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爱自己

莲子

<h3>  4月5日我一夜没睡,咳得死去活来。第二天早上拖着虚弱的躯体主动去了医院。医师听诊后说你去做个CT检查一下。</h3><h3> 一楼等候检查的人很多,差不多中午时间片子出来了,赶紧拿给医师看。医师说你这个是肺炎,要住院。我讨价还价地问道:“一定要住院吗?”医师很认真的点开电脑上的片子给我讲解“这是正常的肺部,你这个肺部感染面积较大”,说完开了住院单,于是我就这么住院了。(后来才知道这个认真的医师是心内科副主任戴新斌)</h3> <h3>  来到住院部十二病区心内科,穿过这个走廊走到最东头,就是我住的房间——49床,住院号:0019003596。由于房间靠里面所以显得很安静,当然也很整洁;我把床上的活动板翻上来当成了闲时的书桌,把床前的帷幔合拢重新扎了个漂亮的蝴蝶结,靠窗的床头柜上点缀了一束花,环顾四周瞬间有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宁静。</h3> <h3>  或许是陌生又或许是缺乏安全感, 住在医院的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的,像是上了发条的闹钟,每两个小时醒来一次;清晨,更是被各种声音自然而然的唤醒。索性早早起床去散步吧(其实我更爱跑步,无奈此刻四肢无力跑不动啊)这样想着就下楼了。</h3><h3> 岀了东面偏门,发现眼前是个小花园。晨光已经穿过云层洒在一片片树枝上,草面上凝着夜晚的露珠,太阳升高了拉长着我的身影;漫步小桥流水间似有倒影重重,远处八面山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休闲靠椅静静地等待着主人落坐,医院大楼上方的那片天空此刻格外蓝。</h3><h3> 这幢大楼造了有几年了,我却因住院得机会仔仔细细打量他的四周,一切都不紧不慢。而球场上“健康让生活更美好!”几个大字很是应景。</h3> <h3>  自以为自己身体素质不错,所以也没特别在意住院治疗。周一同事们来看我时,我还开玩笑地说:“来来来,转场开例会哈。”,然后真的六人围坐看我一边打着吊针一边说完一周工作的安排。直到听到每次来探望的医师都说着同一句话“你这个感染面积有点大,要休息好”,特别是陈院长说的“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好好工作?”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我才意识到是自己欠自己的太多,要还了。</h3><h3> 然而每天两次雾化、早晚挂着盐水的日子很漫长,很无趣,更无奈。所以我喜欢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挂针,一边听着手机电台音乐,一边捧一本书静静的读。看累了就仰头看看输液管里的小水滴,默默地数着,如同仰望星空数着最亮的那颗星;偶尔也会想起《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只是故事中的小水滴流向了大海,而它则流进了我的血脉并且有了温度。</h3><h3> 这种体验有时挺好,至少这段时间认真读完了李季湄教授翻译的日本仓桥物三先生著的《幼儿园真谛》,仓桥物三先生是日本幼教界儿童中心主义保育观的确立人,被誉为日本幼儿教育之父、“日本的陈鹤琴”,他的理念和做法引发我思考。而品读林清玄先生的《人生最美是清欢》,则是另一种放松,能让人摒弃平日的浮躁与芜杂,收获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每天随意听音乐对于病人更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所以那天听完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时,我萌发了出院后一定要去学会这首曲子的愿望,愿一切都美好。</h3> <h3>  喜欢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挂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累了的时候可以站起来看窗外的风景。凝望着窗外,脑中浮出卞之琳的那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外近处是小花园,一眼望去满目葱翠,那是春天特有的生机。中间是客运中心,车水马龙间看人来人往上车下车,漂泊者终有他们的归宿。远处正对着的地方,恰好是上个月末领导让我们去看的幼儿园未来规划发展用地,每每伫立窗前看着它,我总会浮想联篇,不管是出于工作情结还是教育情怀,能被“教育魔症”所惑,亦当是一种幸福吧!</h3> <h3>  生病的人往往是没有多少味口的,我也一样。隔天雪娇送来的鱼青菜、美美熬的骨汤雪梨汤、医院里订餐的东阳沃面……它们一天天一点点地吊起我的食欲,美味清欢。</h3> <h3>  病情好转的时候向医师请假,允许晚上挂完针回家住,第二天7:30前报到。于是晚饭后像个孩子一样盼着护士早点来打针,那样就可以早点回家。那几天在夜幕下走出病房,四周静悄悄的,道路旁比白天多停了不少车,我想他们大概是病人的亲朋好友,下班后有空来探望陪伴的。夜光灯影下,“住院部”这几个字特别显眼,走过这里总会习惯性地抬头看那一扇扇透着光的窗,祈祷着这里的人们如我一样日渐康复。</h3> <h3>  住院几天后双手满是针眼,每次护士微笑着说你手都紫了的时候,我说没事的,你看哪里好扎就往哪扎。安排检查的前一天晚上,小护士甘平在床头柜上放了这个小牌子,看着很温暖。这期间让我同样温暖的还有陈院长、方副院长、刘主任、戴主任、小林医师、周医师、王医师、梅医师、丁医师、细心的秦雪娇、乐呵呵的柳佳佳、认真的程护士、大眼睛的陈护士长……及我一时叫不出名字的你们。感谢文荣医院十二病区的所有医务人员,感恩生命历程中与你们的相遇。</h3> <h3>  4月16日住院第十一天,打完吊针,热心的小林医师给了我出院记录,一阵窃喜,穿过走廊终于出关了。从今往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因为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