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帝陵

江南风

<h3>  黄帝陵,位于黄陵县城北,北距延安124公里,南距西安165公里,延安乘大巴2个小时到黄陵,游览黄帝陵两小时,再乘大巴2个半小时到西安。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黄帝陵。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以来,黄帝陵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h3> <h3>  印池,轩辕广场北,是条蜿蜒的沮河。沮河古称“姬水”,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这段沮河,因在印台山下,故又称为“印池”,其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传说黄帝总在此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即为黄帝置印的印台山。印池占地300余亩,水域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46万立方米,使黄帝陵山环水绕。</h3> <h3>  轩辕桥,印池之上,横跨着一座通往北岸轩辕庙的轩辕桥。轩辕桥为仿灞河古礅梁桥,全长66米,宽8.6米,高6.15米,共九跨。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桥体全部采用花岗岩,每根石梁长5.71米,重10吨,由121根石梁铺砌而成,给人以粗犷、古朴、厚重的视觉效果。</h3> <h3>  龙尾道,轩辕庙前的龙尾道,共设95级石质台阶,经五个踏步组逐级登高,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h3> <h3>  山门,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山门位于轩辕庙中轴线上,为仿汉风格的石质建筑,建筑面积224平方米,五开间布局,4.8米高的18根柱子为花岗岩整条石。庙门台基比庙前广场高出2.72米。庙门正上方石匾“轩辕庙”匾,为蒋鼎文先生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h3> <h3>  黄帝陵古柏,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h3> <h3>  黄帝手植柏,位于山门内西侧,距今已有5000余年,相传为轩辕黄帝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又称“轩辕柏”。 柏树枝干苍劲挺拔,树叶青翠,主干略向南倾斜。树高19米,胸径11米,其冠如盖,其势巍峨。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书:“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h3> <h3>  诚心亭,原称过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h3> <h3>  碑亭,位于诚心亭北面,形式与诚心亭相仿,面积较之略大。</h3> <h3>  亭内现存石碑四通。东侧二通,前边一通是孙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黄帝赞”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h3> <h3>  后边一通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1942年冬为桥陵改称黄帝陵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此碑原立于黄帝陵墓之前,解放后被郭沫若题字碑代替,现存石碑为重刻碑。</h3> <h3>  西侧二通,一通是邓小平为黄帝陵的题词碑,碑上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署名邓小平,时间是1988年。碑身高3米,宽0.9米,厚约0.3米。</h3> <h3>  西侧另一通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为进一步营造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抗日的社会舆论,国共两党代表共赴黄帝陵,共同举行公祭仪式,这是两党自成立以来,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共同公祭中华民族祖先黄帝陵。共产党派出的公祭代表是林伯渠,国民党派出的公祭代表是张继。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两党的《祭黄帝陵文》。共产党《祭黄帝陵文》系毛泽东亲笔撰写,林伯渠诵读:</h3><h3><br></h3><h3>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h3><h3>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h3><h3></h3><h3> 毛泽东这篇祭文古朴厚实,语言庄重有力,中华历史功底深厚,仅开篇前八句就写出了轩辕始祖建立华夏民族的丰功伟绩。接下来的十句,着眼于当今之变。描绘我中华民族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磨难。接着又追忆了我先祖黄帝勇战蚩尤于涿鹿的故事,借古喻今,号召向英勇的祖先学习,继承祖先的勇武精神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紧接着又从光荣历史的回忆中进入当下的现实,谦虚地自称自己及他的战友才干不够,但仍然要为处于危急中的祖国而战。然后,为抗战出谋划策,指出只要全民族及各党派团结一心,组成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内进行政治改革及实行民主共和制,那么就不可能打不败敌人。最后,回到祭文立誓明志的主旨,昭告列祖列宗,全国人民整顿军备,收复失地,保卫主权,皇天浩荡,以此为鉴。整篇祭文的层次结构极为分明,读来令人肃穆奋然。任弼时认真品味领会祭文后,指出:“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h3><h3><br></h3> <h3>  港、澳、台祭文碑,分别为:香港回归纪念碑、澳门回归纪念碑、“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黄陵谒祖祭文碑。</h3> <h3>  黄帝脚印石,1956年出土于黄帝陵东南2公里的周家洼村,青石面上,镌刻有脚印一双,长62厘米,深2厘米,经鉴定为汉代文物,1965年移至轩辕庙。后人因敬仰黄帝的勤劳和功绩,雕刻了这幅巨型脚印以示纪念。</h3> <h3>  人文初祖大殿,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庙院中心。重建于明朝,1959年曾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重修。