带我们去宁波老家看望大伯父一家 ,我们还有机会坐宁波到上海的大游轮。父亲年轻时在戏剧队呆过,所以也是有点艺术细胞的,他在家也常常会哼哼京剧样板戏啥的,口琴吹的很好,游泳也很好,生活很有情调,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是非常欢快的,等假期一到我们就要送父亲到车站回东北上班,每到这时随着火车汽笛响起带走了父亲,我们总会默默的难受一晚上。</h3> <h3>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为他曾经在解放前把生肺结核的妹妹和他的母亲送到了台湾他二哥处,所以一直被怀疑是潜伏特务,不停的被要求交待问题甚至遭毒打,还被监督劳动,要求往货车上运石子,直到累得吐血,还被减了工资,那段时间妈妈的心是一直揪着过的,她不断的写信去劝慰父亲,要他坚持,再坚持,我们不能没有他啊!好在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忍受了一切不该忍受的屈辱,熬到了文革结束,使我们能够保持一个完整的家庭。父亲一直遗憾没有让我们兄妹接受一门艺术教育,学习弹奏钢琴或者是拉个小提琴,但是我觉得在那动荡的年代多少人家家破人亡,我们能够有父母陪伴成长已经是很幸运了!</h3> <h3>文革结束后,父亲的政治问题也搞清楚了,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在自己的寒冷地区建筑领域大展身手。不久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前对父亲的工作了解也不多,只知道他文革以后经常跑北京建工部,我高中毕业那年跟父亲去北京,他把我扔在堂哥家里,他自己跑建工部办事。后来在单位悼词中才了解到父亲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会冬季施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等。</h3> <h3>在东北大地上,父亲从一个土建技术员做起,踏踏实实,奉献了自己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技术科长、省建四公司副经理、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务。1980年5月~1987年7月在黑龙江省建工局技术处、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工作,历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所长等职务。</h3> <h3>1984年在第二次东北三省科研所协调会上。</h3> <h3>国家科委主任宋健、黑龙江省委书记、哈尔滨市市长等领导视察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研究所。</h3> <h3>去全国各地和同行交流学习。</h3> <h3>这是父亲出国赴丹麦格陵兰岛参加会议,考察寒冷地区冬季施工技术。</h3> <h3>和中外建筑专家在一起。</h3> <h3>出国丹麦途中</h3> <h3>在丹麦和留学生在一起。</h3> <h3>和建工部派出专家一起合影</h3> <h3>这是父亲赴美国参加建筑专业会议并做大会发言。</h3> <h3>在父亲出国到了美国期间,他二哥特意从加州赶赴华盛顿,携儿子女儿一起与父亲相聚。</h3> <h3>这是和哥嫂在侄子新泽西的家中做客。</h3> <h3>父亲68岁才从岗位上退下来,离休回到无锡安度晚年。父亲三十多年扎根黑龙江,热爱黑龙江,建设黑龙江,忘我的工作,为早期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和寒冷地区的建筑施工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因此获得了很多的荣誉,1979年他被授予大庆油田会战标兵称号;1980年被评委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8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级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政府直属机关、省建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h3> <h3>回到无锡后他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参加滨湖区老干部局组织的各种活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h3> <h3>参加社区的座谈会。</h3> <h3>每次参加老干部组织的活动他都背着单反相机热情的为大家合影留念。</h3> <h3>始终关心国家大事。</h3> <h3>父亲晚年的生活也比较充实,他和母亲都喜欢看体育比赛,中国男女排,乒乓球比赛是必看的,报纸杂志也订了很多,也喜欢静下心来看书,喜欢摄影,也喜欢追剧,喜欢美食,品茶,还坚持打太极拳。</h3> <h3>还荣获过乐天老人的称号。</h3> <h3>父亲七十岁留影。</h3> <h3>父亲的二哥四十年后回国省亲父亲全程陪同。从杭州到宁波到上海到无锡到北京,一路非常开心,这是在杭州和亲朋好友合影。</h3> <h3>父亲八十大寿全家福</h3> <h3>大侄儿从北京回宁波途中专程来看望父亲。</h3> <h3>摄于父亲九十大寿</h3> <h3>2009年父亲91岁的时候感觉身体有点不舒服,体重也降了好多,去医院看了好几次都没有找到原因,后来中医院的一位主任医生提醒到老年人应该注意一下前列腺问题,然后开了化验单,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有PSA这个前列腺癌的特异指标,父亲之前体检从来没有查过,后悔啊!化验结果已经是100加箭头了,标准是4,后来马上做了一个抑制雄性激素的小手术,短时期内效果还是不错的,父亲的身体和精神都基本恢复正常了,但是半年以后这个指标又开始慢慢往上爬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前景不容乐观了,但是父亲还是能保持良好心情,能继续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院期间要求我们每天带报纸杂志给他看,看到我在喝咖啡,他说这么香给我也来一杯,他自始至终很乐观,只要精神状态好,还会跟我去公园玩。父亲对生死看的很开,他一直都说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更何况我已经活过了90,大大超过了平均寿命。</h3> <h3>2011年6月24日父亲走完了他的一生。在父亲自己整理的相册里看到了他加注的两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且让我理解为既然人最后都会走这条路,那就让我们坦然接受吧。父亲生前一直主张我们应该要积极的生活,快乐的生活,老爸我们一定会把你的生活理念传承下去的!———写于父亲大人一百周年诞辰之际。</h3> <h3>单位的期刊当年刊登的悼念文章。<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