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百草堂”的故事

关中牛

杜甫和“百草堂”的故事 <h3>古文的故事,古诗的故事,你最爱的故事,起关注微信公众号《古文古诗阅读社》</h3> <h3>杜甫与百草堂的故事3</h3><h3> “百草堂”怎么听就好像是看病抓药的地方,这和杜甫有什么关系呢?哈哈,是看病抓药的地方,和杜甫关系可大了。</h3><h3> 我们在上一个故事了提到,杜甫打小身体羸弱,家境又贫寒,他就自己采草药,自己洗晒,自己炮制草药,慢慢不仅能调养自己,而且也能帮助朋友,帮助百姓。</h3><h3> 公元768年,杜甫从秦州(天水)来到四川成都,到成都不久,接济他的朋友离世,他又离开成都到了沙头镇(湖北荆州,唐代叫沙头镇),沙头镇古老厚朴,青砖石瓦,巷深路窄,每到春天,那里杨柳披拂,,新竹吐绿,远望凤飞山上,杂树丛生,百草茂密。杜甫就在这里开了一家中药铺,取名“百草堂”,开业那天,杜甫亲自手书一副对联:“独活灵芝草,当归何首乌”,还相约老朋友喝酒共叙友情,他有个弟弟叫杜观,也将家眷接来兄弟团聚,杜甫很是高兴,生活也相对安宁了下来,杜甫啊除过平时采草药帮人治病以外,也广交朋友,拜谒贵宦。</h3><h3> 当时,有个荆南节度使(掌管地方军政大权的官员)叫卫伯玉,卫伯玉在楚国宋玉的故宅新盖了一所住宅,住宅豪华漂亮,杜甫就为他写了一首诗:</h3><h3>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h3><h3>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h3><h3>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h3><h3>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h3><h3> 这首诗的意思是: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杜甫本想借题发挥,希望卫伯玉象严武一样地把他荐用于朝廷。岂知卫伯玉不学无术,更不懂爱惜人才;加之他的门客从中挑拨,说杜甫自比宋玉,怀才不遇;把你比做楚王,不识人才,最终将和楚宫一样泯灭。从此,卫伯玉对杜甫怀恨在心。</h3><h3> 其实杜甫开药铺,是为了生计。总觉得“寄人衣食”,非长久之策。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甚至实在无钱付还药费的穷人,也就免费赠送。因此百姓称赞,生意兴隆。</h3><h3> 杜甫的药铺生意一好,其它几家药店的生意自然冷落下来。这几家药铺暗恨杜甫这个“外来户”抢了他们的生意。于是串通起来,用金钱收买了卫伯玉衙门里一个书吏(秘书)。这家伙好赌贪婪,常常输得精光,正好有人送财诬好人,只要是送钱他不顾良心满口应承。一天他乘机在卫伯玉面前挑拨道:“老爷啊!你晓得有个杜掌柜在镇上开药铺的事吗?哎呀!这个杜掌柜可神气啦!他在药铺门口招揽顾客,夸下海口,说‘百草堂’里天下药材无所不有,其实,他是想把别人家都压垮哩!而且还夸口不服你呢,你看那首诗吧,把你比作楚王。”</h3><h3> 这卫伯玉早就看到那首诗,早就有人在他面前恶告杜甫,卫伯玉心生一计,于是开了一副药单,对书吏交代:“你将这药单拿给杜老头,要他照单抓药,如有则罢,没有你就砸掉他的招牌,要他滚蛋!”</h3><h3> 书吏来到“百草堂”把药方给药童一看: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h3><h3> 这是什么药方啊,药童赶快去找杜甫。接过药方,又听过书吏的警告,杜甫感觉出事了,要出大事了,他心里明白,这是卫伯玉故意刁难他呢,他淡淡一笑,“雕虫小技啊”,随即顺手办好四味草药,来到柜台里。见了书吏,仍然以礼相待,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看看你家大人满意否?”杜甫取出四味中药:一片罗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鲜李子,一颗干桃僵。</h3><h3>&nbsp;&nbsp;&nbsp;&nbsp; 书吏一看傻了眼:“杜掌柜,你是欺诈我们啊!这算什么药?”</h3><h3> 杜甫道:“罗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行运早’呢?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儿的,可是,酸润可口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不是‘正行运’吗!这隔年的桃子吧,经过雪冻霜打的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不行运’了。”</h3><h3> “是啊,是啊”书吏连连点头,无话可驳。杜甫接着说道:“这红皮李子,好比你家老爷‘正行运’;这桃僵,好比我己‘不行运’了。当今朝廷重用奸臣,嫉贤妒能,正如俗话所说‘李代桃僵’,难道不是吗?”</h3><h3> 说完杜甫淡然一笑,拂袖而去,书吏也尴尬的退出去了。</h3><h3><br></h3>