人文初祖大殿占地282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正殿门楣上悬挂有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夏祭陵时所题“人文初祖”大匾,字体铁画银勾,刚中藏秀。</h3> <h3>  殿前香炉、烛台。</h3> <h3>  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放一尊巨大的石刻轩辕黄帝浮雕像。浮雕像以东汉恒帝建和元年(147年)建于山东济宁嘉祥的武梁祠黄帝石像为蓝本,适当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放大刻制而成。雕像石料采用陕西富平墨玉,高3.6米,宽3.3米,重11吨。浮雕轩辕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神龛四周图案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h3> <h3>  文物陈列。</h3> <h3>  祭祀广场,位于人文初祖大殿北面,占地1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举行祭祀活动。广场地面为花岗岩石铺就,南端东西两侧各建三出阙,阙前台上摆放着八尊青铜铸鸿叔簋(guǐ);东西两侧分列着九尊高2米的青铜铸牛鼎和代表56个民族的56面龙旗。此外,东面还有一口龙魂大钟,西面则立一面龙威大鼓。整个祭祀广场,庄严肃穆,威风凛然。</h3> <h3>  龙魂大钟,用于公祭轩辕黄帝陵的礼器。钟体全高3.8米,口颈2.456米,重13吨。以陕西周原出土的周代铜钟为主型,以汉代画像黄帝功德为主图案,以周原出土的龙凤玉饰和祥云纹为底饰,钟纽为双凤耸立,两侧以双龙为扉棱,钟面正中心为篆体“龙魂”二字。钟的整体造型庄重凝练,独特精美,表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体现钟铭盛世、龙凤呈祥、天人合一的意蕴。 </h3> <h3>  轩辕殿,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36根高3.8米的圆形石柱围合成40米×40米的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履巨型覆斗屋顶,体现了“黄帝明堂”风貌。屋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殿内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隐喻传统 “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祖国大地。整个轩辕殿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阳光雨露,象征着中华远祖质朴的宇宙理念。黄帝石刻像伫立在殿内上方。</h3> <h3>  轩辕黄帝像石碑,总高7.6米,基座宽5.68米,厚3.48米,正面和背面两块巨型石料各重约16吨。其造型特点既像传统的祖宗牌位,又似传统陵墓前的石碑,同时又如一座古朴的神龛,按照传统文化观念,名曰“神主”。石碑正面刻轩辕黄帝像,此像与人文初祖殿黄帝像一样,高3.9米,宽2.6米,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法加工而成,由16块青灰花岗岩巨型料石构成甲骨文的“祖”字形,呈现出严谨朴素、重拙写实的古汉风韵。</h3> <h3>  轩辕庙西侧,有公路通往桥山黄帝陵园,可以步行上山,也可乘坐景区交通车上山。陵道和神道是进入陵区的重要通道,沿山体采用形断意连、曲不离直的手法修筑。总长455米,其中陵道260米,神道195米,宽均为5米,全部用花岗岩条石铺筑,共277个台阶。</h3> <h3>  下马碑,距黄帝陵约200米的神道旁,树立着一座明朝嘉靖年间树立的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行至此处,均下马下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h3> <h3>  龙角柏,又称“麻花柏”,因处于黄帝陵“盘龙岗”龙头上方,对称各一株,形如龙角而得名。</h3> <h3>  树身拧着,果然象“麻花”。</h3> <h3>  汉武仙台,陵园左侧一座24米高夯筑高台,始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为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所立,落款为“池南唐琦书”。《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兵士于此起土筑台,以土堆成,翠柏围之。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h3> <h3>  棂星门,穿过汉武仙台旁的棂星门,登上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h3> <h3>  汉武仙台上穿过巨柏看棂星门。</h3> <h3>  黄帝陵园四周顺依山势,修有绵亘不绝的青砖围墙,高1.6米,涂以红色,象征至尊至伟。墙头为红椽绿瓦,古色古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h3> <h3>  黄帝陵冢前为祭亭,亭宽10米,深6.15米,建筑形式为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与各种供品等,亭中置一高大石碑,碑高4.3米,宽1.2米,上刻“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受毛泽东嘱托,于1958年5月手书。“黄帝陵”碑后还立有一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轩辕黄帝在此乘龙升天时,人们不舍得他离开,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黄帝陵系衣冠冢。</h3> <h3>  黄帝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西北面东南,为扁球状土冢,高3.5米,直径16米,周长48米,有砖墙围护。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h3> <h3>  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北,海拔高程994米,是陵区最高点。建筑形式取材于汉代阁楼,造形具有仿木构筑特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石贴面建筑。阁高五层约20米,为4.2米×4.2米的方形,建筑面积160平方米,阁正南面书汉隶“龙驭阁”三个大字。阁内墙壁上,有12幅中展示黄帝功德的主题绘画,分别是《黄帝诞生》、《部落崛起》、《赐姓建宗》、《修德振兵》、《造舟楫、兴医药》、《播五谷、务农桑、制衣冠》、《别尊卑、定礼乐、创官制》、《桥山龙驭》、《人文初祖》等。门锁着,没能入内观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