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史料》第四期序言

阿黄

<h1><b> 70年,我们携手走过</b></h1><h3></h3> <h3>  201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20年前,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宣告成立,迄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20年或许难言悠久,但追溯历史,集团8家单位中最先起锚的却已行进了70年里程。</h3> <h1><b>  1949年4月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旧址位于新街口</b></h1> <h3>  1948年秋冬,当战争的硝烟尚未从中华大地上散尽,来自东北、华北的红色电影人便在中共的领导下聚集北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接管了国民党手中的“中国电影第三厂”,并于1949年4月宣告了“北平电影制片厂”(不久更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成立,与此同时,以《毛泽东莅平阅兵》《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人民的胜利》等一批政论性纪录电影,向新生的共和国呈上了厚礼!</h3> <h1><b>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宣传海报</b></h1> <h3>  进入1950年代,面对电影的百业待兴,又相继成立了中国影片经理公司(后改为“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洗印厂(后改为“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等与电影产业相配套的中影集团早期单位,让新生共和国的电影事业羽翼渐丰。在新中国成立的10年华诞,集体簇起了银幕上的一片百花争艳!至今,中国电影人于1959年缔造的艺术高峰,依然值得仰望!</h3> <h3>  此后,随着国内政治风云的起伏变幻,电影行业历经了一路艰辛,直到改革开放拉开帷幕,中国电影才再一次迎来了春天。并相继成立了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后改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它们与早期成立的4家单位一同并入了1999组建的中影集团。</h3> <h3>  为了纪念中影人走过的路程,本刊今年将会继续围绕着70年历史组织稿件。本期《中影史料》有分别来自中影集团6家成员单位的时任领导、创作人员、技术专家以及不同专业员工的稿件27篇。从这些稿件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悟到中影人在创业道路上焕发的豪情,在阔步前行中付出的辛苦、在收获成果后洋溢的喜悦。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每个成员单位的业务特点与历史贡献。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文中的有些故事都已化作了昨天的记忆,但历史也正是在不断变化中才续写了新生。而这些文章的意义正在于,让我们懂得了我们是从哪里走来,又将会奔向怎样的远方!</h3> <h3>  至今,《中影史料》已经成刊四期,在前面三期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对于创作历程的书写。在过去的日子里,由于有了中影艺术队伍绘制的壮丽图景,才让中影的历史闪耀出了耀眼的光芒。《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红旗谱》《停战以后》《野猪林》《早春二月》《小兵张嘎》……都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新中国影史上的恢宏之作。即使是在“文革”十年,一批富有创意的“现代戏”拍摄,同样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话题。</h3> <h1><b>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祝福》。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b></h1> <h3>  进入新时期,我们又有了《小花》在电影语言上的率先探索;有了《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带给观众的久违笑声;有了《泪痕》的冷峻与凝重;有了《铁弓缘》《七品芝麻官》等传统戏曲电影焕发的新生……这些影片为1979年中国影坛的再造辉煌平添了一抹浓烈色彩!<br>  在随后的日子里,《骆驼祥子》《茶馆》《如意》《夕照街》《边城》《寒夜》《哦,香雪》等一大批不胜枚举的佳作呈现,以及在合拍与协拍方面因《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马可•波罗》《末代皇帝》《黄飞鸿》《霸王别姬》《过年》等影片形成的轰动效应,都让中影人拥有了豪迈的理由!<br>  如果说新中国电影在过去的70年里几度峥嵘的话,那么,中影人在每个节点上都展现了亮丽的身影!</h3> <h3>  除了创作,在技术领域里中影人的贡献也非同凡响,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电影洗印厂,不仅拥有国内一流的洗印专业人才,还拥有国内最为领先和完善的技术设备,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北京电影洗印厂为新中国电影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撑,他们伴随着胶片时代走过的近60年里程,也是新中国电影在洗印技术上不断发展的里程,所加工洗印各种规格的胶片高达二十多亿米。这个数字与那些书写数字的人们都将会被永远铭记!</h3> <h1><b>成立于1950年的北京电影洗印厂,于1958年在北三环中路建设了新厂</b></h1> <h3>  成立于1951年的中国电影公司,作为新中国电影战线上统领发行与放映技术的龙头单位,不仅为电影走近观众提供了途径,还为建立基层放映队伍、促进影院改造、引进国外优秀影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等诸多业务领域做出了贡献。由此使它成为了国内外电影连接市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的一座多彩桥梁!</h3> <h1><b>成立于1951年的中国电影公司新址</b></h1> <h3>  电影作为与科学技术结伴而行的艺术,让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在设备研发与引进方面成为了影界先锋。几十年来,他们始终密切跟踪世界先进的技术潮流,具有专业素养的队伍,不仅能够敏锐地洞察到国际电影新技术的变化,还会因这种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开发新的产品与合理引进优质设备,为提升中国电影的制作工艺、完善电影的视听效果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中国电影在技术上始终与世界同步而行!</h3> <h1><b>成立于1951年的中国电影器材公司新址</b></h1> <h3>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和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虽然都是电影行业中晚来的使者,但它们对于丰富中国电影的版图,细化电影业务的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br>  当时钟进入了2019,本刊尽量以一批相对全面的文稿,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悟中影70年的全面发展,尽管稿件的覆盖层面仍存缺憾,但我们相信,随着各界同仁对于《中影史料》的不断支持,部分遗漏将会在今后的稿件中获得补充。<br>  7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电影企业而言,则是一段悠久的路程,在这个路程上,我们发奋过,放歌过,探索过,收获过,正因为如此,中影人所书写的历史才洋溢着精彩,所缔造的每个专业品牌才足够响亮!<br>&nbsp;<br>&nbsp;</h3> <h1><b>成立于1981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b></h1> <h1><b>成立于1979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b></h1> <h1><b>新时期电影的先锋之作《小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出品</b></h1> <h1><b>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汤臣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霸王别姬》,于1993年在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夺冠</b></h1> <h1><b>北京电影制片厂协助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拍摄的《黄飞鸿》,为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推动电影企业自主发行,具有先导意义</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